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專利法規定,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與發明、實用新型不同,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方案不涉及技術內容,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是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組合,例如汽車的特有造型、電視機的特有外觀、產品包裝袋都有可能構成外觀設計專利。商標保護的是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的可視性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等要素的組合。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外觀設計專利和商標都是對設計的保護,但商標保護的是一種產品標識,而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是產品本身。......
專利侵權的判定與合同違約的認定不一樣,其判定難度相比較大,達到什么程度構成侵權是我們一直關注的難點。我國的專利侵權判定很大程度借鑒了美國的鑒定方法,從而形成了具體的判定方法和原則。那么現在就讓律師來告訴大家在專利侵權判定過程中所需遵循的原則是什么吧? 專利侵權判定通常使用全面覆蓋原則、等同原則、多余制定原則、禁止反悔原則這四個原則,接下來讓我們更深層次地了解吧。 一、全面覆蓋原則 全面覆蓋原則是最基礎的一個原則,要求將被控侵權方案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進行對比,若被控物或方法侵權成立......
網頁鏈接 史上最全專利侵權判定原則大匯總 司法審判原則一直是各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正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那句話...
專利侵權判定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曾經在某份報紙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某法院在審理某產品發明專利侵權案件的過程中,直接將原告生產的某專利技術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進行了詳細的對比,最后認定被告生產的產品與原告專利技術產品一致,因而判定被告侵權。可能對于社會公眾來說,法院的上述判決似乎并無不妥之處,甚至還會拍手稱快。但對于專門從事知識產權訴訟的律師來說,看到上述案例肯定會大吃一驚,如此判案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呢?在現實中,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誤解,以為判定某被控侵權產品是否侵犯他人發明專利只需通過對比專利產品本身與......

司法審判原則一直是各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正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那句話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上也不存在絲毫不差的兩起案件,但這些并不妨礙對案件事實進行歸納,找出相同類型的社會關系和法律事實從而適用相同的審判原則,最終獲得...
案號:(2017)蘇01民初518號基本案情 法院認為典型意義 專利權制度有利于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通常而言,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
專利間接侵權行為在我國的法律依據 1.專利法的規定 我國現行《專利法》對專利間接侵權行為的構成以及責任追究沒有明文規定。 2.《民法通則》和最高院司法解釋 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987)第130條規定了共同侵權及其責任承擔方...
組件產品,是指由多個構件相結合而構成的一件產品,根據組件與成品之間的關系分為無組裝關系、組裝關系唯一或者組裝關系不唯一的組件產品。本期小編就組件產品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及侵權比對整理相關裁判規則和司法觀點,供讀者參閱。裁判規則1.組件產品...
一、對于外觀專利怎么算侵權1、判斷主體應當是外觀設計專利相關種類產品的一般消費者,以該人群的視覺出發,是否會造成混淆。2、判斷客體是否侵權,應以涉案產品和涉案專利之間進行對比,而不以涉案產品和專利權人產品之間進行對比。3、產品種類判斷被控侵...
2020年《專利法》主要修改: 1. 第二條:增加對局部外觀設計的保護(如手機攝像頭外觀設計) 2.第十五條增加第二款:國家鼓勵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實行產權激勵,采取股權、期權、分紅等方式,使發明人或者設...
2020年10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下稱“決定”),修改后的《專利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
案號:(2015)京知民初字第1446號【案情簡介】【裁判結果】 【法律評析】 【律師點睛】 目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無效或部分無效的專利占到全部案件的半數以上,可見我國現階段專利質量總體上還處在較低水平。很多企業在新產品發售或公司上市過...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時,將因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損害責任糾紛作為一類案由正式寫入規定,納入知識產權權屬、侵權糾紛。從性質來說,惡意訴訟的實質是對訴權的濫用。正確劃分惡意訴訟和正當維權的界限,有利于達到保護權利與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