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招標投標法》第31條第4款規定“兩個以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組成一個聯合體,以一個投標人的身份共同投標。”《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第42條第1款、《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辦法》第38條第1款作了相同的規定。《建筑法》第27條則從承包的角度規定“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結構復雜的建筑工程,可以由兩個以上承包單位聯合共同承包。”在具體項目操作過程中,如果工程建設聯合體中標,聯合投標就轉化成聯合承包。
關于工程建設聯合體的法律性質,我國相關法律未做出明確的規定。上述法律法規規定的“聯合共同承包”或者“聯合體共同投標”型的工程建設聯合體不屬于《民法通則》第51條規定的“法人型聯營”,因為“法人型聯營”必須在“聯營”后成立新的法人,并是以新法人自身的資質條件承擔工程。根據現行《建筑法》和《招標投標法》關于聯合體各方負連帶責任的規定以及《民法通則》第53條的規定,可知“聯合共同承包”或者“聯合體共同投標”也不是松散的“合同型聯營”。因此,“聯合共同承包”或者“聯合體共同投標”應當屬于《民法通則》第52條規定的“合伙型聯營”。
合伙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訂立合伙協議,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工程建設聯合體符合合伙的各項法律特征:(1)合伙是基于合伙協議而成立;聯合各方為共同投標需要簽訂共同投標協議(即聯合體協議書),明確約定各方應承擔的工作和職責。(2)合伙是一種將出資、經營、收益、風險融為一體的共同體;聯合體中標后,為完成中標項目,各方將按照約定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利益、共擔風險,既是利益共同體,也是責任共同體。(3)合伙人之間負無限連帶責任;聯合體中標的,聯合體各方之間也要就中標項目向招標人承擔連帶責任,《招標投標法》、《建筑法》對工程建設聯合體成員間承擔連帶責任做了明確的規定。通過對工程建設聯合體成立方式、各方的權利和義務、責任的承擔方式等的分析來看,工程建設聯合體的法律性質屬于民法上的合伙,聯合體各方就是合伙人,聯合體各方之間的權利義務應當按照合伙的規定來界定。
―、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一審查明的事實一審法院審理查明:2000年3月6日,呼和浩特市物資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物資公司)與內蒙古金港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港公司)訂立《危房改造協議書》,約定物資公司將車站東街享有使用權的土地有償...
隨著經濟的發展,結構復雜的大型建設項目愈來愈多,承包單位為了承攬不適于自己單獨承包的工程項目而與其他單位組成聯合體,以一個投標人的身份去投標,可以滿足因工程建設項目投資規模大、綜合條件要求高或者為了優勢互補提高競爭力等因素。目前,我國現...
原告:北京某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被告:某國際建設工程總公司 【案情】 2000年12月,被告與原告簽訂聯合協議,約定:原告保證被告獲得某小區二期兩個樓座(一個公建、一個住宅樓)3.5萬平米左右的工程總承包施工工程;被告支付原告的費用以中...
原告:北京某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被告:某國際建設工程總公司 【案情】 2000年12月,被告與原告簽訂聯合協議,約定:原告保證被告獲得某小區二期兩個樓座(一個公建、一個住宅樓)3.5萬平米左右的工程總承包施工工程;被告支付原告的費用以中...
法律咨詢: 建設項目需要的成套設備招標可分為哪兩個層次? 律師回答: 一是建設項目設備總承包招標,二是在設備承包基礎上組織單項設備招標;具體又可分以下幾種情況:(1)按大型設備、專用設備、非標準設備及機組、系統、生產線成套設備進行招標;(...
法律咨詢:中標通知書具有什么性質 律師回答: 招標人向中標的投標人發出的中標通知書,是招標人同意接受中標的投標人的投標條件即同意接受投標人的要約的意思表示,屬于承諾。因此,中標通知書發出后,產生承諾的法律效力。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
有不少企業在招投標活動中,對母子公司存在的轉包行為如何界定存在較大的爭議。法律法規關于“轉包”的強制性管理較多約束的是建筑行業,各大期刊、司法案例以及法學大咖的討論也多以建筑行業為視角。 ...
1.招標人進行招標應當遵循哪些法律規定 相關法律法規太多,需要根據項目情況考慮。舉例如下:1-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其他: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有關部門實施招標投標活動行政監督的職責分工意見的通知 2-...
1.國家在保護文化遺產方面頒布了哪些法律 法規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 國辦發[2005]18號 2005年3月26日 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有關文化多樣性和行使文化權利的...
律師在實務中發現,有不少企業在招投標活動中,對母子公司存在的轉包行為如何界定存在較大的爭議。法律法規關于“轉包”的強制性管理較多約束的是建筑行業,各大期刊、司法案例以及法學大咖的討論也多以建筑行業為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