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
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水污染防冶法》、
《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均有類似的條文作出這方面的規
定,那么,處理環境污染賠償糾紛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處理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案件除要聽取當事雙方陳述和提供有關的材料進行審閱
外,環境監理調查小組還應進行調查取證、現場勘察、取樣化驗,以確定責任人的損害事
實、因果關系、賠償責任、賠償金額,等等。
二、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責任的確認是實行無過錯的責任原則。無過錯的責任原則是指
一切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或個人,只要客觀上造成損害結果,即使主觀上不是故意和沒
有過失,也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也就是說,致害者無論有無主觀過錯,行為有無違法,
排污有無超標,都不影響賠償的責任成立,只要致害者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
系,賠償損害即可成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和第一百二十四條也確認了這一賠償
原則。
三、賠償損失包括:污染造成財產的直接減少或滅失;損害人體健康所支付的醫療費、
護理費、必要的營養費,誤工工資、獎金、交通費以及因受害人自行消除污染、排除危害
而實際支付的費用。因污染損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不作賠償,但可根據是否預見將來必然獲
得的財產或利益等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補償。污染損害應賠償全部實際損失,但往往致害者
的經濟承受能力難以做到,目前污染損害糾紛的賠償常常沒有100%,所以賠償問題要看具
體情況而定。
四、污染損害由兩個以上的致害者共同造成的,應分清責任大小。分清責任的大小,
可從責任單位的排污量、排放污染物的毒性對損害的作用大小等來確定各自應承擔的賠償
責任。在工作實踐中,筆者不主張共同責任者負連帶責任原則,雖然《民法通則》第一百
三十條:“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如果用在行政調
解處理污染損害賠償問題上,因各責任者站在自身的利益立場上,會對責任不清糾纏不休,
不利于及時解決污染糾紛。有的人民法院對這類污染損害賠償案件進行審理,也需把責任
大小弄清才能判決。
五、監測采樣,務求做到公正、合理、合法。監測人員進行采樣化驗時,一般要求當
事雙方有人在場,哪一方要求監測,就由該方支付監測費,如雙方都不愿支付,確實造成
他人損害者須支付監測費;非因污染造成損害的,監測費由申請賠償損害的一方承擔。
六、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要有根有據,合情合理,不得設想、臆造實際上不存在或不
可能存在的所謂“損失”,不在賠償之列。有些受害方故意夸大損失數額,“漫天要價”、
“乘機撈一把”,這些都是錯誤的,不能遷就的,不能允許的。
七、經調查取證,現有的技術手段或材料無法證明受害者申請賠償理由成立的,不作
賠償,并書面告知申請人。
八、完全由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引起的,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
污染損害的,被指控致害者免承擔責任。
九、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環保部門應組織當事各方進行調解,在行政機
關主持下,通過說服教育和友好協商,使當事人消除紛爭,自愿達成賠償協議。調解成功,
應制作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及時送達當事各方執行;調解不成,主持調解的環
保行政機關發給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當事雙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另行提起民事
訴訟,環保部門不當被告。但必須強調,當調解不成,環保部門不要再作什么“處理決定
”、“裁決”等被人民法院認為是行政機關單方面的具體行政行為。如果處理不當,環保
部門亦會當被告,我省有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處理這類案件是有過先例的。
十、賠償損失不免除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原則。處理環境污染賠償糾紛時,發現當
事人另有環境違法行為的,應另行作出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污染環境罪主觀方面的表現是怎樣的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這種過失是指行為人對造成環境污染,致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行為人對這種事故及嚴重后果本應預見,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已預見到但輕信能...
一、環境污染糾紛需要注意什么 1、舉證責任,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原告不需提供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 2、訴訟時效,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算。 二、環境污染侵權舉證責任的規...
環境侵權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行為,在舉證責任分配和具體的舉證思路和方法上有其特殊性。 在具體的舉證思路和方法如下: 一、原告方需要注意 (1)由于環境污染侵權糾紛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加害人不論是否有過錯都不影響其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受害人無須...
當事人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期限從計算 當事人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期限從計算環境污染事實發生之日的第二十年的4月1日算起,受訴法院通常會以案件審理階段的有效期作為起算點,但不是標準。地方保護力度的存在與發展的歷史、過程與經驗積淀...
環境侵權的救濟類型 (一)行政救濟 現代世界各國環境法幾乎都無一例外地規定由國家環境行政權對全國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統一的監管。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主要依賴國家的環境行政權的實現。 而且行政途徑救濟有利于及時、高效、妥善解決糾紛。環境主管部...
環境侵權 一、環境侵權糾紛中的利益復合性 環境侵權糾紛因人們對環境的開發利用活動產生沖突而產生,既涉及人們的經濟行為,也涉及人們的生活行為。與傳統的利益沖突不同的是,環境侵權糾紛許多時候是因為人們的經濟行為與生活行為之間的矛盾而形成,具有...
深圳環境污染責任險主要作用 當前,我國正處于環境污染事故的高發期。一些地方的工業企業污染事故頻發,嚴重污染環境,危害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特別是一些污染事故受害者得不到及時賠償,引發了很多社會矛盾。利用保險工具來參與環境污染事故處理,有利...
【案情】廣西大新縣漁業協會利江河響水河段網箱養殖示范基地位于大新縣桃城鎮西北部利江河段。在該基地原告孔*聶經營網箱養殖的有兩處,水域面積分別為9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原告孔*聶于2005年12月取得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使用期限均為2005...
處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核心是損失的認定及賠償責任的劃分。一起來看看由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權威解讀——關于人身損害賠償案件20條裁判規則,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婚宴菜肴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提出十倍索賠是否應予支持 ——根據《食品安全法》,消費...
一、環境污染侵權責任規則的法律依據 環境污染侵權責任,是指排污者因污染行為,侵害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等人身權或者所有權、用益物權等財產權,從而導致的民事法律責任。 關于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法律規則,主要由《民法通則》關于民事侵權責任的一般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