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在價值法認為,應以贈與日股價與行權價的差額確認股票期權,其隱含之意是確認期權價值時只有當行權價低于贈與日的股價時,經理人擁有的股票期權才有內在價值,并確認報酬成本。這樣,如果公司發行股票期權時行權價等于或高于贈與日的股價,就可以確認股票報酬的零成本,這是這種方法的一大缺陷。因為按此推理,只要公司發行的股票期權的行權價等于或高于股價,那就表明這一股票期權沒有價值。這是不符合股票期權內在涵義的。因為股票期權表現為一種權利,能夠讓持有期權的經理人在未來以一特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如果經理人行權,那這種權利肯定就有價值,即使經理人最后沒有行權,也只是表明經理人放棄了一項價值為負的權利。這種選擇權是實實在在的,擁有這一權利與沒有擁有這一權利肯定不一樣。雖然它規定在以后的會計期間要根據股價對期權價值進行調整,但不能掩蓋剛開始時的不公允,并有信息披露不及時的懷疑。這一方法的另一缺點就是,由于每一會計期末要對期權價值進行調整,造成會計處理的程序比較繁瑣。
這種處理方法產生的經濟后果,能對各個信息使用人產生不同的后果。對于公司內部人,由于其有能力知曉股票期權的實質,對其決策不會有很大的影響。由于它能夠最大化利潤,這樣就能維護企業本身與經理人員的利益。而對公司外部人,他們可能不知曉或沒有能力解讀其實質,不知道股票期權的價值具體為何,不了解零成本的期權對企業的未來發展能起到什么作用,而誤導其決策行為。只有在以后的會計期間根據股價對期權價值進行調整,才會逐漸顯露出其價值,造成信息披露不及時,這有悖于會計處理要及時反映經濟內容的原則,也侵犯了外部人能夠及時獲取信息的權益。對于整個市場來說,這種方法也是有失會計信息充分、真實、及時、有效的原則,不能夠滿足各經濟主體決策的需要。
公允價值法利用期權定價模型如布萊克——斯克爾斯模型對期權進行定價,以此作為計量股票期權的基礎。采用這種方法,克服了內在價值法的缺陷,能夠公允地反映股票期權的經濟本質。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為操縱的可能,保證各利益主體獲得公允信息。在開始時就確認期權價值,符合會計處理的及時性原則。這些,對企業的外部人是明顯有利的。
然而,它對企業內部人卻是長處小于短處。很多反對這一方法的公司認為,那些大量使用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公司,尤其是新成立的高科技公司,如果采用這種方法,財務報表就會出現大額費用,會計利潤就會減少,而實際上公司業績要比利潤表反映的好,這樣會引起報表使用者的誤解,動搖投資者的信心,造成公司股價下跌,這樣,雖然公司經理人實際上應該為企業業績變好而獲得報酬,卻因為股價下跌無法行使期權購買股票獲得應有的收益,將不利于公司留住關鍵人才,從而違背了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初衷。
采用利潤分配方法,它可以采用公允價值法對股票期權進行計價,在初始會計確認日按照計量出來的公允價值計入未分配利潤賬戶和經理人股票期權賬戶。這樣,就可以體現公允價值法的優點并消除內在價值法的缺陷。表現為,對于企業的外部人而言,能夠給其以充分、及時、公平的信息,讓其知道股票期權的真正價值,及對企業可能造成的影響,便于其決策,提高其決策效率;能夠消除內部人相對與他們的信息優勢,保證他們能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下進行競爭。
而對于內部人而言,由于現在期權不再影響凈利潤,則公允價值法的缺陷消失,并能達到采用內在價值法的結果。這時,由于無論確認多少期權價值,公司的凈利潤都是最大的,可以為公司及經理人員所
接受。公司可以放心地以期權作為激勵經理人員努力工作的手段,提高其經營業績。經理人員可以在行權時獲得足夠的利益,而不會承受由于會計原因造成的股價低迷、無法行權的后果。
(一)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隨著股票期權應用的日益廣泛,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于2004年2月正式發布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2號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以下簡稱IFRS2),并從2005年1月1日起生效。IFRS2對經理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是...
1.或有事項處理法 由于經理人股票期權是企業授予經理人的一項選擇權,是否行權取決于到期日股票價格的高低。因此,企業可以將股票期權作為或有事項處理。企業在授予日按行權價確認一項債權,同時確認一項所有者權益預計股本;經理人實際行權以后,將債權...
關鍵詞:股票期權會計處理方法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引進股票期權計劃,并開始向公司內部的高層經理人以及核心技術人員授予股票期權。經過多年的運作實踐,到2006年末,我國滬、深兩市共有4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權激勵計劃方案,其中有14...
所謂內在價值,是指股票市價超過行權價的差額部分。差額越大,股票期權的內在價值就越高;相反,差額越小,就表示該股票期權的內在價值越低。如果股票市價低于行權價,則認為該項股票期權的內在價值為零。 運用內在價值法對股票期權進行會計處理時,企業會...
美國是世界上股票期權制度最完善的國家,其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主要基于兩個會計準則: 1.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于1972年制定的第25號意見書(簡稱APB25)。APB25采取的是授予日內在價值法。采用這種方法確認股票期權成本,只有在...
一、重新詮釋的意義 自從會計職業界承諾公允地向企業相關利害攸關者提供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會計信息的財務報告以來,就要求企業按照經濟交易實質真實公允地確認?計量經濟事項?但是,當一項經濟業務的交易特征和經濟實質不易確定的時候...
【摘要】股票期權是企業的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隨著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對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也引起了關注,雖然準則規定采用公-允價值法進行計量,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有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給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股票期權;公...
一般來說,會計確認要滿足確認的項目符合相關會計要素的定義,可予以計量,具有相關性與可靠性等標準。從經營者股票期權的可計量情況來看,1995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建議將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與行權股數都確定的日期作為計量日。因為在這...
一、借-殼上市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為了更好的比較不同的會計方法在處理借-殼上市中的結果,我們現以同一案例為例,在改變一些基本的前提后,采用權益結合法、購買法、反向購買法、權益交易法四種不同處理方法,從而直觀的比較結果。 案例:假設A公司為上...
一、股票期權費用化會計處理的爭論 一直以來,股票期權被公司治理專家認為是解決委托代理問題的有效激勵措施。這種激勵機制通過讓高管人員分享剩余收入,協調經營者和所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從而激勵高管人員創造優秀業績。但是,近年來美國多起財務丑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