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保險營銷制度和保險公司經營模式的理念有錯嗎?
新型產品(例如投資連結產品)的投資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這類產品一般來說是針對特定的收入較高的在獲得保障的同時還有投資興趣的客戶。因此,保險公司或其推銷人員的選擇的推銷對象和是否購買這種產品可能承擔的風險的提示就尤為重要了。但在新型人身產品的銷售中,有些業務員對產品本身可能缺乏了解,向客戶解釋不全面,對投資風險說明不透;同時,也有個別業務員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含糊投資風險,夸大投資回報,使一些客戶在實際收益低于心理預期收益或營銷員承諾(他們說只是“演示”而非承諾)的收益之后,有一種受騙上當的感覺。
不具備推銷新型壽險產品資格的代理人的誤導甚至欺騙,固然是新型產品營銷遭非議的重要原因。但將全部責任歸于代理人也有失公允,代理人誤導客戶問題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代理人素質低、嚴重缺乏職業道德,因為代理人誤導只是一個表象,誤導消費者或違規經營更深層次的原因之一在于現行代理人制度設計的重大缺陷。
從現行代理人的制度設計來看,我國保險法對個人保險代理人的地位“定位不高”,致使國內保險營銷員的養老問題未得到實質性解決。保險營銷員成為行業的邊緣人,是導致各種問題的重要根源。所謂邊緣人是指保險公司的非正式員工,沒有社會保障,底薪很少,全靠拉保單拿提成。大部分公司對保險營銷員的業務量考核苛刻,導致居高不下的脫落率。從1995年第一批保險營銷員誕生到現在已有130萬人,但1995年第一批保險營銷人員,現在留下來的不到10%。對大多數營銷員來說,養老的后顧之憂,業績考核的心理壓力,難以終身持續下去的營銷生涯,迫使不少營銷員急功近利,企求在短時間內以超常規的作法進行人生資本的最大化積累,違規經營和誤導消費者自然不在話下。
另一個根源在于保險公司本身。從某些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看,保險公司仍然采取以盲目追求保費規模為中心的粗放型經營方式,而總分公司經營目標的差異性更加強化了保費收入最大化的經營模式。分公司不掌握投資權,其可支配費用直接同保費收入掛鉤,因此分公司大都將保費收入作為首要經營目標,陷入盡可能擴大保費規模以獲得經營費用最大化的惡性循環,因此,誤導的問題,板子也要打到相關保險公司的屁股上,決不能忽視保險公司的不理性經營模式在代理人誤導中的消極作用。
(二)產品應當向誰推銷?
新型人身保險產品(例如投資連結產品)相對投資額較大,期限較長,風險自擔,收益較高的投資型保險產品,從設計之始,對準的就是一些具有穩定高收入且承受長期投資風險能力較強的人群,即所謂“高端客戶”,同時,期望證券市場持續走高,而一些保險公司在實際銷售當中,很多產品卻賣給了風險承受能力差、投資理念以保本增值為主的低收入工薪家庭,甚至出現了一些離退休人員將退休金全部用來買投連險的事情。客戶選擇的失誤,造成銷售投連險的保險公司自嘗苦果。
要旨 分紅人身保險中,保險人應當對紅利分配的不確定和紅利分配的信息予以披露分紅人身保險中,保險人應當對紅利分配的不確定和紅利分配的信息予以披露 案 情 2012年11月8日,黃某為其兒子吳某(未成年人)向甲保險公司投保人身兩全保險(...
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是指投資連接保險、**保險、分紅保險等區別于傳統壽險、健康險、意外險的人身保險產品。新型產品的共同特點是兼具保險保障功能和投資理財功能,保險利益不確定,其本質是保險產品,與銀行存款、國債、基金等理財產品有較大的區別,更不是銀...
(一)重塑保險市場微觀基礎 有些公司在新型產品方面所暴露出的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公司不清晰的產權制度和尚待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只有建立了清晰的產權制度和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保險公司才能從自發的經營者轉變為自覺的經營者,自覺地以利潤...
【案情簡介】銀保監會某派出機構收到保險消費者李某投訴:稱其在某壽險公司業務員黃某介紹下購買了一款年金保險(分紅型)產品,黃某在銷售過程中承諾并夸大收益,未對保險條款中的現金價值、退保損失等重要內容進行解釋,引導李某在接受保險公司回訪時對全部...
【案情簡介】監管機構在亮劍行動專項檢查中發現,某人身保險公司在電話銷售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違規行為:一是夸大保險責任;二是對與保險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作虛假宣傳;三是對投保人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四是違規銷售萬能保險產品。針對上...
題目:網貸欠了3萬給家里坦白了一萬 隨著網絡金融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通過網貸來解決燃眉之急。然而,網貸雖然帶來了快速的借款體驗,但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在此背景下,一位年輕人因為網貸欠下了3萬元的債務,最終選擇了向家人坦白自己的...
將按照設計類型的不同討論父母為未成年子女購買的人身保險的分割問題。 關于普通型人身保險的利益分割 盡管人身保險產品可以被劃分為多種類別,但都可以按照雙方當事人是否愿意繼續為子女投保來確定分割保險利益的具體方式。 首先,如果雙方都...
《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 第五條 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開展電話銷售業務,應將電話通話過程全程錄音并備份存檔,不得規避電話銷售系統向投保人銷售保險產品。 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依照中國保監會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
農民工享受新農養老險待遇能否妨礙工傷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勞務關系...
要旨 案 情 提 示 互聯網投保作為新興的保險營銷模式,與柜面投保等傳統保險銷售模式在保險合同的訂立流程和形式上存在顯著差異,但是保險人仍應秉持最大誠信原則,按照法律規定履行格式條款的交付和說明義務。但在互聯網投保這一新型營銷過程中,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