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
(二)沒有正當理由,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三)沒有正當理由,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
(四)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或者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
(五)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時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
(六)沒有正當理由,對條件相同的交易相對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差別待遇;
(七)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本法所稱市場支配地位,是指經營者在相關市場內具有能夠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者其他交易條件,或者能夠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能力的市場地位。
第十八條認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應當依據下列因素:
(一)該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以及相關市場的競爭狀況;
(二)該經營者控制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的能力;
(三)該經營者的財力和技術條件;
(四)其他經營者對該經營者在交易上的依賴程度;
(五)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的難易程度;
(六)與認定該經營者市場支配地位有關的其他因素。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一)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
(二)兩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三分之二的;
(三)三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四分之三的。
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經營者市場份額不足十分之一的,不應當推定該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被推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有證據證明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不應當認定其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反壟斷法的壟斷行為具體包含有哪些內容一、壟斷協議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橫向壟斷協議: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1)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2)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3)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4)限制購買...
知識產權和反壟斷法作為鼓勵創新和推動市場競爭的兩種法律制度,功能上有互補性,但也有重要區別:知識產權法是基于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其主要功能是授予權利人專有權,保護專有權,平衡權利人與被許可人之間的關系; ...
哪些壟斷行為被法律所禁止1.壟斷協議又稱卡特爾,是指連個或兩個以上經營者互相之間達成的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壟斷協議包括橫向壟斷協議和縱向壟斷協議。橫向壟斷協議是指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著之間達成的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主...
1.我國有關壟斷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于2007年8月3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2007年8月30日中華人民...
反壟斷申報者具有怎樣的舉證責任根據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誰主張,誰舉證。反壟斷民事訴訟證明責任分配的法律依據存在很大的差異。根據案件的類型不同,規定了壟斷協議案件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舉證責任等相關問題。這里在反壟斷法的依據就是第50條,經...
壟斷競爭市場案例分析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宣判了原告唐山市xx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唐山xx公司)訴被告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簡稱A公司)壟斷糾紛案,判決駁回原告唐山市xx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本案是《反壟斷法》正式實施后北...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規制的壟斷行為及具體內容如下: 1、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1)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2)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 3)分割...
基本案情裁判結果典型意義 本案是我省首例反壟斷民事糾紛案件。被訴侵權行為在互聯網經營領域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且搜索引擎服務覆蓋范圍廣、使用受眾眾多。合議庭正確理解、適用《反壟斷法》,對被訴侵權行為進行法律評價,對司法實踐及規范互聯網經營...
【事件經過】 2014年下半年,群眾舉報反映江蘇省連云港、鹽城等地部分化工企業共同提高氯代苯酚(生產農藥、藥品制劑的原料)產品銷售價格,并通過銷售公司統一對外銷售。經過近半年的外圍摸查,江蘇省物價局反價格壟斷分局于2015年3月對涉案6家企...
哪些行為屬于壟斷行為?需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壟斷行為,實際上是一種違反競爭法規定的行為,其目的在于擴張自己的經濟規模或形成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地位。我國《反壟斷法》第3條的規定,壟斷行為一般指三種經濟壟斷,具體包括:(一)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