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內在價值,是指股票市價超過行權價的差額部分。差額越大,股票期權的內在價值就越高;相反,差額越小,就表示該股票期權的內在價值越低。如果股票市價低于行權價,則認為該項股票期權的內在價值為零。
運用內在價值法對股票期權進行會計處理時,企業會計部門首先應根據授予日當天的股票市價與行權價的差額來計算出企業授予股票期權的內在價值。即:股票期權的內在價值=﹙授予日股票市價-行權價﹚×授予數量,并根據計算出的股票期權內在價值來確定企業應向經理人支付的補償報酬成本。企業確認的補償報酬成本應在經理人剩余的固定服務期限內平均攤銷。由于股票價格是不斷波動的,則應在股票期權有效期內的每個會計年度終了時,對股票期權的內在價值重新進行確認,并對相關的補償報酬成本和費用進行調整。行權期滿時,如果經理人行權,企業會計部門應及時確認購股款收入,同時支付普通股;若經理人最終放棄行權,則沖銷授予時確認的相關報酬成本和股票期權;若經理人中途離職,則喪失尚處于行權期的股票期權,企業會計部門應沖銷以前確認的管理費用、股票期權以及尚未攤銷的遞延補償性支出。
(二)或有事項法
企業將股票期權授予經理人后,經理人就擁有了獲得未來收益的權利,而經理人是否行權就取決于未來公司股票的價格。因此,股票期權可以看作是企業授予經理人的一項或有報酬,將股票期權視同或有事項來進行會計處理。進行會計處理時,在股票期權授予日,企業會計部門按執行價格和授予數量確認一項債權,同時確認一項所有者權益,直到經理人行權后,再將債權轉為現金。同時將預計股本轉為股本。若經理人期滿棄權或中途離職,則應沖銷授予時確認的債權和所有者權益。
(三)三時點法
三時點法是將股票期權劃分為三個主要時點進行會計處理。股票期權授予日。企業會計部門在股票期權的授予日確認企業股票的或有交付義務和或有股款收入,并在備查賬中進行記錄;股票期權行權日。在期權行權期,股票價格會不斷變化,當股票價格上漲到經理人期望的價格時,那么經理人就會通過行權來取得收益,由于經理人行權,授予日登記在備查賬中的或有認股款成為企業現實的現金收入,或有股本也成為企業現實支付的股本,兩者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股本溢價;股票期權到期日。如果股票價格低于行權價,經理人放棄行權,那么應在備查賬中沖銷已經確認的或有認股款和或有股本。經理人提前離職導致股票期權喪失的會計處理與經理人放棄行權的會計處理相同。
關鍵詞:股票期權;會計處理;新會計準則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05-0203-02 上世紀90年代引入的股票期權在我國資本市場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06年,我國政府對股票期權政策...
股票期權產生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到90年代,股票期權已經在美國與西方其他國家得到快速發展。現在,股票期權的實施已成為我國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的熱點問題,因此,對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也就擺在了會計工作的議事日程。本文就中外股票期權的會計處...
目前,股票期權的實施已成為我國國有企業改制中的熱點問題,我國上市公司實行股票期權計劃也面臨著如何確定股票期權會計標準這一難題。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制定合理的股票期權會計標準。 是我國實施股票期權激勵制度的重要步驟。當今世界各國中,美國的股...
一、重新詮釋的意義 自從會計職業界承諾公允地向企業相關利害攸關者提供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會計信息的財務報告以來,就要求企業按照經濟交易實質真實公允地確認?計量經濟事項?但是,當一項經濟業務的交易特征和經濟實質不易確定的時候...
【摘要】股票期權是企業的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隨著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對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也引起了關注,雖然準則規定采用公-允價值法進行計量,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有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給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股票期權;公...
早在1999年以前,我國證券市場已經有了若干起回購案例,如1992年小豫園并入大豫園,1994年陸家嘴協議回購國有股后增發B股,1996年**國貿回購減資案等等,但直到1999年云*化和**股份部分國有股的成功回購,國有股回購才引起市場的廣...
一、股票回購的國際比較 (一)與股票回購相關法律法規的比較 1.我國與股票回購相關的法律規定。我國《股份公司規范意見》規定,公司非因減少資本等特殊情況,不得收購本公司股票,亦不得庫存本公司已發行的股票。《公司法》規定,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的...
內在價值法認為,應以贈與日股價與行權價的差額確認股票期權,其隱含之意是確認期權價值時只有當行權價低于贈與日的股價時,經理人擁有的股票期權才有內在價值,并確認報酬成本。這樣,如果公司發行股票期權時行權價等于或高于贈與日的股價,就可以確認股票報...
一、股票期權費用化會計處理的爭論 一直以來,股票期權被公司治理專家認為是解決委托代理問題的有效激勵措施。這種激勵機制通過讓高管人員分享剩余收入,協調經營者和所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從而激勵高管人員創造優秀業績。但是,近年來美國多起財務丑聞的...
1.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城市合作銀行會計制度。物業管理企業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