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案情介紹】
【裁決結果】
【爭議焦點】
【焦點分析】
首先,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
根據原勞動部的相關規定,建筑企業將工程轉包分包給不具有用人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或組織,這些自然人或組織招用的勞動者與發包的建筑企業之間不具有勞動關系,但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 《2011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 (法辦 〔2011〕 442號) 第59條規定: “建設單位將工程發包給承包人,承包人又非法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給實際施工人,實際施工人招用的勞動者請求確認與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 不予支持。”
2015年的 《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 第62條也規定: “對于發包人將建設工程發包給承包人,承包人又轉包或者分包給實際施工人,實際施工人招用的勞動者請求確認與發包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這是因為,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勞動者由承包工程且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和進行管理,發包企業與勞動者之間沒有建立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 缺乏勞動關系構成要件,不能認定為存在勞動關系。
其次,承擔用工主體責任與存在勞動關系不是一個法律概念, 沒有勞動關系也能夠認定工傷。人社部 《關于執行 〈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人社部發 〔2013〕 34號) 第7條規定: “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由該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依法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 〔2014〕 9號) 第3條規定: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四)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在寧夏,經過人社部門和人民法院溝通,可認定三種工傷責任主體:
一是與相關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二是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主體,三是密切關聯單位主體。據此, “工傷認定決定書”中的 “用人單位”作為制式格式,所列的企業則可能代表了勞動關系主體、工傷保險責任主體或密切關聯單位主體三種意思,其中的 “用人單位”與傷者之間沒有勞動關系的必然性,更不能用 “工傷認定決定書”倒推勞動關系的存在。
本案就是以認定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主體的方式直接進行認定工傷,無需進行確認勞動關系的前置仲裁。但本案中,建筑公司只是承擔工傷保險責任,而非勞動關系一方的用人單位的所有責任,受傷職工追償的也只能是工傷待遇,而不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轉移檔案等因人身依附性和從屬性帶來的勞動權益。
因交通事故而導致的工傷事故,在賠償責任上屬于民事侵權賠償責任,與工傷保險賠償責任兩種法律責任的競合。在工傷保險待遇與民事侵權賠償之間,受害人運用何種救濟手段得到賠償,引起了法律人及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和爭論。 本文從交通事故賠償與工傷事故賠償...
伴隨著互聯網傳輸技術的發展以及由于疫情防控措施的需要,居家辦公成為很多用人單位為了維持公司運營的方式選擇。 同時,居家辦公作為一種新興的辦公方式,其工作方式的靈活性、工作時間的零散性也給給用人單位也增加了...
在建設工程領域,經常存在的一種現象是,具備施工資質的企業承包工程項目后,將工程違法轉包或者分包給不具備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再由實際施工人或者說包工頭自己招用工人對項目進行施工。 由于施工過程中勞動人員易發生...
同等責任是交通事故責任的一個責任類型。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交通事故責任分為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同等責任、全部責任及無責任。同等責任是指交通事故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相同。 一、賠償主體 ...
【裁判要旨】承擔用工主體責任特別是承擔工傷保險責任與確認勞動關系并無必然聯系。【案情介紹】案例一:曹操建筑集團公司在青州從事家庭裝飾裝修業務,逐漸取得了領頭羊的地位。曹操公司的經營策略是把握最強的謀士隊伍,做好設計后,然后把業務交給手下的將...
【裁判要旨】【案情】 【審判】【評析】一、雇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責任承擔二、雇員與第三人之間的責任承擔 三、第三人與用人單位的責任承擔 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單純的工傷事故、單純的工作中發生事故、單純的第三人原因侵權事故外,還可能存在第三人與...
如今,一個人打多份工并不少見。那么,一旦出了工傷事故,究竟該哪家單位來負責呢?劉先生是A公司的職工,A公司為他繳納了社會保險。劉先生白天在A公司上班,晚上則在B公司兼職從事廚師工作,而B公司未給劉先生繳納任何保險。今年9月的一天,劉先生從B...
1 內容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施行后,在司法實務中存在的大量雇員受害賠償糾紛案件,有哪些新變化?本文主要從該法第三十五條的理解與延伸,結合相關審判案例,分別從案由、歸責原則、法律關系、舉證...
對于勞務關系的工傷,其責任由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兩者之間承擔責任的比例由雙方自行約定。勞務關系不屬于勞動合同,因此發生工傷時是不可以按照工傷賠償的。 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同來了解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
【案情簡介】 楊某2016年3月入職東莞市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金公司),擔任沖床工一職。2016年9月21日上班期間,楊某發生受傷事故,被送往東莞市新安醫院住院治療,醫院診斷為雙手壓砸毀損傷。2017年2月28日東莞市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