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醫療鑒定不服的解決辦法有哪些
不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當事人不能通過行政訴訟或民事訴訟途徑告醫學會,也不能告鑒定人。構成醫療事故,是醫療機構擔責的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即使經過鑒定不構成醫療事故,如果患方認為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存在過錯,也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獲得司法救濟。在訴訟中,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僅是證據材料的一種,只有經過當庭質證才能被采信為有效證據。如果經過庭審質證,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沒有真實反映事情真相,沒有科學地論證診療行為與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人民法院會把鑒定結論排除在合法證據之外而不予采信,或者重新委托司法鑒定,或者因醫院的舉證不能而判決其敗訴。
所以說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鑒定結論只會給權利當事人即死者家屬索賠帶來障礙,但并不能完全阻卻索賠,家屬仍可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司法救濟。經過審理,如果認定醫院的錯誤診療行為符合民事侵權的構成要件,人民法院應當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醫療事故分幾個等級
醫療事故等級共分為四級。但沒有對具體等級劃分標準進行明確規定,其中,根據醫療事故中常見的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后果,將醫療事故等級劃分為一級甲等到三級戊等,并且明確了一級乙等至三級戊等對應傷殘等級一至十級。它是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衛生行政部門對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進行判定以及事故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時的主要依據。
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對醫療鑒定不服的解決辦法的解決辦法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進行再次鑒定。更多這方面的知識,你可以上我們律聊網進行相關了解。
醫療事故鑒定應當注意哪些問題醫療事故鑒定含義醫療事故鑒定,是指由醫學會組織有關臨床醫學專家和法醫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運用醫學、法醫學等科學知識和技術,對涉及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有關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結論的活動。醫療事故鑒...
可以作為申請醫療損害鑒定的事項有哪些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可以作為申請醫療損害鑒定的事項包括實施診療行為有無過錯、診療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以及原因力大小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
醫療事故解決辦法有哪些,哪種最好醫療事故發生后患者可以選擇以下幾種途徑解決:一是協商。醫患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簽訂協議書,可以辦理公證或律師見證,并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二是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當事人應當提出書面申...
1.有哪些醫療相關的法律法規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2001 法規: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省級以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8.11.10 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
生活中常出現很多醫療事故的糾紛,這就牽涉到了醫療事故的鑒定問題。醫療事故鑒定由什么機構負責?鑒定的機構有哪些?想必這是很多發生醫療事故的人想知道的問題,這里小編將為大家整理出資料,希望大家仔細閱讀解決你的困惑。一、醫療事故鑒定由什么機構負責...
辦理醫療事故鑒定注意事項有哪些第一、注意提起醫療事故鑒定的時效性《條例》規定,患方應自知道和應當知道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一年內提出(《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否則,將喪失權利。第二、及時提交有關鑒定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材料根據《醫...
1.衛生法律法規有哪些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包括:1.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2.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藥品管理法、中醫藥條例等。3.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4.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
導讀:醫生和患者的關系,本是應該和睦相處的,因為醫生的職責就是為病人看病,而患者的職責就是應該聽取醫生建議,讓自己的身體恢復健康。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導致了醫患關系逐漸緊張,此類糾紛往往會因為當事人的法律知識不足而導致事故得不到...
處理醫療糾紛有三大途徑:協商、行政處理、訴訟。無論采取哪種方式解決糾紛,醫患雙方都需要根據法律規定準備相應的證據。患方要及時要求復印甚至封存病歷資料,封存引起爭議的藥品等實物,保留有關就診的單據等以防個別醫療機構篡改病歷、推卸責任;醫療機構...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時效時兩年。法律依據如下: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