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約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是指在發生違約情事以后,在請求損害賠償時應如何確定損害的范圍,根據什么原則來確定損害賠償的數額。合同法第113條規定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原則上,通過賠償損失應使受害人處于如同合同已經履行時的同樣狀態。通常認為財產上損害賠償范圍即合同法規定了三類:
違約損害賠償范圍
一、約定賠償范圍
依當事人的意思而定的損害賠償,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賠償是依照當事人的意思確定損失賠償的范圍和計算方法,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和合同自由原則。如果當事人有賠償損失的約定,則應優先適用。
二、一般法定賠償范圍
依照法律的一般規定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合同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由此可見,在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賠償時,則應適用法定賠償。
三、特別法定賠償范圍
由法律基于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別規定的損害賠償。合同法第113條第2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即三倍賠償。根據特別法優先于普通法適用的原則,在有特別法可依的情況下,應當優先使用特別法,即優先適用特別法定賠償。
一、客運合同違約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客運合同違約賠償范圍,具體如下所述: 可依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由交通部門或法院來確定賠償,或者是雙方當事人自行約定。 乘客客運依據《合同法》第302條的規定要求承運人承擔違約的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單《合同...
我國相關法律對違約損害賠償范圍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民法通則》第112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相當于另一方因此所受的損失。《合同法》第113條規定: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
何時承擔違約賠償責任1、以嚴格責任為主,過錯責任為補充的合同責任歸責原則。我國《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按該規定,當事人在合同履行期...
一、違約方的過錯導致違約責任 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
違約損害賠償的原則有哪些 1、完全賠償原則 所謂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使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換言之,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對方因其違約而引起的現實財產的減少,而且應賠償對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完...
損害賠償與實際履行能否并存可以并存。我國一直比較強調實際履行,實際履行的功能在于恢復雙方當事人在履行上的平衡,滿足守約方訂立合同的目的。損害賠償的功能則在于補償守約方因違約所受的損失,兩者的功能不同,因此可以并存。但兩者可以并存的更為主要的...
編前語 ▌基本事實 ▌一審:判賠100萬違約金,間接損失200萬不予支持 ▌最高法院:違約金與損害賠償金之總額在預期利益與可得利益范圍內可予以支持 ▌析案:合同違約金與間接利益之損害賠償金是否可以同時適用? 違約金屬于補償性質還懲罰性...
▌編前語: ▌基本事實② ▌一審:判賠100萬違約金,間接損失200萬不予支持 ▌二審:違約金可以與間接利益之損害賠償金并用 ▌最高法院:違約金與損害賠償金之總額在預期利益與可得利益范圍內可予以支持 ▌析案:合同違約金與間接利益之損害賠償...
違約責任法定賠償原則 (1)完全賠償原則。指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即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對方因其違約而引起的現實財產的減少,而是應賠償對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這是對受害人利益實行全面的、充分的...
既然非財產損害賠償在我國具有可行性,那么我們應當如何正確對待這一規則呢?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對非財產損害進行賠償,這只是違約損害賠償的一個例外。我們不可能對所有的合同都規定非財產損害賠償,因為這樣有可能使合同這一交易工具不堪重負而死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