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陸地區對網上購物的退貨權沒有直接作出規定,我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以及《合同法》的規定同樣可適用于網上在線交易的情況。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0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4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以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方式承擔民事責任。消費者與經營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履行。”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5條規定:“對國家規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經營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或者退貨。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對包修、包換、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費者要求經營者修理、更換、退貨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合理費用。”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6條規定:“經營者以郵購方式提供商品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貨款,并應承擔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如果規范網上購物適用本條,那么行使履行約定或者退回貨款的選擇權在消費者,但其前提是“經營者未按照約定提供商品”。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7條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的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8條規定:“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產品質量法))第40條第1款規定:“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的;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產品質量法》第40條第3款規定:“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合同法》第111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受損害方根據標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合同法》第148條規定:“因標的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損毀、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
由上述法律條文可見,我國對行使退貨權、合同解除權的要求很高,一般為產品質量不合格,對消費者造成損害等;而歐盟及臺灣地區的規定則非常有利于消費者,歐盟規定撤銷合同無須解釋原因也無須賠償,只承擔退貨費用;日木、中國臺灣地區的規定也與歐盟相仿。鑒于在線消費者沒有機會檢驗商品,加之交易的內容沒有充分公開,這將造成消費者意思表示不完全等在線交易的特殊情況,應該效法歐盟等國家的相關規定,給我國網上在線消費者一定期限內的無條件解除合同權,以切實保護在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增加電子商務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從而促進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
總之,依據現有的消費者保護法,很難使網上購物消費者的權益得到真正的保護,為此,需要制定相關法律,以解決在線消費者保護問題。這里無論是制定遠距離銷售法,還是在線交易消費者保護法或者通信交易消費者保護法,其核心問題就是要解決網上經營者的告之義務、猶豫期及消費者解除合同或退貨權等制度。
一、設立無因退貨制度
在電子商務交易中,針對退貨問題,國外相關立法普遍采用冷卻期和無因退
貨制度對消費者加以保護。消費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內無條件地取消合同,而不必承擔違約責任。我國在引入無因退貨制度時應注意以下問題:(l)無因退貨中冷卻期的確定。“冷卻期”是法定期限,如果消費者不在此期間內行使此項權利,則該權利自動喪失。對于冷卻期間的確定,首先,該期間應當足以使消費者能夠冷靜地考慮是否需要購買此商品;其次,該期間不宜過長。因為期間過長會影響經營者對所退還商品的銷售,會導致其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對于冷卻期的長短宜參照國外相關實踐確定為7日。
(2)無因退貨的適用條件及除外情形。應當規定消費者在收到的貨物有缺陷或明顯不同于產品描述的情形下,可以無條件退貨,解除合同,并要求出賣人返還己收取的貨款。據此可知,有形商品可以適用無因退貨的規定。但對于數字化商品是否適用呢?
“對于完全通過在線交付的數字化商品,除非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或有嚴重錯誤或含有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等嚴重情況,消費者不得要求退貨,但合同另有約定或構成適用合同條件的除外。”這是因為,消費者在購買這些數字化商品前,一般都能通過在線瀏覽其內容或使用試用版本,這就抵銷了電子商務中消費者購買前不能檢驗商品的弊端,況且數字化商品復制簡便,商家無法判斷消費者在退還商品之前,是否己經保留了復制件。因此,應排除無因退貨制度對數字化商品的適用。
(3)無因退貨的費用承擔。可以借鑒歐盟與日本的有關規定。如果雙方沒有特殊約定,在經營者承擔配送并沒有額外收費的情況下,可以認為配送費用己包含在產品的價格中,相應的退貨費用由經營者承擔,而在第三方配送的情況下,退貨的配送費用是否應由經營者承擔就要依據產品是否有質量問題及經營者是否違約。如果屬于無因退貨,應由消費者承擔,否則對經營者有失公平。
你還在為無休止的退貨發愁嗎?還在為源源不斷的投訴頭疼嗎? 1、網絡經營者在雙十一雙十二年中大促等購物節上推出的預售滿減活動,可以先提高價格再打折嗎? 不可以,可能會涉嫌欺詐。 網絡經營者不得采取先抬高...
1.網上購物的法律規定 2015年3月15日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下稱《處罰辦法》)正式實施。《處罰辦法》第十二條中,明確將七種行為定義為霸王條款。如商家免除或部分免除售后維修責任;強制消費者使用其...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以下簡稱《規定》),主要規定了網絡消費合同的權利義務、責任主體的認定以及外賣餐飲的民事責任,將于2022年3月15日起實施。 開...
1.網絡購物是否觸犯什么法律 實體店會關門嗎?你覺得為什么實體店的零售價會比網店里的貴呢?主要還是國家稅收的問題,在實體店里出售的商品零售價里稅收占到差不多一半!在網店里能便宜就是占了沒有稅收的便宜。但你想一想比中國先進的歐美都沒有出現實體...
1.如何保護網購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保護網購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修訂法律法規,建立完善體系。除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體系專設網絡消費維權章節之外,盡快出臺網絡商品交易行為監管和網購消費維權的具體細則和規定,重點補充、...
1.電子商務法律法規 第1章 電子商務法概述1.1 電子商務法的基本含義1.2 電子商務立法概況1.3 電子商務法體系說明自測題實訓題小組任務第2章 電子商務主體確認的法律制度2.1 電子商務主體概述2.2 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建立與運行法律制...
電子商務中商標權的保護內容 電子商務中商標權人的權利主要有注冊商標的專有使用權、禁止權、轉讓權等內容。 (一)專有使用權 專有使用權是電子商務中商標權最重要的內容,是電子商務中商標權最基本的核心權利。它的法律特征為,電子商務中電子商務中商...
隨著網上購物的增多,相應的問題也隨之增加。有些店家公開標明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一旦消費者要求退貨,就以已提前告知為由,不予退貨。 那么,這樣的提前告知是否合法?這時還可以強行退貨嗎?違反法律法規嗎? ...
一、網店分攤電子商務注冊商標該怎么做賬 因為首先網店不強制繳稅,所以沒人來查你的,其次網店很少會出現需要向社會籌資的情況,更不可能上市了,所以沒人需要看你的財務報表。 電子商務中商標權的保護內容 電子商務中商標權人的權利主要有注冊商標的專...
代購買到假貨能退貨嗎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規定,找代購購買到假貨時,消費者是可以要求退貨退款的,如果造成損失的,還可以要求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