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機構的職權是指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具有的執法監察職責和權力。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下設的執法監察職能機構,在依法行使國土資源執法監察行政職權時,特別是實施行政處罰時,是以相應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名義進行的,本身并不具有獨立的執法主體資格。根據土地管理法和礦產資源法及國務院批準的國土資源部“三定”方案等,國土資源執法監督的職責和職權如下:
(1)執法監察職責:①監督檢查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執行和遵守情況;②受理對國土資源違法行為的檢舉、控告;③監督檢查下級人民政府違反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行為;④調查處理國土資源違法案件;⑤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2)執法監察職權:①檢查權,即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單位、組織和個人執行和遵守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情況行使檢查的權力;②調查權,即依法對監察對象就特定的事項所具有的開展調查活動的權力;③制止權,即依法對正在實施中的違反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制止的權力;④行政處罰權,即依法對違反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行為人應承擔的行政法律責任給予行政制裁的權力;⑤建議權,即依法向有關單位和部門提出給予違法者以行政處分或追究刑事責任建議的權力;⑥行政處分決定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賦予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應予行政處罰而不作為的下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予以行政處分的權力。
一是明確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綱要》和《意見》確定的目標要求,強化部門普法工作責任,健全完善“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形成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全面推動“法律六進”工作深入持久開展。教育引導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養成守法習慣、善于依法維權,為建設活力美麗幸福譙城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二是堅持工作原則。一是堅持執法案和普法宣傳相結合的原則。
將普法宣傳教育滲透到執法案的全過程,利用以案說法、以案普法、以案學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識,通過文明執法促進深度普法,通過廣泛普法促進文明執法;二是堅持日常宣傳和集中宣傳相結合的原則。在日常廣泛開展法制宣傳的同時,根據自身職能,結合特殊時段和節點,開展各類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的集中法制宣傳活動,切實增強工作的實效性;三是堅持上下聯動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強化上級部門對下級部門、主管部門對下屬單位的指導,堅持區、鄉鎮聯動普法。落實普法工作屬地管理責任,強化黨委政府對部門普法工作的監督考核,努力形成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政協支持、各部門協作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法制宣傳教育新格局。
三是細化工作內容。制定了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并按照責任清單要求,把150條普法責任清單分解到全區33家單位,責任到個人,形成了各級各部門“誰主管誰負責,誰執法誰普法”新常態下普法宣傳工作新格局。
政治職能
政治職能,亦稱統治職能,政治職能是指政府為維護國家統治階級的利益,對外保護國家安全,對內維持社會秩序的職能。我國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職能: ①軍事保衛職能。即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完整、保衛國防安全、防御外來侵略的職能。 ②外交職能。即通過政府的外交活動,促進本國與世界其他各國正常的政治、經濟往來,建立睦鄰友好關系,促進國與國之間互惠互利,反對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的職能。 ③治安職能。即維持國家內部社會秩序、鎮壓叛國和危害社會安全的活動、保障人民的政治權利和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的職能。 ④民主政治建設職能。即通過政府活動,推進國家政權完善和民主政治發展的職能。
經濟職能
經濟職能是指政府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管理的職能。隨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我國政府主要有三大經濟職能: ①宏觀調控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和運用財政稅收政策和貨幣政策,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進行間接的、宏觀的調控。 ②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職能。政府通過政府管理、制定產業政策、計劃指導、就業規劃等方式對整個國民經濟實行間接控制;同時,還要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和企業的力量,與政府一道共同承擔提供公共產品的任務。 ③市場監管職能。即政府為確保市場運行暢通、保證公平競爭和公平交易、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而對企業和市場所進行的管理和監督。
文化職能
文化職能是指政府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對文化事業所實施的管理。它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國政府的文化職能主要有一下四類: ①發展科學技術的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科學技術發展戰略,加強對重大科技工作的宏觀調控,做好科技規劃和預測等工作,重視基礎性、高技術及其產業化研究。一般的科技工作主要依靠市場機制來推動。 ②發展教育的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社會教育發展戰略,優化教育結構,加快教育體制改革,逐步形成政府辦學與社會辦學相結合的新體制。 ③發展文化事業的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各種方針、政策、法規等,引導整個社會文學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等各項事業健康繁榮地發展。 ④發展衛生體育的職能。即政府制定各種方針、政策、法規等,引導全社會衛生體育事業的發展。
