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缺陷糾紛案件法院分配舉證責任的裁判規則

      2023-06-06 14:13發布

      產品缺陷糾紛案件法院分配舉證責任的裁判規則

      近日有媒體報道,當事人王女士

      在使用宜家“斯黛納玻璃水杯”喝水時

      水杯突然爆裂,造成一顆門牙斷裂

      王女士認為宜家的產品存在嚴重缺陷

      將北京西紅門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要求退還貨款并賠償二倍的損失共計100萬余元

      產品存在缺陷誰來舉證?如何舉證?

      裁判規則

      1.因產品缺陷引起的產品責任糾紛中,受害人承擔產品是否有缺陷的舉證責任。產品責任案件中,以無過錯責任原則為主導,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主張賠償——姜風德訴德州亞飛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產品責任案

      裁判要旨: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歸責原則,主要以無過錯責任原則為主導,只要因使用、消費缺陷產品而受到損害的受害人向該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主張賠償,生產者和銷售者不得以無過錯主張免責,受害人也無須證明生產者和銷售者有過錯。對產品缺陷是造成損害的直接原因的證明,法官完全可以采取一些靈活的證明方法以及間接反證等方法,當受害人證明到一定程度后,法官可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作出事實推定,認定事實存在。對此,加害人可以反證推翻,否則,就應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案號:(2006)民一初字第45號

      審理法院: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民法院(原山東省陵縣人民法院)

      來源:法信平臺精選

      2.產品缺陷與損害事實客觀存在且二者之間有因果關系時生產者才承擔嚴格責任——謝文萍訴杭州肯德基有限公司產品責任侵權案

      裁判要旨:我國對于產品責任采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在實行無過錯產品責任原則的條件下,只有具備了三個要件才能由生產者承擔責任,即產品存在缺陷、發生了損害事實、產品缺陷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才能構成,否則產品生產者不用對消費者承擔責任。

      案號:(2001)紹中民終字第510號

      審理法院: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法信平臺精選

      3.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產品銷售者應就其自身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A公司訴B公司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案

      裁判要旨:對于缺陷產品致人損害,屬特殊民事侵權責任,對于舉證責任的承擔,產品銷售者應就其自身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而被損害方應就產品存在缺陷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等要件承擔舉證責任。

      來源:法信平臺精選

      司法觀點

      一、產品缺陷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受害人和產品生產者的舉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由此可見,產品缺陷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當事人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1.受害人的舉證責任

      在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中,受害人應當就其所受損害與使用缺陷產品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首先,受害人應當對其所受的損害承擔主張和證明責任。受害人因缺陷產品所受的損害一般分為人身損害、財產損害和精神損害,受害人對上述事實應分別舉證證明。

      如受害人遭受傷害、殘疾、死亡的事實和醫生診斷證明,因此而支付的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的單據或者其他證明;遭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情況、損害程度和有關照片、數據等等。

      其次,受害人應當對其損害事實與使用了有缺陷產品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證明。缺陷產品是指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的產品或違反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產品。在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中,受害人一方面要證明自己使用了缺陷產品;同時又要證明使用缺陷產品是損害發生的原因。例如,電風扇漏電造成損害,受害人只需證明當使用該電扇時,一打開開關,便觸電而遭受人身傷害。受害人只要提供電風扇有漏電的事實,而不需要受害人證明電風扇漏電的原因,是設計、制造、指示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應當特別強調的是:我們在要求受害人證明缺陷產品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時,對一些科技含量較高、制造工藝特殊和復雜的工業產品以及因果關系特別復雜的其他產品,應當有條件地適用因果關系推定的理論,即受害人只要證明使用了某產品后即發生某種損害,且這種缺陷產品有造成這種損害的可能,即可以推定因果關系成立,轉由產品的生產者在證明其免責事由時對缺陷產品與損害事實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進行證明。

