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體不同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是對侵害環境的民事主體提起訴訟,而環境行政訴訟是在環境保護方面疏于職守的行政機關提起的訴訟。 2、具體規定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法律上沒有規定,環境行政訴訟是有具體規定的。由于訴訟主體的不同,導致的訴訟方式、救濟方式、訴訟費用等都有差別。 擴展資料 不論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還是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行政機關是否履行職能成為環境公共利益救濟的核心。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是公益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如果行政機關怠于對應當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案件行使訴權,檢察院可以針對行......
規定如下: 1、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提起公益訴訟,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有明確的被告; (二)有具體的訴訟請求; (三)有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初步證據;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污染海洋環境提起的公益訴訟,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
一、國家機關原告資格的認定 民事訴訟法將具有原告資格的國家機關限定為法律規定的機關,而環境保護法對此則未予規定。 1.關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是否具備原告資格問題。 民事訴訟法已明確規定只有在法律授權的情況下國家機關才有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而環境保護法也未賦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原告資格,因此,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缺少法律依據。 2.關于檢察機關是否具備原告資格問題。 檢察機關既具有國家公訴的職權,又是法律監督機關。目前,國家已經授權檢察機關可以提起公益訴訟,并已經開始實踐。 3.關于支......
1.公益訴訟法律規定 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 1、市(分、州)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
一、國家機關原告資格的認定 民事訴訟法將具有原告資格的國家機關限定為法律規定的機關,而環境保護法對此則未予規定。 1.關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是否具備原告資格問題。 民事訴訟法已明確規定只有在法律授權的情況下國家機關才有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而環...
北京7月2日電(記者高-鑫)最高人民檢察院今日對外發布《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改革試點方案》)。依據該方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免繳訴訟費。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案件中,被告沒有反訴權。 公益訴訟是指對損害國家...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導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海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已于2021年12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58次會議、2022年3月16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九十...
公益訴訟中受到限制適用的民事訴訟基本原則有: 一、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二、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三、法院調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則 四、辯論原則 五、處分原則 ...
一、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需滿足的基本條件是什么社會組織向法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需滿足的基本條件包括:1、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2、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5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檢察公益...
【典型案例1】法院先受理綠發會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后中止審理受理山東省環境保護廳針對同一事由提起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 【典型案例2】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展中心訴重慶藏金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重慶首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態(環...
訴訟制度的創新安排 訴前程序發揮監督作用諸多瓶頸亟待破題 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取得了良好開端,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短板和瓶頸。霍敏說,公益訴訟制度雖已建立,但配套制度措施仍不完善。調查取證缺乏剛性保障手段,調查核實意識不到位、調查核實缺乏有效...
1.公益訴訟法律規定 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 1、市(分、州)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
一、環境公益訴訟制度規定有什么環境公益訴訟的規定有如果有當事人進行污染環境,那么可以向法院提出公益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第五十五條公益訴訟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