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中,由于購房時間、資金來源、還貸情況、產權登記等情形不一,又與夫妻共同財產制交織在一起,再加上我國由于歷史原因形成的多種房屋類型,使得離婚案件中房屋產權的認定及分割極為復雜。
現根據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同時結合司法實踐及最高法院資深法官的觀點、意見,對離婚案件中房屋產權認定及分割的裁判規則總結以下6個方面:
一、婚前買房
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買房,結婚前已取得房屋產權證并還清全部貸款的,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買房,結婚前以還清全部貸款,但結婚后方取得房產證并登記在自己名下的,仍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
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買房,支付了首付款并向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房屋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雙方平均分割,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一方婚前以個人婚前財產買房,支付了全部房款,原登記在一方名下,后變更登記在雙方名下的(即加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其實質為一方對另一方的贈與;
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購房,付清全部房款,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如能證明出資情況,則雙方對房屋按份共有;如不能證明出資情況,且一方否認另一方購房時有出資,則只能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
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購房,付清全部房款,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根據登記情況認定系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
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購房,婚后共同還貸,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婚后共同還貸部分及其所對應的房屋增值部分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其余則按出資情況按份共有;
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購房,婚后共同還貸,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二、婚后買房
婚后夫妻雙方用共同財產買房,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此為典型的夫妻共同財產;
婚后夫妻雙方用共同財產買房,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婚后夫妻一方以個人婚前財產買房,支付了全部房款,并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如并非投資經營行為,屬于一方婚前財產的轉化,應認定為一方個人財產;
婚后夫妻一方以個人婚前財產買房,支付了全部房款,但登記在雙方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其實質為一方對另一方的贈與。
三、父母為子女出資買房
父母為子女出資買房現實中非常多見,情況復雜。
結婚前,一方父母為子女出全款買房,結婚后取得房產證并登記在該方子女名下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結婚前,一方父母為子女部分出資(首付款)買房,婚后雙方共同還貸,房屋登記在出資方子女名下的,該房屋不能認定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父母出資部分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結婚前,一方父母為子女部分出資(首付款)買房,婚后雙方共同還貸,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的,房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父母出資部分則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結婚后,一方父母為子女出全款買房,房屋登記在該方子女名下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結婚后,一方父母為子女出全款買房,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的,視為對雙方的贈與,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結婚后,一方父母為子女出全款買房,房屋登記在對方名下的,除非能夠證明出資方父母明確表示向其子女配偶單方贈與,否則視為對雙方的贈與,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結婚后,一方父母為子女部分出資(首付款)買房,雙方共同還貸,房屋登記在出資方子女名下的,房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父母出資部分視為對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離婚分割時可以出資父母的子女一方適當多分;
結婚后,一方父母為子女部分出資(首付款)買房,雙方共同還貸,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的,房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父母出資部分視為對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離婚分割時可以出資父母的子女一方適當多分;
雙方父母共同為子女出資買房,房屋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房屋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雙方父母共同為子女出資買房,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的,該房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結婚后,一方父母出全款買房,房屋登記在該方子女名下,但父母并無將房產贈與給子女的意思,而主張只是讓子女掛名登記時,該房屋不屬于夫妻一方或雙方的財產,但主張為掛名登記者需對此負舉證責任。
四、夫妻房產贈與
雙方在結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約定將一方個人所有的房屋贈與另一方,但未辦理公證,亦未辦理房產過戶手續的,贈與方可以撤銷贈與;
雙方在結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對一方個人所有的房屋約定由雙方共有,但未辦理公證,亦未辦理房產加名登記手續的,贈與方可以撤銷贈與;
雙方在離婚協議中約定將共同所有的房屋贈與子女,離婚后,即便亦未辦理公證或房產過戶手續,一方亦不得請求撤銷贈與;
雙方在離婚訴訟中達成協議將共同所有的房屋贈與子女,經人民法院審查確認后出具調解書,離婚后即便未辦理房產過戶手續,一方亦不得請求撤銷贈與。
五、登記在第三方名下房屋的處理
