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判要旨】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雖就地上物的拆除達成合意,但未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支付期限等合同必要之點協商一致的,雙方的合同主要義務不能確定,所簽訂的協議書不能認定為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當事人就補償安置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基本案情】
經某市政府批準,征用涉案土地用于建設風景區。某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甲方)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乙方)簽訂《土地一級開發委托協議》,約定某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委托該公司具體實施涉案土地一級開發項目的土地一級開發工作,負責具體完成該項目一級開發前期手續、土地補償及人員安置工作、拆遷安置補償工作等。2010年7月21日,某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甲方)、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乙方)、某拆遷公司(丙方)、某鎮人民政府(鑒證方)共同簽訂《協議書》,約定:甲方同意乙方和丙方對其地上物先進行拆除,項目涉及甲方的地上物拆遷情況,甲方配合乙方和丙方完成地上物的統計工作。相關補償事宜,甲、乙、丙三方同意在此協議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政策及相關補償辦法,依據對甲方所有資產的評估,另行協商并簽訂補償協議。后各方未另行簽訂補償協議。涉案土地已完成一級開發并由某發展公司競得土地使用權。
某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遂訴請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給付拆遷安置補償款暫計14767.49萬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標準支付自2013年2月4日起至實際支付安置補償款之日止的利息。
【法院裁判】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本案涉及拆遷安置補償問題,首先應當審查是否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圍。本案《協議書》并未約定拆遷補償的方式、金額、支付時間等內容,其性質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事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就補償安置爭議提起民事訴訟人民法院應否受理問題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中所指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在上述《協議書》簽訂之后,三方未再簽訂具有實質拆遷補償內容的協議書,未就拆遷補償款項和支付方式等達成一致意見。根據批復的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就補償安置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故裁定駁回某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起訴。
某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不服,提起上訴,請求指令一審法院對本案進行實體審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法理評析】
1.批復所確定的裁判規則應當繼續適用。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復全文如下:“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浙高法[2004]175號《關于雙方未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當事人就補償安置爭議向法院起訴,法院能否以民事案件受理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就補償安置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當事人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向有關部門申請裁決。”我們認為,盡管《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于2011年1月21日被《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廢止,但批復的核心要旨仍應當繼續適用。從文義解釋的角度看,批復的內容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半部分為裁判規則指引,即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補償安置爭議不屬于人民法院的民事訴訟受案范圍;后半部分為告知規則指引,即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同時告知當事人向有關部門申請裁決,后半部分并不構成前半部分的效力前提和邏輯基礎。
該批復所確定的裁判規則是明確和清晰的,其隱含的意旨是需遵循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的嚴格界分,即在房屋征收安置過程中,被征收人與房屋征收部門之間并不屬于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而是屬于行政法律關系。在這一點上,《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立場是一以貫之的。前者第十六條明確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后者第二十六條規定,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兩條例均明確規定了達不成補償協議的,應通過行政裁決或行政補償決定的方式解決,而不屬于民事案件的范疇。批復所明確的裁判規則與兩條例是一致的,因此,盡管《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已被廢止,但批復所確定的裁判規則仍需適用。
【法理評析】
2.當事人之間的協議書不能認定為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從權利義務的角度來觀察,補償協議是被拆遷人將其合法所有或占有的房屋和土地交由拆遷人處分,拆遷人依照規定給予相應補償的協議。被拆遷人的主要合同義務是在約定期限內將符合要求的土地和房屋交付給拆遷人,而拆遷人的主要合同義務是依照約定將相應補償及時足額支付給被拆遷人。主要合同義務的確定有賴于雙方就征收對象、補償方式、補償金額、支付期限和搬遷期限等重要事項達成合意;未就重要事項達成合意,且不能通過合同解釋等其他方法進行填補的,雙方的主要合同義務不能確定,雙方之間的協議不能認定為補償協議。
本案中,三方簽訂的協議書僅明確了某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同意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某拆遷公司對其地上物先進行拆除,而對于地上物的范圍和交付拆除的時間,以及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某拆遷公司采取的補償方式、應支付的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等重要事項均未約定,后續也未另行簽訂補償協議,雙方就拆遷安置補償的必要之點未能達成合意,憑此《協議書》無法確定雙方的合同主要義務,因此,該《協議書》不屬于批復中所指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在此情形下,某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補償安置爭議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
本案案號:(2014)京三中民初字11297號;(2017)京民終634號
案例編寫人: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齊曉丹 張榮華
【案例來源】
—— |來源:2018-09-20《人民法院報》,作者: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齊曉丹、張榮華。
摘要國有土地上被征收房屋強拆案件紛繁復雜,事關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民生保障,逐漸成為人民法院行政審判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審理好此類案件,是體現司法為民、服務民生的應有之義,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內容。本文從依法保護被拆遷人合法...
房屋拆遷部門不受理行政裁決申請的情形依據我國相關的規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予受理行政裁決申請的情形包括對拆遷許可證合法性提出行政裁決的、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不是拆遷當事人的等。《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程》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拆遷...
1、法院以原告證據不足而作出的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生效后,當事人以前次訴訟中未提供的證據或超過舉證期限提供而被拒絕質證的證據再次作為原告提起訴訟,法院是否受理? 答:根據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當事人...
【裁判要旨】房屋征收補償協議作為行政協議的一種,其簽訂需要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通常情況下一經簽訂,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除因法定事由依法無效或撤銷,或者出現約定的事由外,雙方當事人均應依約履行協議。一方當事人如認為協議約定存在違法或無效的...
關于這一問題,律師認為有一點是明確的,即征地拆遷屬政府實施的行政行為。此在理論上沒有爭議,在法律上,我們只舉一點予以例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下列行政管...
導讀: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及其適用解釋明確將不服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案件納入了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解決了長期以來法學理論上的爭議。下文對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的行政可訴性相關問題梳理相關法律、案例、專家觀點,供讀者學習參考。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
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動拆遷是必然且頻繁存在的。也因此,實踐中存在著大量謊報、多報拆遷實際面積以獲得更多動遷利益的行為。此種行為是對國家利益的損害。本案繞開表面復雜的法律關系,直擊本質,認定受欺詐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效力無效。生效判決再次明確法...
安置房房屋糾紛可以仲裁解決嗎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約定房屋拆遷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和義務關系的合同。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應當通過司法、仲裁途徑來解決。 如果拆遷當事人之間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
司法實踐中存在的相關問題1.父母贈與未成年人不動產的相關問題(1) 離婚協議中夫妻雙方約定將共同所有的不動產贈與未成年子女,未辦理變更登記前,夫妻一方反悔,主張撤銷贈與合同,法院能否支持?夫妻在離婚協議中約定贈與未成年子女不動產基于多種考慮...
目錄一、趙某某訴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政府不履行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案二、王某某、陳某某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街道辦事處變更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案三、王某訴安徽省懷寧縣國土資源局土地管理行政出讓案四、鳳岡縣某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訴貴州省鳳岡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