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此規定籠統的說明了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算有效證據,目前并沒有法律法規說明具體哪些算作無效證據,由審判的人民法院自行商量是否采納,如對結果不服可要求復議
行政訴訟證據來源:
行政訴訟證據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被告舉證;二是原告舉證;三是人民法院依職權收集和保全證據。由于被告行政機關負擔舉證責任,因此行政機關舉證是行政訴訟證據的主要來源。
1.被告舉證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舉證的事項包括:
1)提供當事人行為違法的事實根據和法律根據;
2)提供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具有充分事實根據的證據;
3)提供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符合法定程序和要件的證據;
4)提供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規范性文件依據等。被告行政機關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交答辯狀,并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的證據、依據;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的,應當認定該具體行被行為沒有證據、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33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這一規定意味著被告在訴訟過程中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的證據,以及被告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后至原告起訴人民法院受理之前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的證據,無論該證據是否合法、客觀,人民法院均不承認其證據效力。同時,這一規定也暗含著被告可以經法院準許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非實質性證據:
1)被告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已經收集證據,但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的;
2)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訴訟過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實施行政行為過程中沒有提出的反駁理由或者證據的。
2.原告舉證
在行政訴訟中,原告對下列事項承擔舉證責任:
1)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但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起訴期限的除外;
2)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
3)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因受被訴行為侵害而造成損失的事實;
4)其他應當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的事項。在被告行政機關履行了法定的舉證責任以后,原告在訴訟中為了能夠更有力地保護的合法權益,需要對被告提供的證據進行質證,因而在質證時,就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供反證。
3.人民法院依職權收集和保全證據
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如果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不足,人民法院有權要求補充證據。人民法院只在特殊情況下,依職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需要由人民法院收集和調查的證據,主要有兩類:一是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供了證據線索,但無法自行收集而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二是當事人應當提供而無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過程中,有收集證據的權力而無收集證據的義務。
證據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證據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采取制作筆錄、繪圖、拍照、錄音、錄像、提取并保管有關證據等措施使證據價值保存下列的一種訴訟行為。以下兩種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對證據進行保全:
1)證據有可能滅失。如證人患重病命在旦夕,可用作證據的物品將要或者正在腐爛、變質等。
2)證據以后難以取得。如證人即將出國、當事人有隱匿、轉移有關證據的跡象等。
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或者當事人申請對證據進行保全。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可以在起訴時或者起訴后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人民法院決定。申請書中應寫明證據的內容,申請保全的理由以及保全對象的證明作用和處所等。人民法院認為申請符合條件時,有作出采取證據保全措施的裁定。裁定中應寫明保全說明證據,保全的時間、地點、方法。如果人民法院認為申請不符合條件,應作出不予保全的裁定,并應在裁定中說明理由。另一方當事人對人民法院采取證據保全措施的裁定不服,以及保全申請人不服人民法院不予保全的裁定,均可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行政訴訟證據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被告舉證;二是原告舉證;三是人民法院依職權收集和保全證據。由于被告行政機關負擔舉證責任,因此行政機關舉證是行政訴訟證據的主要來源。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聊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怎樣進行法律訴訟 怎樣進行法律訴訟。很多同志在此關心問題,上一篇文章,有關實習律師在訴訟過程中,如何獲得法院判決的,請參考訴訟程序法律規定。訴訟現在基本等同于仲裁,他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處于優勢地位,建議聘請律師提供法律咨詢。 ...
實質審查的生效到授權多長時間 實質審查的生效到授權多長時間,是案件的實質性內容確定了,以及案件的提起方的訴求確定了之后,我們才能評估,然后形成判決,法院做評估。你理解的分發案件也是實質審查的一部分內容,公訴方也要審查查明案件的案由...
立案證據不足時應當解除強制措施,可以無罪釋放。 在偵查過程中,因證據不足,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法律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
鑒定結論是訴訟證據的一種,遵循一般證據的證據規則,但又具有特殊性,是能夠在庭上提供證明的。但若是鑒定結論沒有證據效力就無法作為證據使用。那么鑒定結論的證據效力是怎樣的?今天,瑞律就來和大家談談。 一、什么是鑒定結論的證據? 鑒定結論是訴...
徐某與曾某達成協議,借曾某之名在北京市朝陽區購得房產一套。后因曾某名下房產被中集哈深公司申請強制執行、查封,徐某向法院提出案外人執行異議被法院駁回,徐某即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終止執行、解除對案涉房屋查封。 ...
雖然對方沒有送達解除合同的通知,但可以到法院要求解除合同。法院是否判決解除合同,要看雙方的證據。承租人逾期支付租金,出租人是否有權解除租賃合同的案例根據敘述的情況分析,本案中,出租人和承租人不僅建立了租賃合同的法律關系,還形成了加工承攬合同...
近日,消費者王女士花費千元從某知名購物網站購得4雙駱駝鞋子,但是等了很多天,收到的鞋子竟然大小不一,鞋底鞋面等瑕疵很多,在要求退鞋退款中遭遇了許多阻力。與消費者王女士一樣,本報近日在受理投訴的過程中(投訴電話:010-88315433)陸續...
反壟斷申報者具有怎樣的舉證責任根據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誰主張,誰舉證。反壟斷民事訴訟證明責任分配的法律依據存在很大的差異。根據案件的類型不同,規定了壟斷協議案件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舉證責任等相關問題。這里在反壟斷法的依據就是第50條,經...
1、陰陽合同常見于二手房買賣中,將購置價格寫低,實際購房價較高,以求避稅。比如一套房子,80m2 200萬成交,但如果按成交額報國土局,就要多繳稅,為了避稅,會少報面積少報成交額,比如報成78m2150萬成交,將這個合同交給國土局。交給國土...
為了讓廣大民眾更清晰更準確地讀懂物權法司法,最高法院頒布了物權法司法解釋(一),針對每一天法規都有相應的解釋。詳細地讀透讀明白物權法司法解釋(一),不僅可以理解物權法,更能作為物權法條文的分析工具。下面來看看物權法司法解釋一解析是怎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