社會職能
社會職能,即指除政治、經濟、文化職能以外政府必須承擔的其他職能。政府的社會職能主要有: ①調節社會分配和組織社會保障的職能。即政府為保證社會公平、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和個人收入差距,運用各種手段來調節社會分配、組織社會保障,以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水平,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②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職能。即政府通過各種手段,對因經濟發展、人口膨脹等因素所造成的環境惡化、自然資源破壞等進行恢復、治理、監督、控制,從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③促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的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政策扶持等措施,促進社會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 ④提高人口質量,實行計劃生育的職能。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關系到國家長遠發展的一件大事,因此我國政府必須加強對計劃生育工作的管理,包括計劃生育的法制建設,方針、政策的制定,規劃組織計劃生育科學研究,加強計劃生育的宣傳、咨詢和技術服務工作。
(一)《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四條:
國務院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城市市容和環境衛
生工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
區域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
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
工作。
(二)《城市道路管理條例》
第六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省、
自治區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
市道路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
政區域內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頒布的地方性法規
2004年9月24日四川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
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五條: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作。市、州、縣人民政府建設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已確定的主管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的部門,按政府職責分工,負責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以下統稱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望采納
最高人民法院(2014)民一終字第277號民事判決書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電力公司支付國土局土地征地款及因征收案涉土地實際發生的費用是多少;二、原審判決國土局賠償電力公司經濟損失5352.5萬元是否正確;三、原審判決是否存在超出當...
1.紀檢監察干部必須熟知的政策法規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違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行政處分暫行規定》《財政違法行為處...
征地拆遷對于老百姓來說本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可近年來在征地拆遷當中出現的問題是越來越多,而且大多數都因為是拆遷方存在違法行為導致雙方不歡而散。為了能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老百姓紛紛走上了維權的這條路,但是相關部門卻是百般阻撓老百姓合法...
案例1(2019)最高法行賠申51號——李學農訴被申請人鄒平縣政府、鄒平縣孫鎮黨里村村委會違法占地行政賠償案(未批先征怎么判?)針對行政機關未經批準即征收涉案土地的行為,若撤銷該行政行為將會給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人民法院可以在判決確認...
1.宣講法律法規簡報 全國縣(市)、鄉(鎮)、村級干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活動簡 報第 25 期全國培訓活動辦公室 二○○八年三月七日中央宣講團首場宣講在石家莊舉行2008年3月3日至4日,國土資源法律知識中央宣講團在河北石家莊進行...
1.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組織有哪些 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準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一、承擔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的主要類型 結合事業單位機構...
案例1(2019)最高法行賠申51號——李學農訴被申請人鄒平縣政府、鄒平縣孫鎮黨里村村委會違法占地行政賠償案(未批先征怎么判?)針對行政機關未經批準即征收涉案土地的行為,若撤銷該行政行為將會給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人民法院可以在判決確認...
一、勞動局行政不作為怎么辦 一般意義上講,對行政行為的救濟,主要有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兩條途徑。 按照1999年頒布的《行政復議法》第六條(八)、(九)、(十)項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
趙某某等五人訴青州市國土資源局政府信息公開案案情原告趙某某、劉某某、趙某某、馮某某、閆某某于2016年10月6日向被告青州市國土資源局郵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內容為:1、申請人宅基地集體土地使用權證的登記日期、登記編號、登記機構、宗地圖、證書...
1.法律對監察人員違規操作的法律責任有哪些規定 依照我國《行政監察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被監察的部門和人員違反法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主管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部門給予通報批評;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