
懲罰性民事損害賠償是什么意思?
1、懲罰性損害賠償的概念
國內學者對懲罰性損害賠償的含義有不同的認識。有的學者將懲罰性賠償定義為由法庭作出的賠償數額超出實際損害數額的賠償。【1】有的學者認為懲罰性損害賠償,顧名思義乃為達懲罰之目的而科加于加害人的,使其支付一定的賠償金以儆效尤的制度。【2】也有學者認為所謂的懲罰性損害賠償,就是侵權行為人惡意實施該行為、或者對行為有重大過失時,以對加害人實施懲罰和社會抑制效果為目的,法院在判令行為人支付通常賠償金之時,附加判令加害人支付高于損害后果的賠償金。【3】本人認為懲罰性損害賠償是指法律明確規定的并經法院判決的、由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加害人承擔的、賠償數額超出受害人實際損害數額的賠償,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嚴厲懲罰特定的不法加害者并威懾和遏制潛在的不法行為人。
2、懲罰性損害賠償的特征
(1)有關懲罰性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具有公私混合法的性質。懲罰性損害賠償是國家通過對違法行為人實施懲罰行賠償,從而遏制不法行為的再次發生來維護社會整體利益,即國家為自身的需要而做出的強制性干預,體現了懲罰性損害賠償的公法性。同時懲罰性損害賠償也包含著對受害人提供補償損害的一面,且該法律關系的雙方主體地位平等,賠償金直接支付給受害人而非國家,故體現了懲罰性損害賠償的私法性。
(2)懲罰性損害賠償是嚴厲性程度較高的一種民事責任形式。懲罰性賠償責任與補償性賠償責任同屬民事責任形式,懲罰性賠償是一種特殊的民事賠償責任。懲罰性賠償是在承擔補償性民事責任基礎上承擔的追加賠償責任,其用意在于給予責任人施加精神痛苦以達到懲罰、遏制之功效。而補償性民事責任一般并不有意識地涉及責任人的精神痛苦,它是嚴格按照民事主體平等性的要求來給予相應的救濟,即以補償受害者的實際損害為根本目的。因此,懲罰性損害賠償與補償性損害賠償相比,其嚴厲性程度要高。
(3)懲罰性損害賠償是法律明確規定的一種民事責任形式。刑事責任是嚴厲性最高的一種責任形式,法無明文規定不懲罰是承擔刑事責任的一般原則,筆者認為,鑒于英美法系國家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的適用現狀,為防止我國懲罰性賠償的濫訴,懲罰性損害賠償亦由法律予以明文限定。相關法律規定須做到:首先對于什么或哪類行為在什么情況下適用懲罰性賠償由法律作出明確規定,即適用范圍和適用標準法定;其次是對懲罰性賠償金的數額或者界限或者計算方法作出明確規定,即賠償數額法定;最后關于懲罰性賠償的法律條文必須文字清晰,意思確切,不得含糊其詞或模棱兩可。
(4)懲罰性損害賠償的主要目的是懲罰、遏制不法行為。懲罰性損害賠償雖然也有補償受害人損害的作用,但又不僅限于補償。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對加害人的違法行為予以懲罰,防止加害人再次違法,即特殊預防。同時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更為主要的目的在于防止潛在的違法者實施該違法行為,即一般預防。懲罰性賠償制度,懲罰是起點,通過懲罰產生威攝是其效果,但是預防才是該制度的最終價值體現。
(5)懲罰性損害賠償不以受害人實際遭受的精神損害為前提。最初的懲罰性賠償與今天的懲罰性賠償不同,起初它是在不承認對精神損失以物質賠償的民事責任制度中,對精神損失的一種替代賠償,即所謂的懲罰性賠償部分是對精神損失賠償的替代。當今社會所謂的懲罰性賠償,是在把精神損失的賠償作為一項獨立賠償事由的前提下,將精神損失與物質損失一并計為實際損失,并在此實際損失的基礎上加上一定數額或比例的懲罰性賠償,即使沒有發生精神損害,只要加害人主觀過錯較為嚴重,尤其是動機惡劣、具有反社會性和道德上的可歸責性,也有可能負懲罰性賠償責任。
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聊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聊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欺詐消費者行為的界定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我國法律對于商品的經營者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對消費者采取欺詐性經營行為,所規定的民事責任是一種懲罰性賠償責任。所謂懲罰性賠償責任,它是指侵害人需要向受害人支付,超出受害人實際損失以外的賠償費用的一種賠償責...
滯納金的計算公式為:滯納金=(最低還款額-截止到期還款日已還款額)×0.05%。 滯納金是指行政機關對不按期限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相對人,可以新的金錢給付義務的方法,目的是促使其盡快履行義務,屬于行政強制執行中執行罰的一種具體形式。 滯納金的...
1.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合同法解釋二》第28條規定: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后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后,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
合同欺詐的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內容:一、侵權民事責任:侵權行為,一般是指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合同欺詐行為具備侵權民事責任的主客觀要件。從客觀要件看:1、有侵權損害事實。欺詐行為造成被欺詐人人身和財產的不...
合同簽訂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欺詐事件,但往往當事人發現時,損失已經造成,想完全挽回損失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追究欺詐方的法律責任。那欺詐方會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民事法律責任侵權行為,一般是指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依法應承...
懲罰性賠償,又稱示范性賠償或報復性賠償,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賠償數額超出實際損害數額的賠償。懲罰性賠償是加重賠償的一種原則,目的是在針對被告過去故意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失進行彌補之外,對被告進行處罰以防止將來重犯,同時也達到懲戒他人的目的;如果...
一、合同接解除后可否主張違約金 1、合同解除后違約責任條款仍然有效。合同解除是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情形之一。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其中的結算和清理條款,當然也應當包括違約金條款。因此,在合同因為一方違約而另一方...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民事判決書中增加向當事人告知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內容的通知》(法[2007]19號)要求在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民事判決書中增加向當事人告知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新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的內容。即一審判決...
《民法典》雖沒有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整合入典,未對消費者權益進行專門的規定,但在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及侵權責任編等編章中均有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規定。 01《民法典》對消費者生命健康權的保護 ...
勞動合同終止發現合同欺詐可不可以起訴勞動爭議案件仲裁前置,必須先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七十九條?【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