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對工傷賠償后能否向直接侵權人追償
雇主對雇員的人身安全負有保護責任,雇員在為其工作中受傷,雇主應按照《民法通則》及相關法律法規有關人身損害賠償的規定承擔民事賠償責,雇員對雇傭關系以外的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第三人即侵權人享有賠償請求權,雇主在代位清償后即享有追償權。勞動關系中的用人單位一方應當為勞動者交納工傷保險金,發生工傷后,勞動者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又可向直接侵權人主張人身損害賠償。即勞動者可同時享有工傷保險待遇和民事賠償請求權。
《工傷保險條例》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按照規定為勞動者交納工傷保險,勞動者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26年3月28日15時,某駕駛**土公司的大型貨車,沿東營市東五路由南向北行駛至黃河路路口時,與沿黃河路由東向西行駛至此邵某駕駛的**土公司的輕型貨車相撞,致使正在公路旁施工的某受傷、某當場死亡,兩車司機某和某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傷,路沿石、樹木等財產損失價值為289元,某經住院治療造成損失6884元。該事故經東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一大隊認定,某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某負事故的要責任,某、某對該事故不負責任。某是被告**土公司的職工,其行為是職務行為。某是被告**土公司的職工,其行為是職務行為。朱某是原告的職工,其行為是職務行為。
原告**公司訴稱,被告**土公司的職工某駕駛被告公司的貨車與被告**土公司職工某駕駛的**土公司的貨車相撞,發生交通事故,將原告正在施工的綠化帶處的樹木、路沿石等損壞,并導致當時正在作業的原告公司勞務工某受傷。經鑒定,原告財產損失為289元,某經住院治療造成損失6884元。交警部門認定孟某對該事故負主要責任、某對該事故負要責任。某和某的侵權行為均是在執行職務行為過程中發生的,故兩被告應當對原告的損失及某受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被告**土公司辯稱,某應當自己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某作為原告單位的職工在工作中受傷屬于工傷,原告單位沒有為其支付有關勞動保險費用的義務,原先也沒有追償權。
被告**土公司辯稱,某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是與其人身有直接關系的,根據法律規定,這部分費用應由某本人主張,原告無權主張。事故發生后,**土公司的車輛并沒有損害原告的樹木、路沿石等,故**土公司不應承擔原告財產損失的賠償責任。
經審理查明,26年3月28日15時,某駕駛**土公司的大型貨車,沿東營市東五路由南向北行駛至黃河路路口時,與沿黃河路由東向西行駛至此某駕駛的**土公司的輕型貨車相撞,致使正在公路旁施工的某受傷、某當場死亡,兩車司機某和某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傷,路沿石、樹木等財產損失價值為289元,某經住院治療造成損失6884元。該事故經東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一大隊認定,某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某負事故的要責任,某、某對該事故不負責任。某是被告**土公司的職工,其行為是職務行為。某是被告**土公司的職工,其行為是職務行為。某是原告的職工,其行為是職務行為。
東營區法院經審理認為,某、某在履行職務行為過程中產生的賠償責任應當由其所在公司承擔,本案兩被告對事故均負有責任,因此兩被告應根據事故的主責任對原告承擔賠償責任。
關于某的人身損害賠償問題,某在執行職務過程中造成的傷害系工傷,應按《工傷保險條例》處理。因為原告系依法應當參加社會統籌的單位,其應當為某辦理工傷保險。原告未給朱某辦理工傷保險,導致某無法行使工傷保險待遇權利,因此,原告賠償某的相關損失,符合法律規定。某在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同時,仍享有要求被告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權利。原告基于賠償某的損失而行使追償權,沒有法律依據。判決被告**土公司、被告**土公司各賠償原告財產損失223元、867元,共計289元;駁回原告的其它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后,原告和兩被告均未提出上訴。
本案關鍵問題是,企業對職工工傷賠償后能否向直接侵權人追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因為原告是屬于應當依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的企業,故原告雖對朱某進行了賠償,但不能行使上述雇主的追償權,即雇主對雇員承擔責任后,有權向侵權人追償,不適用于原告。
綜上所述,小編整理有關工傷賠償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工傷賠償后并不享有追償權。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更多問題,律聊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前言】在建筑工程施工領域,因管理不規范及建筑市場的現狀,存在大量違法分包的情形,而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二百六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項...
一、工傷賠付后能否再進行侵權賠償當然可以了,工傷賠償與侵權賠償本就屬于不同的法律關系。當事人被他人侵權,既符合工傷,又符合侵權的,可以同時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申請工傷認定獲得工傷待遇賠償,又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要求侵權人賠償人身損失。《第...
一、工傷賠償中能否追究侵權責任當然可以了,工傷賠償與侵權賠償本就屬于不同的法律關系。當事人被他人侵權,既符合工傷,又符合侵權的,可以同時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申請工傷認定獲得工傷待遇賠償,又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要求侵權人賠償人身損失。《第八...
胡圣華自2016年3月8日進入仁豐公司,未繳納社會保險。 2016年7月31日胡圣華駕駛電動自行車在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經交警部門認定胡圣華在交通事故中無責任。胡圣華受傷后住院23天。2017年1月...
工傷賠償糾紛是企業用工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用工矛盾,《工傷保險條例》雖然規定了多種工傷的情形,但是對于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引起工傷的認定仍爭議最多。同時,對于因第三人侵權引起的工傷案件的賠償較之去年也發生了變化,故有必要將此問題進行梳理。...
因交通事故而導致的工傷,在通過保險賠償后受害方是否還能享有工傷保險的待遇?享有待遇的計算方法是不是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所進行的?下面,瑞律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交通事故中的工傷保險賠償一、交通事故造成的工傷賠償概述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工傷保險賠償,是...
農民工上班期間受傷,賠償找誰要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適用于工傷保險待遇的情形限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所謂用人單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
一、在工傷保險中已報銷的醫療費能再要求侵權人負擔嗎 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因為工傷受到的傷害,不屬于社保項目的賠償,可以向單位主張。 二、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規定,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
1.我國有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法律法規有哪些 1. 關于突發性事件、應急管理的相關規定散見于各類法律以及行政法規之中。現按大類梳理一二。2. 安全保護類: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關于原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關于預...
工傷一般怎么賠償 工傷一般怎么賠償,可以參考工傷保險條例。職工在上下班途中被車撞傷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般情況下參照司法解釋五,傷殘等級是一級及以上才按照12個月工資標準進行賠償。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不需要進行鑒定,公司可以提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