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經濟危機為環境保護提供了機遇和挑戰,同時也對環境資源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了經濟危機背景下中國環境資源保護工作面臨的形勢,從完備性、適時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四個方面指出了中國環境資源立法的不足,并結合立法工作實踐,提出了環境資源立法工作的具體對策和建議。最后,對中國環境資源立法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系統思考,指出中國環境資源立法中必須堅持的工作原則?!居⑽恼縏heeconomiccrisishasprovided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newrequirementsforenvironmentalresourceslegislativework.ThearticlefirstanalyzesthenewsituationChinasEnvironmentalResourcesprotectionisfacinginthecontextofeconomiccrisis,andthenpointsoutshortcomingsofChinasenvironmentalresourceslegislationfromthecompleteness,timeliness,consistencyandeffectivenessoffourareasoftheLegislation,combineswithnationallegislationpractice,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inally,acomprehensivesystemofthoughtonthelegislativeworkof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sofChinasenvironmentalresourceslegislation,pointingoutthefuturedevelopmentofChinasenvironmentallegislationinthehopethatitcanplayaguidingroleforfuturetheoreticalstudiesofenvironmentalresourceslawandlegislationworkinpractice.【關鍵詞】經濟危機;環境資源立法;系統思考【英文關鍵詞】EconomicCrisis;EnvironmentalResourcesLegislation;SystemsThinking【寫作年份】2009年【正文】中國環境立法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零散到系統,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律法規制度,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奠定了必要的法律基礎和法制保障。然而,在經濟危機背景下,中國環境資源保護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對環境資源立法提出了新課題、新任務和新要求。以正確認識經濟危機背景下中國環境保護面臨的新形勢為起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結合國家立法實踐工作,對中國環境資源立法進行系統分析和思考,提出完善中國環境資源法律制度的對策與建議,對于預防和控制金融危機之后可能出現的環境危機,保障國家環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一、經濟危機背景下中國環境資源保護面臨的新形勢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從局部迅速發展到全球實體經濟,釀成了一場歷史罕見、沖擊力極強、波及范圍廣的國際金融危機。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各國政府陸續推出了刺激經濟計劃,鼓勵投資、擴大內需以及拉動出口的減稅、降息方案紛紛拋出。中國政府審時度勢,及時做出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以及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戰略部署。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和國內擴內需、保增長的背景下,中國環境資源保護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金融危機和應對經濟復蘇給環境保護工作創新帶來機遇。次貸危機對經濟的沖擊,反應出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在市場競爭、金融風波中的脆弱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成為必然。最近中央部署的促進經濟增長十項措施中的第五項是環保措施,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痹跉v史上開創了一個以環保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全新理念和機制。同時,金融危機使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業在競爭中被淘汰出局,鋼鐵需求、價格的下降,電力負荷在最近幾年第一次出現需求下降的趨勢,為解決環境保護中存在的老問題提供了空間。但是,中國生態環境脆弱、人口眾多,歷史形成的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環境監管相對滯后,環境污染呈現出壓縮型、疊加型、復合型的特點,環境安全形勢依然非常嚴峻。應對經濟危機對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利用帶來新的威脅和壓力,中國環境保護工作再次面臨著新的挑戰。如地方政府為積極配合實施國家經濟復蘇計劃,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環境保護可能被忽視和削弱。一些已關停取締的落后產能、設備和企業死灰復燃,部分企業以受到國際經濟危機的沖擊和影響為由,出現消極對待污染治理、放松環境管理、閑置環保設施偷排漏排三廢”、拒絕或拖延繳納排污費的現象。面對金融危機造成的激烈競爭,發展中國家的目光會投向擴大內需的途徑,而在這個過程中由于環境法治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的環境經濟政策支撐,土地、森林、草原、礦產等自然資源很可能受到破壞。例如國家啟動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加大拉動內需力度、刺激經濟迅速發展,大規模的項目建設必將給環境監管帶來新的壓力。發達國家紛紛出臺一系列救市方案與經濟刺激政策以扭轉經濟頹勢。在一定程度上將產生大量環境污染。為規避國內大量危險廢物的處理費用,發達國家生產商必然要尋求對發展中國家新一輪的污染物轉移,中國面臨著國際環境污染轉移的威脅[2]。
【摘要】我國現行《環境保護法》已實施18年,其立法理念和價值取向已明顯落后于當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實踐。在《環境保護法》修改過程中,應當對立法目的、立法模式、制度體系等基本問題重新進行定位,使修改后的《環境保護法》符合我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加快,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相比較存在著明顯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麗鄉村,出現了水體大面積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隨意堆放、工業污染加劇的情況。長期以來由于國家政策、資金和技術支持力...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環境污染也日益嚴重,環境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民事和行政的法律手段已不足以對其進行有效地防治和解決,許多國家開始越來越多地采用刑事手段來懲治危害環境的行為,以彌補其他法律手段的不足。當前,我國的環境犯罪現象十分突...
以預防為基本導向的企業家犯罪問題研究,不僅涉及刑事合規理論前沿問題,而且涉及現實的企業產權保護、營商環境構建以及促進企業和企業家健康發展等多方面內容,具有深刻的政策背景與重大實踐需求。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下稱中心)依據大...
一、問題的提出2001年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四屆部長級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人世決定。這標志著中國將作為WTO的成員國,在享受權利的同時,開始必須遵循WTO框架內的游戲規則。烏拉圭回合時建立的WTO,作...
1.法律 背景 怎么寫 學習法律知識的感悟 我們國家是法治的國家,法律越來越健全,北京是我們的首都,隨著城市化的進展,全國各地的有志青年涌向北京,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有生力量。 現在北京有近400萬流動...
【摘要】對我國關于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進行縱剖橫切:從歷史的縱向上看,我國對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越來越重視,越來越趨于專門化;從橫向的規范層面來看,各種規定比較零散,而且抽象不易操作,許多重要的制度如污染場地的管理和監督、污染責任、治理費用、整治...
1.法律 背景 怎么寫 學習法律知識的感悟 我們國家是法治的國家,法律越來越健全,北京是我們的首都,隨著城市化的進展,全國各地的有志青年涌向北京,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有生力量。 現在北京有近400萬流動...
【摘要】地方環境立法在我國的環境立法體系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正確認識和完善我國的地方環境立法,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環境法體系有重大意義。本文分析了我國地方環境立法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地方環境立法的建議?!居⑽恼縇ocalen...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生活呈現多樣化的特征,越來越多的新興事物出現在人們的眼中,逐漸改變了原有的社會客觀存在結構,對原有法律體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沖擊,從而帶來了許多全新的法律規范需求。 面對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