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初中課本中我們就學習過違法和犯罪的區別,違法指的是一切違反國家的憲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行為,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而犯罪則必須符合我國《刑法》關于犯罪的規定,說白了就是觸犯《刑法》的行為是犯罪最本質的特征,因此它也必須受到刑法處罰。
不同于民事案件中的當事人意愿為主導,雙方可選擇協商解決,刑事案件是國家公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司法權對犯罪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一類案件。一旦公安機關進行立案偵查,那么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查辦,不以被害人的意志為轉移。如此說來刑事案件應該是沒辦法私了的?
但世事無絕對,有兩種特殊類型的刑事案件例外,當事人之間可以選擇“私了”。
第一類是相對于公訴案件存在的自訴案件,公訴案件是由國家公權力機關進行偵查提起起訴的,自訴案件即自訴人提起訴訟的案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條規定,自訴案件包括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目前常見的自訴案件有重婚罪、遺棄罪,侮辱罪、誹謗罪、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等。這類案件通常愛恨情仇交織,因此只有被害人自己提起訴訟,要求主張權益時,法院才會立案審查。所以被害人就有選擇告或者不告的權利,若受害人與對方協商一致,則受害人就可以選擇不告,相應的來說法院也不會立案判決,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達到了私了的目的。
第二類則是尚未定罪的案件,換言之也就是尚未構成刑事犯罪的案件。我們開篇便說到違法不等于犯罪,這里說到的尚未定罪,指的就是雖然已經立案,但受害人可能受傷并不嚴重。若被害人能夠證明該起案件屬于輕微刑事案件,即一般的侵害健康權案件,那么它就屬于違反了法律規定但尚不構成刑事犯罪的行為。這類案件除了取得受害人的諒解,主要還得看公安機關對傷情以及公共利益損傷情況的認定。
2021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修改的決定》(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 此次《民事訴訟法》的修改共新增7個條文...
不同于法律檢索、文書制作、證據組織、出庭技巧等“顯性”訴訟技巧,訴訟策略相對“隱形”,雖然始終貫穿整個訴訟過程,卻很難將其直接作為一個獨立的工作流程。 明確...
蘭州魏興寧律師表示,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魏興寧律師表示,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一、自...
隨著訴訟手段在合同糾紛中的廣泛應用,管轄條款(又稱“爭議解決條款”)逐漸成為合同必備條款。 管轄條款的約定至關重要,一旦合同雙方在履約過程中發生無法或不便“私了&rdq...
自20世紀中葉以來,隨著犯罪數量持續增加、刑事訴訟成本不斷攀升,人們開始對當時的刑事政策進行全面反思,開啟了“世界性的刑法改革運動”。 在此過程中,被害人運動興起,恢復性司法理念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民法典分七編,共1260個條文。 民法典整編了原有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
“精神損害賠償”采用“法定主義”,僅限于法律明文規定的情形。法律并無明文規定的,不得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人民法院受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日益...
平常,尤其是在農村,孩子長大成人之后,往往涉及分家,另立香火的事情,人們通常叫“分家”;父母年邁之后,將財產分給兒女們,有時還開個家庭會,這也叫分家。 但是,這些不完全是法律意義上...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生活呈現多樣化的特征,越來越多的新興事物出現在人們的眼中,逐漸改變了原有的社會客觀存在結構,對原有法律體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沖擊,從而帶來了許多全新的法律規范需求。 面對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