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動合同法》:涉及員工的入職、離職與調動,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
2、《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相當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需要全面了解。
3、《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是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的條例。
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而制定的法律。
5、《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為了規范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而制定的辦法。
6、《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是為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規。
7、《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為規范社會保險稽查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的條例。
一、法律層面的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就業促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保護法、社會保險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二,法規層面的有: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職工帶薪休假條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險條例、工傷保險條例、失業保險條例、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等;三,司法解釋和部門解釋層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法解釋(一)、(二)、(三)、(四),原勞動部關于勞動法若干問題意見等;五,部門規定層面:如原勞動部相關規定和現人社部有關人力資源規定。
以上介紹的只是一部分,你最好到書店查找關于勞動合同或人力資源工具書,要最新的,里邊會很全的。
一、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網絡競賽介紹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部署,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公眾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的掌握水平,舉辦“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網絡競賽”。競賽內容(1)主要包括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隊伍建設、人事制度改革、工資收入分配、勞動關系等方面法律法規。
二、活動時間及參賽對象
活動時間為:2017年9月12日9:00至10月11日17:00,社會公眾和全國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干部職工均可參加。
三、活動方式
(用戶可以通過網絡答題與手機答題兩種活動方式(2)進行參賽,需要注意的是用戶在答題前需要注冊賬號,一般用手機賬號注冊,注冊成功后可進入答題。
1.網絡答題
可登入“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網絡競賽”專題網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方網站、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等)進行網上答題,正式答題之前可在競賽題庫里進行練習,熟悉題目后進行答題頁面;
2.手機答題
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政務微信公眾號(rsbzwwx)、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zuzhirenshibao)、中國勞動保障報微信公眾號(laodongzhimei)等參與競賽活動;
四、網絡知識競賽題庫簡介
此次競賽涉及《勞動法》、《公務員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工傷保險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組織規則》、《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社會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暫行》、《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管理》、《社會保險費征繳監督檢查辦》、《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社會保險稽核辦法》等);
溫馨提示:以上法律法規題目分為單選題、多選題以及判斷題,參賽人員可以免費練習習題;
五、參賽規則
(一)試卷組成
每張試卷30道題,包括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隊伍建設、人事制度改革、工資收入分配、勞動關系等政策法規的知識點,每卷的競賽試題均由電腦系統自動從題庫各模塊中隨機抽取組成;
(二)答卷計分
每套試題滿分為100分。答題完畢提交后,由電腦系統自動評分并顯示成績;
(三)答題時限
電腦系統將設定網上答題時限,每位參賽者有3次機會,每次時間最長不超過30分鐘。如超時未提交試卷,需再次登錄重新開始答題,參賽選手登錄進入答題頁面后電腦將自動開始計時。
本次活動旨在“宣傳人社法律法規,提升人社法治水平”,大家可以通過手機或者電腦參賽,在參賽過程中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增長知識。
引用資料
1. 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網絡競賽.中國知網-賽事星
2. 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網絡競賽正式啟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做HR的,必須要懂法律。
包括有關經濟犯罪的法律,包括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地方政府的規定也算,比如有關最低工資的),包括財務制度和法律,等等。可以說,現在沒有幾個公司是完全干凈的。
大多數行業的利潤如果完全合法就都給國家了。但是要知道自己哪里不干凈。
否則,一旦出了問題,倒霉的就是管理人員。力資源管理。
企業對人力配置規劃使用的部門,分6個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配置,薪資福利,員工關系,培訓和發展,績效管理.管理者圍繞下述3個P所采取的政策與做法:崗位,人員,績效。首先要界定崗位使命,職責,及入職要求等;再以次確保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歸根結底要確保該崗位上的人工作卓有成效,實現崗位使命與關鍵績效。
人力資源規劃內容 (一) 預測未來的組織結構 一個組織或企業經常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對未來組織結構的預測評估應列為第一步。(二) 制定人力供求平衡計劃 該計劃應考慮以下三點: (1) 因業務發展、轉變或技術裝備更新所需增加的人員數量及其層次。
