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后成立并生效,符合約定解除條件或法定解除條件的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合法有效的合同解除權屬于形成權,即合同一方的單方通知就能解除合同,并不需要對方的同意。本文分析合同解除中的法律陷阱。
▌一、違約方以"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為由,主張解除合同獲支持
裁判要旨:
一、當違約情況發生時,繼續履行是令違約方承擔責任的首選方式。法律之所以這樣規定,是由于繼續履行比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或者支付違約金,更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但是,當繼續履行也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時,就不應再將其作為判令違約方承擔責任的方式。
二、有違約行為的一方當事人請求解除合同,沒有違約行為的另一方當事人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當違約方繼續履行所需的財力、物力超過合同雙方基于合同履行所能獲得的利益,合同已不具備繼續履行的條件時,為平衡雙方當事人利益,可以允許違約方解除合同,但必須由違約方向對方承擔賠償責任,以保證對方當事人的現實既得利益不因合同解除而減少。
案件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 XY公司訴馮某商鋪買賣合同糾紛案
▌二、合同通知解除,必須符合法定或約定解除條件
裁判要旨:當事人一方解除合同的理由,不符合雙方合同關于解約條件的約定,亦不屬于《合同法》第94條可行使法定解除權的情形,其通知解除的行為,不發生解除合同的效力。
案件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13)民一終字第18號
▌三、因對方違約解除合同后,有權要求賠償損失,賠償損失的范圍可包括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
裁判要旨:合同解除后,應根據合同解除的具體原因確定雙方承擔的責任。若合同是因一方違約解除,守約方除可根據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請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外,還可根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和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請求違約方賠償損失。若守約方已經履行完畢主要合同義務的,損失賠償的范圍應當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
案件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裁判案號:(2015)民提字第162號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分公司與紅河東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云南晟邦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案
▌四、一方在發出解除合同通知時實際并無解除權,另一方未在約定或法定的期間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提出異議,不發生合同解除的效果
裁判要旨: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后才提出異議并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根據上述規定,氣體廠公司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六條規定通知潤力公司解除合同的,必須具備合同法第九十三條或者第九十四條規定的條件。
案件來源:廣州市潤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廣州氣體廠有限公司、廣州廣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申訴、申請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3375號
▌五、對方違約后,守約方繼續接受違約方履行行為的,解除權消滅
裁判要旨:在提起訴訟前,合同當事人在享有合同解除權的情況下,未行使合同解除權,并接受了違約方逾期支付的價款而未提出異議,表明其已接受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的事實,在訴訟過程中再行使合同解除權免除合同義務的,有違誠信原則,解除無效。
案件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四川京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簡陽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投資有限公司等及成都星展置業顧問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3)民二終字第54號
▌六、雙方均存在違約情況下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享有合同解除權
裁判要旨:在雙務合同中,雙方均存在違約的情況下,應根據合同義務分配情況、合同履行程度以及各方違約程度大小等綜合因素,判斷合同當事人是否享有解除權。
案件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12)民一終字第126號
▌七、當事人因對合同履行情況發生爭議,在訴訟中行使合同解除權的行為不能產生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裁判要旨:合同當事人因合同履行情況發生爭議,起訴到人民法院后,對于該合同的效力及履行情況,應當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認定。主張合同已解除的一方在訴訟期間發出解除合同通知的行為,并不能改變訴訟前已經確定的合同效力及履行狀態。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行使合同解除權,以對抗合同相對方要求其繼續履行合同的訴訟請求,有違誠信原則,且與人民法院行使的審判權相沖突,故其在訴訟程序中實施的該行為不能產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案件來源:四川京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簡陽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投資有限公司等及成都星展置業顧問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二終字第54號
