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1次會議通過,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為保證人民法院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公正、及時審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民事審判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字太多,連接下面網址) 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206/12/4562.shtml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部分,規范了民事訴訟證據的審核認定規則,這些規則完全適用商標糾紛訴訟。熟練掌握民事訴訟證據認定的規則,遇有商標糾紛,若能自如地運用這些規則收集證據,分析、鑒別證據,恰如其分地使用證據,則會為勝訴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對在調解或和解中所作自認效力的限制規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七條規定:在訴訟中,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后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 根據以上規定,對當......
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對仲裁證據的證據效力沒有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5條將訴訟上的承認、眾所周知的事實和自然規律及定理還有預決的事實、推定的事實和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規定為當事人免于舉證的范圍,也沒有規定仲裁裁決的證據效力。只有《最高人民法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9條將已為仲裁機構的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作為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的事實。可見,仲裁裁決的訴訟證據效力是有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仲裁裁決的證據效力如此有限呢?這只能從仲裁裁決......

一、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則是怎樣的(一)證據的客觀真實性客觀真實性指作為民事證據的事實材料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作為證據事實,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以真實而非虛無的、客觀而非想象的面目出現于客觀世界,且能夠為人所認識和理解。為此...
2021年5月18日,最高院審判委員會第1838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以下簡稱《規則》),并將于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規則》共三十九條,覆蓋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
一般情況下,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鑒于勞動者在勞動爭議中處于弱勢地位,相關法律、法規就明確有些證據的舉證責任在企業一方,具體詳見以下規定: 《勞動爭議案件辦案規則》 第十七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
一個民事案件的審理裁判,主要包括事實審查和法律適用兩個方面,而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可認為只有事實審查一個方面,因為法律適用本身即是運用既定規則認定事實的過程。 法學理論上將事實分為客觀事實和法律事實。所謂...
幸*奎為溫州市**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管理人員,2003年3月14日19時許,幸*奎在工作時其右手前臂被冷拔機上的鉗彈擊致四級傷殘。2003年8月15日,人事勞動局認定幸*奎為工傷,**強達不銹鋼有限公司不服該認定,提出行政復議被維持。...
民事訴訟的自認是指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但涉及身份關系的案件除外。簡言之,自認是指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不利于自己的案件事實的承認。本期干貨整理民事訴訟關于自...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17條規定,原告僅憑金融機構的轉讓證明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辯稱轉讓是為了償還雙方之前的貸款或其他債務,被告應提供證據證明其主張。 在被告提供相應...
讓法律更懂醫療 讓醫療更懂法律2020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新修訂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正式實施。01刪除舉證責任倒置舊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確定了舉證責任倒置規則,由醫方承擔過錯和因果關系的...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法院應結合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綜合判斷民間借貸關系是否成立 裁判要旨 民間借貸法律關系的成立不能僅依據借款合同、借條和轉賬憑證等形式要件進行認定,尚需結合借款的用途、資金的流向以及當事人之間的親密關系等實質要件綜...
打官司就是打證據,從當事人眼中的事實到法院認定的事實,這一過程就是通過庭審中對證據的舉證、質證以及抽象、總結的過程。 證據的重要性往往決定了一個爭議事實是否可以“撥開云霧見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