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方婚后用個人財產購買房屋,離婚時該房屋屬于個人財產的替代物,應認定為個人財產,其自然增值也屬于個人財產;一方個人所有的房屋婚后用于出租,其租金收人屬于經營性收入,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5.一方婚前用個人財產購買股票、基金等,如果婚姻關...
勞動爭議司法解釋對社會保險爭議受案范圍的規定人民法院應有選擇地受理社會保險爭議 《勞動爭議解釋三》第一條的規定,實質是將社會保險爭議有區別地納入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 1、已經由用人單位辦理了社會保險手續,但因用人單位欠繳、拒繳社會保險...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條、第30條之規定,在二審終結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受害人由農村戶口轉為城鎮戶口,并已在城鎮居住生活的,應當適用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標準確定殘疾賠...
1.人民法院在認定離婚協議中非財產分割條款的效力時,應依法審查協議中非財產分割條款的具體內容。如果離婚協議中非財產分割條款涉及當事人自身利益的處分且當事人在訴訟中明確表示對該非財產分割條款表示反悔時,一般應認定該非財產分割條款沒有生效。2....
【司法觀點1】訴訟期間受害人由農業戶口轉為城鎮戶口并已在城鎮居住生活,應如何計算殘疾賠償金觀點摘要【司法觀點2】以合同之訴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是否支持【司法觀點3】交警部門未能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現場勘驗筆錄等相關證據并依據...
案情簡介:2013年6月,實業公司職員劉某駕駛機動車撞傷張某致10級傷殘。張某索賠項目包含醫療費8.4萬元,其中張某自費4000元,其余8萬元由社保機構支付。保險公司主張其只應承擔4000元。 法院認為:因交通事故侵權行為導致人身損害...
節選自《民事審判實務問答》導讀:本文節選自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民事審判實務問答》(法律出版社,2021年7月第一版)。問:審判實踐中,經常遇到勝訴的當事人申請退還其預交的案件受理費的情況。有觀點認為,案件受理費問題可在執行程序中一...
(一)彩禮與婚約的關系婚約是男女雙方以將來結婚為目的所作的事先約定。訂立婚約的行為,稱為訂婚或者定婚。婚約成立后,男女雙方產生未婚夫妻身份。婚約在歷史上大致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一是早期的古代婚約,二是近現代婚約。早期古代婚約,是結婚的必經程...
一、連環購車未辦理轉移登記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登記車主應否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觀點摘要】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見:連環購車未辦理轉移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手續,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時登記的機動車所有人應否承擔賠償責任,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分別進行...
基于保障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和貫徹實施民法典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8月及12月先后兩次對2015年9月起施行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作出修改,第二次修正后的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已于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民法典》實施后,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