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經濟發展,合同成為經濟活動中必備元素,而各方為了維護自身權益、減少損失,合同中必然會約定違約責任條款。那么接下來我們討論合同中的違約責任。 一、違約責任的承擔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的違約責任。也就是說違約方需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的承擔包括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 二、違約責任條款的約定 合同中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向守......
違約條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什么時候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種類有哪些? 根據《民法典》第57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即就是說,在合同一方明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履行不能、瑕疵履行、遲延履行或遲延受領時,守約方就可向違約方主張上述違約責任。我們又該如何設計違約條款呢?下面就給大家提供幾種違約條款約定技巧。 細化違約行為 1、細化違約行為是指需要根據不同的合同性質......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由訂立的雙方約定合同的內容,一般應當包括哪些法律條款? 1、《民法典》中合同包括的一般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合同當事人的名稱(法人或非法人組織等)或者姓名(自然人)和住所,是合同起始的必要內容。只有確定了這些內容才能鎖定合同相對人的身份,為后續的合同通知、合同履行乃至可能存在的訴訟或仲裁行為提供準確的當事人信息。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合同的標的、數量、......

瑕疵履行是指債務人的標的物和履行不符合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致使合同不能完全履行或者不能達到合同目的。 瑕疵履行的主要原因分為瑕疵支付和損害性支付,包括時間、數量、標的物、方式、地點、附隨義務,以及不符合當事人約定、法律規定或合同目...
無效的合同能否構成違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無效,除非合同中有合同無效...
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約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來合同責任的條款。 對免責條款的法律限制體現了國家對經濟民事活動的干預,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在審理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時,法院應對合同中的免責條款的效力進行審查。在審查時,應掌握以...
民法典合同篇關于逾期違約的條款規定 民法典合同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于2021年1月1日實施的一部法律,其中規定了各種合同的條款。其中,關于逾期違約的條款是保障合同當事人權益的重要內容。本文將結合民法典合同篇,對逾期違約的條款進行詳細解讀。 ...
標題:未約定租賃費逾期支付的違約責任-未約定租賃費逾期支付的違約責任由誰承擔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租賃行業日益繁榮,越來越多的當事人選擇通過租賃合同的方式解決房屋租賃問題。然而,在租賃合同中,關于租賃費逾期支付的違約責任問題卻沒有達成...
編者說明:本文節選自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民事審判實務問答》(法律出版社,2021年7月第一版)。022.合同因違約解除后,違約金條款可否繼續適用問:合同因違約解除后,違約金條款可否繼續適用?答:目前理論與司法實踐中,對于合同解除后...
民法典貨款逾期付款利息怎么規定 一、背景介紹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日益增多,其中涉及貨款逾期付款利息的問題也較為常見。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針對貨款逾期付款利息的計算方式及標準,民法典給出了明確的規定。本文將結合民...
一、勞動合同法違約金多少 首先,明確只允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兩種違約金: (一)用人單位出資讓勞動者去培訓,可以約定服務期違約金,但金額最高不能超過用人單位支出的培訓費用,且按約定期限逐年遞減. (二)關于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的保密協...
不執行合同條款合同還有效嗎《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法律效應還是有的,如果雙方都沒有履行好自己相應的責任,...
房產合同違約怎么處理? 房產合同違約的處理方式取決于合同條款和當地法律法規。一般來說,如果合同中有違約條款,那么違約方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包括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如果違約方不履行合同義務,另一方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責任。如果合同中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