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保密法律制度體系以(保密法)為核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守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秘密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第三條 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 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任何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第四條 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簡稱保密工作),實行積極防范、突出重點、依法管理的方針,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利用。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第五條 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保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保密工作。第六條 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以下簡稱機關、單位)管理本機關和本單位的保密工作。
擴展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下簡稱《保密法》)于1988年9月5日經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制定。
由國務院于2014年1月17日發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保密法作用:1、保密法是保障國家秘密安全的法律武器。
2、保密法是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對保密工作進行的重大改革。3、保密法是健全和完善我國保密法規體系的根本依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保密法。
有保守秘密法為基礎,與保密相關行政法規共同構成的法律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守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秘密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第三條 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
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任何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九條
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后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一)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
(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五)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六)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七)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
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于國家秘密。
#div4021118
我國有許多法律法規對保護個人隱私作了間接的、原則性的規定,具體內容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明確了對公民的人格尊嚴、住宅、通信自由和我國有許多法律法規對保護個人隱私作了間接的、原則性的規定,具體內容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明確了對公民的人格尊嚴、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護,這是我國法律對隱私權進行保護的最根本的依據。
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第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八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第六十條還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五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五十三條規定了商業銀行對客戶信息的保密義務。
第五條就規定“商業銀行與客戶的業務往來,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誡實信用的原則。”第二十九條規定:“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自息、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對個人儲蓄存款,商業銀行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凍結、扣劃,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三十條規定:“對單位存款,商業銀行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無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凍結、扣劃,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五十三條明定:“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不得泄露其在任職期間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還頒布了《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金融機構用戶管理辦法》、《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異議處理規程》等一系列規定,對個人信息的采集、保存及使用等方面進行了規范,規定了授權查詢、限定用途、保障安全、查詢記錄、違規處罰等措施,嚴格探護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安全。
希望采納,累死我了
1.國家有哪些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16年11月7日發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2.《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經2000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第31次常務會議...
1.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門構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6個層次。1、【憲法及憲...
1.會計法律制度的四個層次,每個層次的范圍是什么 中國會計法四個層次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會計部門規章、地方性會計法規和會計規范性文件。1、會計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 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2、會計行...
1.我國檔案法規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國家檔案法規體系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為核心,由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若干有關檔案工作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所構成的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的統一體。分為以下四...
1.冷鏈物流法律法規不健全會導致發生什么問題 冷鏈物流法律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十分不健全。規范冷鏈物流各環節市場主體行為的法律法規體系尚未建立,冷鏈物流各環節的設施、設備、溫度控制和操作規范等方面缺少統一標準。導致產業發展無序,市場競爭惡劣,...
1.期貨市場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目前已啟動了《期貨法》的立法程序。在《期貨法》出臺之 前,期貨法律規范體系的主體是由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期貨市場的 主管機關一一中國證監會制定的部門規章。2007年2月27日國務院發 布了《期貨交易管理條...
1.契稅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一、什么是契稅契稅是以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應繳稅范圍包括:土地使用權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房屋交換等。契稅是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時向其承受者...
1.出納員應遵守的法規有什么 出納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涉及的是現金收付、銀行結算等活動,而這些又直接關系到職工個人、單位乃至國家的經濟利益,工作出了差錯,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明確出納人員的職責和權限,是做好出納工作的起碼條件。根...
薪酬保密違反勞動法嗎目前我國法律中并無明文規定薪酬必須保密,也沒有限制用人單位實施薪酬保密制度。在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薪酬保密條款在制定過程中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制定程序合法有效,就應受到法律的尊重與保護。不過,在用工實踐中,一些企業濫...
1.求關于我國對企業信用等級評級的法律法規或者相關文件 國內信用評級分為資本市場評級和信貸市場評級,資本市場主要涉及到債券、短期融資券等等的評級,信貸市場評級涉及借款企業、擔保機構等相關評級。根據涉及評級的對象所屬監管部門不同,我國信用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