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企業在招聘中處于主動地位,但是作為用人單位,企業還必須履行兩項義務:告知義務和保密義務。告知義務,即用人單位有義務將相關情況如實地告知勞動者;而保密義務,則是用人單位有義務對勞動者的相關信息進行保密,不向外泄露,以免侵犯勞動者的權利。
【告知義務】
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與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情況。一是有利于雙方進行高效的信息溝通,二是確保勞動合同簽訂的有效性。
【案例】
張某是2017年的應屆畢業生,所學專業在當下工作很難找。好不容易才在一家公司獲得了面試的機會。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了他很多問題,張某都回答得比較流利。等到面試官問完所有的問題后,張某也想了解一下該公司的業務情況、辦公條件以及自己的薪酬等。
但是面試官擺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說:“錄不錄取你還不一定呢,連面試都還沒過就問薪酬。不愿意干你就走,我不怕找不到人才。”張某心里疑惑了,這些信息難道不是用人單位應該事先告知的嗎?那么,招聘時企業是否應該告知勞動者相關的信息呢?
【案例分析】
在招聘中,面試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人單位考驗勞動者,還包括勞動者通過面試了解用人單位的相關情況、考慮是否要在該公司工作。所以,面試并不是一個單向的活動,而是一個雙向的互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這條規定明確地規定了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有告知勞動者相關情況的義務。無論勞動者是否提出悉知要求,用人單位都應該如實告知。
本案例中面試官故意隱瞞公司的信息,導致張某不能全面地了解到公司的相關情況,不僅不利于勞動者就業,也對公司的名譽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用人單位除了在招聘時應該如實告知應聘者相關信息之外,在訂立合同時更應該履行告知義務,否則有可能導致合同無效或部分無效。
【連線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八十六條 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從上述法律規定來看,如果用人單位未如實履行告知義務,被招聘的員工在勞動過程中可以以用人單位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構成欺詐而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就有可能面臨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的法律后果。
【保密義務】
在招聘時,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除了具有告知義務,還有保密義務。《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的個人資料予以保密。公開勞動者的個人資料信息和使用勞動者的技術、智力成果,須經勞動者本人書面同意。”
來源:法企
1.創辦企業 要了解 哪些法律 1、公司法,尤其是股東、董事的權利義務部分,非常重要。2、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老板處理與員工間關系的法律依據。3、稅法,如果不知道該怎么交稅,可能有牢獄之災。4、合同法,所有商事行為的基本法。5、公司主營業務...
面試階段是繼招聘階段之后企業人事管理的第二個流程,通過面試可以為企業遴選適合的員工,通過員工承諾和背景調查的形式了解員工具體情況,以及通過offer的撰寫,增加員工通過面試后不入職的成本,提高面試效率,降低企業招聘開支。 ...
1.民法總則對公司的規定的影響有哪些 您好!一、細化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后果的約定,公司應加強對法定代表人行為的規范與約束相關條款:《民法總則》第六十一條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
相信很多在校大學生在面臨畢業時,會遇到一個問題——人才派遣,而且很多企業也會在招攬人才時遇到同樣的問題,那么企業人才派遣是什么意思?相關服務內容又是什么呢?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一一解釋,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對這一制度有所了解。 人才派遣是什么意...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要做的工作有確定招聘職位和人數; 第二階段:招聘實施階段,要做的工作有發布招聘信息;收集和篩選應聘資料;測試與面試;錄用。 招聘員工有何法律風險 1、在招聘員工時用人單位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法律風險 由于勞動合同法規定...
1.招聘工作人力資源相關法律法規有什么 熟悉國家各項勞動人事法規政策包括:《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工傷保險條例》、《社會保險法》、當地的《工資支付規定》 、《人口與計劃生育...
1.企業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會給用人單位帶來什么法律風險 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包括內容違法、制定程序違法、公示程序違法。不合法的勞動規章制度,用人單位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在仲裁或訴訟中不能作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
成本核算制度設計的要求是 成本核算制度設計的要求是精益化運營,如果企業與供應商簽訂的是一年的合同,這些費用要打入損益科目,不能一次性全部在資產的損益科目中計算。如果合同中有年終結算,或者有整體約束,那么還是需要按照銷售的業績結算的...
1.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有哪些 按照國際慣例多委托當地知名律師事務所對企業進行風險盡職調查,在調查的基礎上出具法律風險評估報告。重點是對企業現有法律風險進行識別、歸類、評分和分級排序。首先,要對企業進行全面深入的法律調查,研究以往案例,發現和識...
1.什么是法律、法規規定不得招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 有違法犯罪記錄的,嚴重違反黨紀國法的,或者與聘用單位負責人員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近姻親關系的應聘人員不得招聘或應聘相應職位。根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