      2.產品生產者的舉證責任

      依據我國《民法通則》和《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產品的制造者、銷售者都可以成為缺陷產品侵權責任的賠償義務主體,為什么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只規定了生產者的證明責任呢?這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其一,產品的生產者是缺陷產品侵權責任的最終承擔者,而銷售者在其承擔責任后仍要向生產者追償。其二,產品銷售者所承擔的責任最終只能是一種過錯責任,即只有在其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賠償責任,而產品的生產者所承擔的責任是一種無過錯責任,即當他不能證明自己的免責事由時就要承擔賠償責任。根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產品的生產者在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中應當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產品投入流通是生產者生產的目的所在,也是產品的生產者面向社會承擔責任的開始。如果產品的生產者未將產品投入流通領域,即使該產品存在缺陷,并且產生了致人損害的后果,產品的生產者也不承擔侵權責任。如產品未經檢驗出廠,即被人拿去使用后引起損害后果,產品的生產者并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產品投入流通是指產品的生產者將產品以任何形式進行出售、出租以及抵押、質押、出典等。產品處于生產階段和出廠檢驗前的倉儲階段均屬于未投入流通領域的階段。

      第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如果產品的生產者能夠證明產品的缺陷是在產品的運輸、倉儲和銷售階段造成的,生產者在向受害人賠償后,可以向運輸、倉儲和銷售者當中的責任者追償。此外,產品的生產者如能證明損害完全是由產品的使用者不當使用引起的,也可以免除其對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證明責任。

      第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存在的。以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作為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抗辯事由,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免責條件。按照這一原則,如果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技水平尚不能發現產品存在缺陷的,即使后來的科學技術水平達到了足以認識這種缺陷的能力,產品的生產者仍不承擔已經投入流通領域的產品致人損害的責任。對這一免責條件的正確認識和科學把握,應當建立在對“時間”和“水平”的認識基礎之上,一方面要嚴格掌握產品“投入流通時”這一時間條件;另一方面要正確判斷產品投入流通時“科學技術的水平”到底能否認識到產品缺陷的存在。

      (摘自《侵權責任法熱點與疑難問題解答》,王利明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二、可以利用利益平衡原則分配產品責任因果關系舉證責任的分配

      有關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分配問題,是按照一般性的分配原則還是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其實質關涉到對產品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最終的利益衡平問題。

      一方面,在產品責任糾紛中,普通消費者相較于生產者而言,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對相關產品技術、工藝等問題,都處于弱者地位,其距離證據較遠、舉證能力較弱,難以證明產品缺陷與損害之間存在所謂的因果關系。因此從社會風險管控領域遵循的讓最有能力承擔風險者承擔風險的規則中〕,應當由生產者就缺陷產品與損害后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加以證明。

      但另一方面,在產品責任訴訟中,雖然著力于對消費者利益的保護,但將因果關系完全交由生產者來承擔舉證責任,也存在一定的社會風險。一是會影響社會的發展進步。因為一旦使用產品引起損害,生產者不能就自己的免責事由提出證明·,就推定出缺陷產品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生產者就應絕對負責。這會使得企業背負起近似于結果責任的沉重包袱,難以推進技術革新,進而也影響了社會財富的增加,阻礙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二是會容易誘發惡意訴訟的風潮。一旦在產品責任訴訟過程中,只要消費者就存在損害后果進行舉證,免除其就產品存在缺陷及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可能會誘發產品消費者濫用訴權、惡意訴訟的現象。

      綜合以上的利弊得失分析,鑒于現行法律、司法解釋并未規定產品責任訴訟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加之大多數國家也未作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我們認為,在司法實踐中,就因缺陷產品引發的產品責任訴訟中,仍應適用舉證責任的一般性規則來操作,即缺陷產品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由受害人進行舉證證明,一旦其不能證明,則受害人應承擔敗訴后果。當然在具體實踐中,為實現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利益衡平,充分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法官也可以依職權采取一些靈活方法來提高消費者的舉證能力,協同確定案件事實。一方面,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要求,準許受害人就加害產品是否有瑕疵、瑕疵與損害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自行委托有關部門鑒定,并就所得出的鑒定結論組織雙方當事人質證;另一方面可以依照職權就相關產品是否存在缺陷以及與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委托專業機構進行檢測,一定程度上也可減輕產品責任糾紛中受害人的舉證負擔。