現實生活中,夫妻雙方共同出資購買房屋后,可能基于各種因素考慮將房屋登記在子女、父母或其他第三人名下。在離婚財產分割時,如主張房屋為共有或一方所有,屬于產權爭議,主張者應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無法提供證據證明的,需承擔不利后果。
需格外注意的是將房屋產權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特殊情況,此時并不意味著未成年子女是該房屋的真正權利人,應當審查夫妻雙方在購買房屋時的真實意思表示。如確為將該房屋贈與未成年子女,則認定為未成年子女的財產,由直接撫養一方暫時管理;如并不是將房屋贈與未成年子女,則應將該房屋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比較適宜。
如果房產證上除了有夫妻雙方外,還同時有第三人的名字。實踐中,法院一般采取如下措施:(1)對該房屋的分割不予審理,由當事人另案起訴;(2)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將案件中止審理,告訴當事人另行提起析產之訴,后根據析產的判決結果,對夫妻共有部分的房屋進行分割。
六、福利房、房改房、宅基地房等
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的福利房,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個人婚前購買的房改房,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屬于一方婚前財產,離婚時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并取得所有權的房改房,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登記方主張為其個人所有,須舉證證明該房改房的取得與對方并無任何關系,對方也未因此利益受損,否則應認定為共有為宜。此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出資的一方適當多分;
尚未取得所有權或只享有部分所有權的房屋,在離婚訴訟時,不能對房屋所有權的歸屬和分割作出判決,只能就房屋的居住、使用權作出判決。待取得房屋所有權后可另行訴訟解決;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法院不予支持。但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一方婚前建造,婚后夫妻雙方共同居住使用的宅基地房,如雙方無相反約定,該房屋屬于個人婚前財產,應歸婚前建造房屋的一方所有。如果因婚前建房而產生的債務是用婚后共同財產償還的,那么得到房產的一方應按償還債務總額的一半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一方父母在宅基地上建房為子女結婚居住使用,如果房屋是以子女的名義報建的,該屋能否作為子女的夫妻共同財產,主要看房屋是在子女婚前建造還是婚后建造。如果是婚前建造,一般視為對子女個人的贈與,子女的配偶無權分割。若是婚后建造,一般視為對子女夫妻雙方的贈與,該房屋為子女的夫妻共同財產。如果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以戶為單位進行審批,并由家庭建造而共同居住的宅基地房,屬于整個家庭即一戶的共同財產。在夫妻離婚時,應當首先從中分割出屬于夫妻財產的相應份額,然后對屬于夫妻財產的部分再進行分割。
對于未取得權屬證書的宅基地房,法院一般不處理所有權,而只對房屋的居住或使用權作出處理;
已取得權屬證書的宅基地房,由于受到流轉的限制,不能通過拍賣、變賣的方式處理,在離婚案件中以判歸一方所有,同時給予另一方補償為主。
本文參考了最高法院民一庭韓玫法官的《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發生形態變化是否必然導致所有權發生變化》、吳曉芳法官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適用中的疑難問題》等文章,特此致謝(作者:陳平凡 劉高,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
轉自:法務之家
房產作為家庭財產中價值最高的一類財產,往往成為夫妻離婚糾紛中財產分割的焦點。婚姻房產糾紛十個常見焦點問題解釋如下。1、夫妻不離婚,可否請求分割共同房產? 2、婚前房產婚后增值部分,離婚時歸誰? 3、承諾贈與對方房產,贈與方能否反悔? 4、一...
一、案情 二、裁判三、評析 (一)本案存在的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租金屬于法定孳息,故不應當將婚前房屋的婚后租金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理由如下:我國立法沒有對法定孳息的明確定義,學界對法定孳息的定義大多參照臺灣地區《民法》第69條第二...
裁判規則 1、舉債人配偶不能證明舉債人以個人名義所欠債務并非用于共同生活的,人民法院應認定涉案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孫某訴劉某、李某及安某民間借貸糾紛案 案例要旨: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向他人舉債,對于涉案債務是否...
在司法實踐中,夫或妻一方分割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持有公司股權(份),應當同時受到《婚姻法》和《公司法》的雙重調整。律師提示即便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而取得有限公司股權,也只能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未登記一方有權就股權的財產價值主張權利,但股權未登記...
在司法實踐中,夫或妻一方分割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持有公司股權(份),應當同時受到《婚姻法》和《公司法》的雙重調整。律師提示即便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而取得有限公司股權,也只能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未登記一方有權就股權的財產價值主張權利,但股權未登記...
青年干警說法典我國《婚姻法》規定了離婚過錯損害賠償的4種情形,但從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的一百多篇裁判文書分析,不少案件中被告過錯明顯,但因不符合法定賠償條件,無過錯一方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救濟。即使過錯一方行為屬于離婚損害賠償法定情形,但由于受人...
裁判要旨:協議離婚時夫妻雙方達成的將房產贈與子女的條款,與解除婚姻關系密不可分,在雙方當事人已經協議離婚的情況下,一方反悔請求撤銷贈予條款的,人民法院經審查沒有欺詐、脅迫的情形,應當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來源 / 《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爭議焦...
如何起訴法官造假 如何起訴法官造假?據法院官方網站消息,為規范信息公開行為,嚴格證據規則,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舉報問題若干工作進行指導的通知》,決定公開征集關于審判公開的現行規定以及開展對證據規則的研究...
離婚房產分割中,關于法院管轄問題幾則故事 此次結合最近接觸的幾則實際案例,聊聊離婚房產分割的法院管轄問題。 北京高院的規定一則: 婚約財產糾紛、離婚后財產糾紛、夫妻財產約定糾紛、分家析產糾紛等糾紛屬于婚姻家庭糾紛,不適用不動產專屬管轄,按照...
前言: 在離婚訴訟中主張配偶存在過錯的情形并不少見,但明確提出離婚損害賠償以及法院最終支持獲賠的案件數量卻并不多。離婚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賠償標準、事實認定等方面,是長期以來司法實踐中的難點與疑點。本文作者從典型案例著手,依次對離婚損害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