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過排污總量標準的如何處罰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相關知識點
第六十一條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并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重點排污單位不公開或者不如實公開環境信息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公開,處以罰款,并予以公告。
第六十三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 (二)違反法律規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 (三)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生產、使用的農藥,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第六十四條 ?因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承擔侵權責任。
1.我國《環境保護法》與其他法律法規存在哪些沖突 《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沖突《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企業事業單位,依照國家規定繳納超標準排污費。也就是說,《環境保護法》規定企...
1.2017年水污染防治法內容有哪些 內容有: 一、加大政府責任:地方政府要對水環境承擔實實在在的責任 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有關加大政府責任的新規定主要是指: 1、政府應當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政府最重要的規劃——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
在環境保護制度中,有一項被稱之為環境保護的刺激的制度,這一制度開始時主要包括污染者負擔、國家環境保護的財政補貼、低息或無息貸款、價格優惠、稅收優惠等行政措施[1],到后來,逐步發展為市場化的經濟手段的運用,如資源的有償使用、環境保護合同[2...
跨區域和跨部門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由誰協調跨區域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由有關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協商解決,或者由上級人民政府協調解決。跨部門的重大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協調;協調未能解決的,由國務院作出決定。相關知識點第一十...
1.養豬場污水排放超標按什么法律規定處理 《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禁止私設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第三十五條規定,禁止利用滲井、滲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第三十...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修訂)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監督管理 第三章 保護和改善環境 第四章...
發改價格[2014]200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物價局,財政廳(局),環保廳(局):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務院印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等要求,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促...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
1.環保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規主要有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
1.國家環保局對自行監測有什么法律法規要求 首先,需要改革自動監測制度國家環保總局2005 年發布的《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規定,自動監控系統經環境保護部門檢查合格并正常運行的,其數據作為環境保護部門進行排污申報核定、排污許可證發放、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