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犯罪對象錯誤是否影響犯罪構成
1、?如果犯罪對象認識錯誤屬于同一客體中對具體對象的認識錯誤,系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的事實認識錯誤,并不影響到犯罪構成本身。
2、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所認識的事實與現實所發生的事實雖然不一致,但沒有超出同一犯罪構成的范圍,即行為人只是在某一犯罪構成的范圍內發生了對事實的認識錯誤,因而也被稱為同一犯罪構成內的錯誤。
3、事實錯誤中的對象錯誤,是指行為人誤把甲對象當作乙對象加以侵害,而甲對象與乙對象體現相同的法益,行為人的認識內容與客觀事實仍然屬于同一犯罪構成的情況。例如:甲本欲電話詐騙乙,但撥錯了號碼,對接聽電話的丙實施了詐騙,騙取丙大量財物。甲的行為屬于對象錯誤,成立詐騙既遂
我們說,對象錯誤,是指行為人誤把甲對象當作乙對象加以侵害,而甲對象與乙對象體現相同的法益,行為人的認識內容與客觀事實仍屬于同一犯罪構成的情況。根據具體符合說和法定符合說,在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的對象錯誤,不影響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甲打錯電話誤將丙當作乙實施了詐騙,并騙取了大量財物,雖然該行為對象錯誤,但是仍然在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應認定為詐騙罪既遂。
在對象錯誤中,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的結論一致:該錯誤不影響犯罪故意的成立,認定為故意犯罪既遂一罪。
同一犯罪構成內不同類型的對象、不同行為方式的認識錯誤,按照具體事實認識錯誤中對象錯誤的原則處理,即這種錯誤不影響犯罪故意的成立,只認定為故意犯罪一罪。
二、犯罪對象錯誤是否影響刑事責任
對象認識錯誤廣義上可以包括客體認識錯誤,為了與客體認識錯誤區分開來,這里的對象認識錯誤是狹義的,僅指對同一客體的不同對象之間的誤解或偏離,又稱目的物認識錯誤,是指“因為實施犯罪的手段錯誤或者主觀認識上的錯誤等其他原因,而對不是原意圖指向對象的對象造成了危害的情況”。一般認為,對于這種對象偏離的刑事責任,有罪的人如同實施了對其希望侵害的人造成損害的犯罪一樣承擔責任。除了被害人身份被法律規定為犯罪情節的情況外,造成對象偏離的錯誤,沒有任何刑法意義,故對刑事責任不發生影響。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在法律分析當中的犯罪對象認識錯誤并不會造成犯罪構成的變化,因為犯罪構成要件本身并沒有對象認識錯誤產生變化,?而如果對這方面的法律問題還是有不清楚的地方的建議可以咨詢律師解答,律聊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一、對象不能犯是未遂還是無罪 對象不能犯未遂不一定是無罪,若是犯罪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可以是無罪。對象不能犯,是指具體的犯罪對象不存在,行為人誤以為存在而實施犯罪行為,因而致使犯罪未得逞,應定為犯罪未遂。 ...
【案情】【評析】 1、行為人借錢的理由與實際用途。在正常的民間借貸中,借款人會告知債權人借款的真實用途,讓債權人知曉借出資金的用途和風險,從而做出決定。而在詐騙案中,犯罪人通常會編造一些虛假的借款用途,使被害人產生其借出資金安全并能及時收回...
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詐騙犯罪,應按照刑法中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進行判斷,符合犯罪構成要件、滿足刑事立案追訴標準的欺騙行為,理應構成詐騙罪。 民事欺詐與詐騙犯罪是實踐中認識分歧較大的一個問題。從表面看,兩者...
1、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
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
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
搶劫罪和故意傷害罪的區別故意傷害罪與搶劫罪的區別主要有四個方面,詳細如下:1、客體方面不同,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而搶劫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和公民的人身權利。2、客觀方面不同,故意傷害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
當地時間1月3日,一個陪審團裁定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創始人伊麗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面臨的11項罪名指控中有四項成立。 此前,該公司曾號稱可以通過采集指尖的數滴血來快速檢測一個人是否患有癌癥...
【案情】2016年10月,阿吉在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路邊以2800元的價格兜售一部蘋果手機。路人于海查驗手機沒有問題,付錢后拿著手機準備離開,阿吉謊稱自己的手機卡仍在該手機里,要取出來。于海信以為真,將手機交給阿吉。阿吉趁于海不注意,用藏在...
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