(2) 因員工變動所需補充的人員數量及其層次,這種變化包括退休、辭職、傷殘、調職、解雇等。 (3) 因內部成員升遷而發生的人力結構變化。
(三) 制定人力資源征聘補充計劃 征聘原則包括: (1) 內部提升或向外征聘以何者為先? (2) 外聘選用何種方式? (3) 外聘所選用的人力來源如何?有無困難?如何解決? (4) 如果是內部提升或調動,其方向與層次如何? (四) 制定人員培訓計劃 人員培訓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才,它包括兩方面:對內遴選現有員工,加強對員工進行產品專業知識及工作技能培訓;對外應積極獵取社會上少量的且未來極需的人才,以避免企業中這種人才的缺乏。至于人員的培訓內容,可包括: (五) 人力使用計劃 人力規劃不僅要滿足未來人力的需要,更應該對現有人力做充分的運用。
人力運用涵蓋的范圍很廣,而其關鍵在“人”與“事”的圓滿配合,使事得其人,人盡其才。人力使用包括下面幾項: (1) 職位功能及職位重組; (2) 工作指派及調整; (3) 升職及選調; (4) 職務豐富化; (5) 人力檢查及調節。
人力資源規劃預測方法 一、公司人力規劃的概念 公司人力規劃分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一般來說,長期規劃是10年以上,中期規劃是1-10年,年度計劃即當年計劃。
年度計劃是執行計劃,是中長期規劃的貫徹和落實,中長期規劃對企業人力規劃具有方向指導作用。 二、公司人力規劃的內容 公司人力規劃一般包括崗位職務規劃、人員補充規劃、教育培訓規劃、人力分配規劃等等。
三、公司職工的分類 依據公司編制人力規劃的要求,可以把公司職工劃分為以下六類: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包括基本生產工人和輔助工人、學徒工、服務人員、其他人員。 四、公司職工的需求預測 公司職工的需求預測是根據公司發展的要求,對將來某個時期內公司所需職工的數量和質量進行預測,進而確定人員補充的計劃方案實施教育培訓方案。
職工需求預測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種: 1.經驗估計法:就是利用現有的情報和資料,根據有關人員的經驗,結合本公司的特點,對公司職工需求加以預測。經驗估計法可以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方式。
2.統計預測法:就是運用數理統計形式,依據公司目前和預測期的經濟指標及若干相關因素,作數學計算,得出職工需求量。這類方法中采用最普遍的是比例趨勢法,回歸分析和經濟計量模型比較復雜,用得也不多。
3.工作研究預測法。這種方法就是通過工作研究(包括動作研究和時間研究),來計算完成某項工作或某件產品的工時定額和勞動定額,并考慮到預測期內的變動因素,確定公司的職工需求。
五、公司職工的供給預測 職工供給預測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分析公司目前的職工狀況,如公司職工的部門分布、技術知識水平、工種、年齡構成等,了解公司職工的現狀。 (2)分析目前公司職工流動的情況及其原因,預測將來職工流動的態勢,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流動,或及時給予替補。
(3)掌握公司職工提拔和內部調動的情況,保證工作和職務的連續性。 (4)分析工作條件(如作息制度、輪班制度等)的改變和出勤率的變動對職工供給的影響。
(5)掌握公司職工的供給來源和渠道。職工可以來源于公司內部(如富余職工的安排,職工潛力的發揮等),也可來自于公司外部。
答案補充。
熟悉國家各項勞動人事法規政策包括: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工傷保險條例》、《社會保險法》、當地的《工資支付規定》 、《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勞動部關于頒發《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等。
1.HR需要懂得哪些相關法律法規 其實人力資源管理挺繁瑣的,我之前做過,但是沒多長時間,就放棄了,下面給你一下章節目錄你看一下吧 !!如果對你用幫助的話,別忘記加分啊~~謝謝!! 第1章 人力資源常用法律法規 1.1 勞動法律淵源與效力 1...
1.企業員工應該學哪些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安全生產法、產品質量法等。企業員工應具備以下品格要求:1. 對企業要忠誠。忠誠是一種高貴的職業品質,是幫助一個人不斷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對企業忠誠,就是對自...
1.做人力資源應該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1、《勞動合同法》:涉及員工的入職、離職與調動,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2、《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相當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需要全面了解。3、《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1.人力資源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這個法律是19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是勞動關系相關的最基本法律;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對勞動合同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3、《中華人民共...
1.輪胎三包規定內容有哪些 基本政策:1出現趾口裂,2鼓包,3內漏絲,等和帶內胎輪胎的三包差不多前提是花紋一半以上先是必須是生產日期起三年以內的正品輪胎,然后根據不同廠家的政策進行理賠,半鋼一般是在3.5MM以上,不收磨損費,斜交和全鋼輪胎...
1.人力資源涉及我國的哪些法律 2006年3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2006年4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了就《草案》征求意見的新聞發布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1.人力資源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這個法律是19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是勞動關系相關的最基本法律;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對勞動合同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3、《中華人民共...
一、資源環境審計的主要方法 (一)傳統審計方法 一般將傳統審計方法歸納為七大類:檢查、監盤、觀察、查詢、函證、計算和分析性復核。隨著審計技術的發展,一些新方法得到使用,新審計準則對審計方法進行了新的歸納,列舉了八大類方法:檢查記錄或文件、...
針對新形勢、新任務,如何因地制宜、勇于創新、大膽實踐、積極探索開展區域性資源環境審計工作,既服務當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又能為資源環境審計在全國的全面系統開展積累有益的經驗,日益成為基層審計機關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面臨的全新挑戰。 一、資源環境...
美團作為我國領先的本地生活服務提供商,在餐飲、外賣等業務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然而,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長,在一些方面,如逾期訂單處理等,美團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為了提高處理效率,降低逾期單子占比,美團將逾期單子分給幾家外包公司進行處理。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