      (摘自《侵權責任法疑難問題案例解讀》,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十一條【生產者的產品責任】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二條【銷售者的產品責任】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三條【被侵權人的請求權和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的追償權】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

      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四條 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一)因新產品制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由制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產品制造方法不同于專利方法承擔舉證責任;

      (二)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三)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五)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六)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七)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有關法律對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相關知識

        一人公司財產混同的認定標準(裁判規則+法律依據)

        來源:公司法 時間:2022-04-20 16:53

        來源/ 法信 實踐中,存在許多一人有限公司的股東與公司財產無法分清的事實,為了保障公司債權人的利益,防止公司股東以此逃避債務,《公司法》第63條專門針對一人公司因財產混同而導致法人人格否認的情形作了規定。司法實務中對一人公司是否構成財產...

        產品責任糾紛官司如何打

        來源:其它 時間:2021-08-28 05:45

        產品責任糾紛官司怎么打 1、先確定去哪個法院起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關于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制造地、產品銷售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

        違約與侵權的競合知識有哪些

        來源:合同事務 時間:2022-04-20 17:28

        產品侵權責任是生產者、銷售者因產品存在缺陷而造成他人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時,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 在審判實踐中,缺陷產品致該產品的買受人損害,在產品銷售者、制造者與買受人即受害人之間原本就存在合同關系,雙方...

        刑事上訴狀如何寫才能上訴成功,怎么寫刑事上訴狀

        來源:債權債務 時間:2022-06-14 12:20

        刑事上訴狀如何提交 刑事上訴狀如何提交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從行政訴訟上海可以聘請律師或法律援助,或選擇向上級行政機關申請法律援助。ps:出庭不出庭是人家的自由,你可以拒絕出庭。 另...

        最高法: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裁判規則14條

        來源:醫療糾紛 時間:2022-07-14 20:31

        1.醫療機構產前檢查違反告知義務,造成有先天性缺陷的胎兒出生的,應賠償夫妻特別撫養費和精神損失——王潔穎、董鵬程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本案要旨:醫療機構在產前檢查過程中違反告知義務,侵害夫妻知情權和生育選擇權,造成有先...

        買賣合同一方當事人提起合同之訴,另一方當事人提起侵權之訴,人民法院如何處理管轄爭議

        來源:合同事務 時間:2022-04-20 14:22

        裁判要旨 1.我國法律承認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但是并不意味著完全放任當事人選擇請求權而不作任何限制。如果因買賣合同普通質量糾紛,允許當事人任意選擇,動輒以侵權責任作為請求權基礎,上述法律規定必然形同虛設。 2.法律規定為選擇行使侵...

        民事訴訟中“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的相關裁判規則7條

        來源:行政訴訟 時間:2022-05-16 11:13

        來源:法信高度蓋然性是根據事物發展的高度概率進行判斷的一種認識方法,是人們在對事物的認識達不到邏輯必然性條件時不得不采用的一種認識手段。《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08條第1款是對民事證據證明標準高度蓋然性...

        最新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司法解釋的六大看點

        來源:醫療糾紛 時間:2022-05-29 11:41

        最高人民法院12月13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于2017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3次會議通過,自2017年12月14日起施行。《解釋》共二十六條,分為...

        生產者與銷售者的責任怎么劃分

        來源:侵權損害 時間:2022-04-20 18:38

        本案一審的錯誤就在于錯將產品責任糾紛定為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并錯誤運用了歸責原則,以過錯原則確定生產者、銷售者的責任,導致了錯誤的裁判。案由對于訴訟來說,猶如指針,為法官尋法指明方向,錯誤的案由作錯誤的引導,很可能就會導致錯案,故在司法實踐中...

        起訴欠錢的證據材料-起訴欠錢的證據材料

        來源:精選知識 時間:2023-06-06 22:25

        沒有簽合同影響不大,但是你公司要有客戶拿走你公司產品的證據。建議當為好會為你提供好的解決方案。 收貨單、進貨單,對賬單等 與對方公司簽定的合同,雙方往來的信函、電子郵件、通話錄音等均是證據。 1,需要謹慎處理,先與對方協商處理,處理不成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国产电影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美女视频一区| 一区精品麻豆入口|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 天堂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精品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