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2008年6月,馮某與w公司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及派遣協議書,約定w公司派遣馮某至s律所上海代表處工作。2009年3月,s律所上海代表處因受金融危機影響、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不得已減少員工以維持經營,通知馮某聘用關系將于一個月后終止。2009年4月,s律所上海代表處告知w公司已將馮某退回,w公司遂為馮某開具退工證明,解除雙方間的勞動合同。
后馮某訴至法院,要求s律所上海代表處恢復用工關系、w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法院一審判決:馮某與w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至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時止;w公司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馮某自終止聘用關系次日起至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日止的工資并繳納期間的社會保險費。二審維持原判。
點評: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有二:其一,用工單位(s律所上海代表處)可否以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由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w公司)?其二,勞務派遣單位可否以用工單位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由解除與被退回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
對勞務派遣中用工單位的退回權和勞務派遣單位的解除權,勞動合同法第65條第二款作了規定:“被派遣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的,用工單位可以將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勞務派遣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一審和二審法院均認為,第65條中涉及的第39條和第40條第一、二項的規定是對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限制,而并非對用工單位退回勞動者的限制。其理由有二:首先,勞務派遣單位是勞動合同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動合同也是由派遣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務派遣單位和勞動者之間是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關系;而用工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是使用關系,其本質是民事關系。勞務派遣三方關系的本質決定了用工單位在結束勞動力的使用方面所受到的限制不應當高于標準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所受到的限制;其次,從勞務派遣這一用工方式的目的來看,勞務派遣的重要意義之一即在于其滿足了勞動力市場靈活性的需求,若在用工權上對用工單位課以較之勞務派遣單位更為嚴格的限制,無疑是與勞務派遣這一制度設置的初衷相悖。
外奧就業 商務部認可的正規勞務派遣公司,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證書,能夠保證工人的權利。
勞務派遣制度下實現同工同酬的方法是: 一、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加強監管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理論上講,勞務派遣分高級人才派遣和普通工人派遣兩種情況,而事實上,我國的勞動...
勞務派遣制度下實現同工同酬的方法是: 一、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加強監管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理論上講,勞務派遣分高級人才派遣和普通工人派遣兩種情況,而事實上,我國的勞動...
1.人力資源涉及我國的哪些法律 2006年3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2006年4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了就《草案》征求意見的新聞發布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1.做人力資源應該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1、《勞動合同法》:涉及員工的入職、離職與調動,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2、《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相當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需要全面了解。3、《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1.勞務派遣有哪些法律規定 勞務派遣法律規定: (一)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的協議與雙方的法律責任: 1、勞務派遣協議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九條規定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
大公司的正式工工資很高,如果全部由公司出面招聘,過了試用期全部要轉正式工,費用很大,于是出了個勞務公司,勞務公司招人,派到大公司工作,工資由勞務公司發,并且比正式工少將近一半,是同工不同酬的具體表現。如果是上市公司,則更喜歡用這個方式,因為...
在勞動爭議案件中,當我們保護自己的權益時,我們應該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提交什么證據來證明我們的主張? 首先,如果要證明勞動關系,可以提交以下證據:勞動合同。如果沒有勞動合同,依據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