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1月3日,一個陪審團裁定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創始人伊麗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面臨的11項罪名指控中有四項成立。
此前,該公司曾號稱可以通過采集指尖的數滴血來快速檢測一個人是否患有癌癥、糖尿病等疾病,被認為“掀起了一場疾病診斷的革命”。
據此前報道,霍姆斯的創業故事始于2003年。當時,19歲的她從斯坦福大學輟學并創立Theranos。這家公司后來號稱其研發的Edison檢測設備僅需采集幾滴指尖血,就可以在四小時左右的時間里檢測出包括膽固醇和癌癥在內的200多項指標。2015年10月,《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調查報道揭開了Theranos風光局面下的真實面目,明星公司淪落為血檢騙子。該報道披露,Theranos的血檢結果無法保證準確性,其宣稱的血檢項目大部分是在傳統設備上完成,而非自主開發的Edison設備。
隨后,一連串的監管調查使該公司陷入困境,導致該公司于2018年倒閉,霍姆斯于2020年8月接受審判。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審判主要集中在霍姆斯是否有意欺騙其公司的投資者,檢察官出示了大量的書面證據和29名證人的證詞,這些證人詳細描述了Theranos實驗室的問題,以及該公司對投資者的閃爍其詞。報道指出,這些證據對Theranos的運作方式提供了最詳細的描述,揭示了霍姆斯似乎在多次推廣誤導性信息的情況。
報道指出,霍姆斯欺騙投資者的罪名成立,讓聯邦檢察官在硅谷“最引人注目的刑事欺詐案件之一”中取得了勝利。據悉,除非該裁定在上訴中被推翻,否則霍姆斯將面臨長達20年的監禁。但《華爾街日報》報道也指出,在確定霍姆斯獲刑多少年之前還要經過諸多步驟,宣判也許要等到六個月或更久之后進行。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般詐騙罪
一般詐騙罪與盜竊罪相同,經濟詐騙罪如集資詐騙、貸款詐騙、票據詐騙等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
詐騙公私財物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一)客體要件
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二)客觀要件
詐騙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的,也是欺詐行為。根據本法第300條規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騙取財物的以詐騙罪論處。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識。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根據本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根據有關司法解釋,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2000元為起點。但這并不意味著詐騙未遂的,不構成犯罪。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需要研究的是,行為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財物,但同時支付了相當價值的物品時,是否成立詐騙罪?有人認為詐騙罪所造成的損害是指被害人整體財產的減少,故上述行為不成立詐騙罪;有人認為是被害人個別財產的喪失,故上述行為仍然成立詐騙罪;還有人認為詐騙罪是對信義誠實的侵害,不要求發生財產損害。我們認為,詐騙罪是對個別財產的犯罪,而不是對整體財產的犯罪。(比如:被害人因被欺詐花3萬元人民幣購買3萬元的物品,雖然財產的整體沒有受到損害,但從個別財產來看,如果沒有行為人的欺詐,被害人不會花3萬元購買該物品,花去3萬元便是個別財產的損害。)因此,使用欺詐手段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騙取財物的,即使支付了相當價值的物品,也應認定為詐騙罪。
詐騙罪并不限于騙取有體物,還包括騙取無形物與財產性利益。根據本法第2l0條的有關規定,使用欺騙手段騙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門退稅、抵扣稅款的甚他發票的,成立詐騙罪。
(三)主體要件
本詐騙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詐騙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這四個要件是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有欺詐罪的主要條件,詐騙罪所侵犯的權益客體是他人財物或者公共財物,客觀上對他人實施了欺詐行為,并且主觀上滿足有故意欺騙他人財物的意愿,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則應當被認定為屬于欺詐罪。
三個人聚眾斗毆如何定罪量刑 三個人聚眾斗毆如何定罪量刑【法釋】2015年7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關于辦理十九大期間聚眾斗毆刑事案件的意見》。在此《意見》中明確,聚眾斗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代表:買方行為應視同綁架十年起刑 “‘買方市場’現在肯定還存在,興許他們不像以前那么猖獗,但仍有個別買家,他感覺自己可以蒙混過關,在頂風作案。”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l...
不算詐騙,但你的車有可能被拍賣償還貸款車貸逾期一個月,金融公司認定為貸款詐騙,是怎么回事只要不是惡意就不是屬于金融詐騙,可以找相關的人員咨詢一下。欠車貸金融公司一直聯系不了我會怎樣,是不是構成詐騙罪。欠車貸金融公司一直聯系不上,一般屬于民事...
串通投標罪法律上是如何定罪量刑的? 行為人犯串通投標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那么,什么情況下會被認定為串通投標罪情節嚴重呢?首先,犯罪人串通投標的人數越多,情節越嚴重;其次,投標金額越大,情節越嚴重;再...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指出: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
近年來,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POS機)、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的信用卡套現行為日益增多,已蔓延全國,特別在當前我們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情況下,通過非法中介進行信用卡套...
此類犯罪主要涉及兩個 罪名即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辯護要點總結: 1、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是民事行為,不能混淆經營投資行為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界限。此種情況又可做如下兩種區分: (一) 從民間借貸...
一、故意傷害至死罪如何進行量刑?故意傷害至死罪的量刑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無期徒刑,甚至是死刑,因為雖然說當事人的主觀故意它是一種傷害的故意,并不是殺人的故意,但是已經造成了這樣的一種死亡的嚴重后果,必須嚴懲,這樣的話才能夠符合罪刑法定...
近年來,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POS機)、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的信用卡套現行為日益增多,已蔓延全國,特別在當前我們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情況下,通過非法中介進行信用卡套...
一、故意殺人未遂如何認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故意殺人(未遂)罪,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由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