▌八、當違約方繼續履約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時,可以允許違約方解除合同,用賠償損失來代替繼續履行
裁判要旨:根據《合同法》第110條的規定,有違約行為的一方當事人請求解除合同,沒有違約行為的另一方當事人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當違約方繼續履約所需的財力、物力超過合同雙方基于合同履行所能獲得的利益,合同已不具備繼續履行的條件時,為衡平雙方當事人利益,可以允許違約方解除合同,但必須由違約方向對方承擔賠償責任,以保證對方當事人的現實既得利益不因合同解除而減少。
案件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6年第6期(總第1 6期),新字公司訴馮玉梅商鋪買賣合同糾紛案(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民事判決書)
▌九、違約方已履行了絕大部分合同義務,守約方不得依約解除合同
裁判要旨:最高人民法院認為,盡管合同的約定解除權優于法定解除,但不得濫用,更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本案中,銀座公司雖逾期支付土地轉讓款構成違約,但其支付的土地轉讓款已達合同總額的98.1%,已履行了絕大部分合同義務,因履行瑕疵解除合同,不利于維護合同的穩定性和交易安全。京順公司雖主張解除合同,但并未依法向銀座公司履行通知義務,不產生解除合同的效力。銀座公司已將其興建的藍岸麗舍別墅區出售給諸多第三人,解除合同將會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客觀上已不具備解除的條件。故對京順公司關于解除合同的主張,不予支持。
案件來源:《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2011年第2輯(總第46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北京京順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銀座合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川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
綜上,合同解除權必須依法行使才能達到預設目的。
1.勞動者被績效考評為末等,用人單位不能因此認定不能勝任工作而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中興通訊(杭州)有限責任公司訴王鵬勞動合同糾紛案本案要旨: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等級考核中居于末位等次,不等同于不能勝任工作,不符合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用人...
近十多年來,房價成為影響民生和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因素。在房地產市場飛速發展的時代,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法律糾紛的發生,而關于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糾紛,一直以來都是房地產訴訟的熱點和難點。本文搜集整理了涉及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大量采集、分析案件的...
裁判要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解除后,質保金應退還承包人,無需等到合同約定的保修期屆滿,質量保修期內如發現工程存在質量問題發包人仍可向承包人主張維修。案例案號(2017)最高法民終936號各方當事人原告(承包人,被上訴人):河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
來源:走進民法典1.第三人致業主財產損害,但物業服務企業未盡到專業管理人的謹慎注意義務的,應在其能夠預見和防范的范圍內承擔相應補充責任【趙淑華與沈陽皇朝萬鑫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沈陽中一萬鑫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
1.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以及保險條款釋義中缺少對機動車的認定標準時應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的解釋——曹連成、胡桂蘭、曹新建、曹顯忠訴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本案要旨:在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及保險條款釋義中,沒有對機動車的認定...
導讀 房屋買賣雙方就尚未取得房屋產權證書的房屋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該合同不會因標的房屋為無證房屋而無效,但因為不能取得房產證導致買方不能按約定時間辦理貸款手續的,賣方應承擔違約責任。裁判要旨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
融資租賃作為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服務為一體的新型金融模式,有效促進了市場資金與產業之間的互動融通,并已成為我國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的重要構成力量。伴隨著行業快速發展的步伐,融資租賃交易市場上的法律風險也日益觸發,與融資租賃相關的糾紛亦層出...
導讀:合同糾紛中違約金過高的認定標準是什么?舉證責任如何分配?對于過高的違約金法院如何調整?本期小編從合同糾紛的這一常見熱點問題出發,結合新一期《人民司法·案例》中的相關案例,梳理法律法規、案例、觀點,供讀者閱讀了解這一知識點。一、法律依據...
經濟補償金是指——法律規定的,當勞動合同由于勞動者行為過錯以外的其他原因而解除或終止時,由用人單位一次性地支付給勞動者的一筆金錢。司法實踐中,并不是所有的勞動合同的解除或者終止都適用經濟補償金,本文以勞動合同糾紛中不適用經濟補償金的情形為基...
最高人民法院 代物清償不能達到消滅債務目的時,債權人仍有權要求債務人支付欠款及利息 作者|唐青林 李舒 郭麗娜(北京精英律師團隊) 來源|公眾號民商事裁判規則 閱讀提示 2017年最高法院發布的第15批指導性案例之案例72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