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則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法規、自治法規和經濟特區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效力僅次于法律。
“法規”是法律效力相對低于憲法和法律的規范性文件。“法規”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 ①由國務院及其所屬政府部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而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也稱行政規章; 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和頒布的地方性法規; ③較大的市(省會、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施行)。
“法規”一般用“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稱謂,如《征兵工作條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等。政策是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和其他社會政治集團為了實現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與意志,以權威形式標準化地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
這三個概念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是法律上的概念,標準文件是管理上的概念.
其中法律法規是法律,規章制度是政策文件,法律法規制定有明確的法律程序,是很嚴格的,具有時效性穩定性程序性,不能隨便修改變更,規章制度呢,主要是行政機關為了加強管理而制定的政策性文件,嚴肅性弱于法律法規,當然分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
標準文件主要是為了為規范某行業內或某種工作而制定的統一標準,以便促進該行業的工作.
法律法規高于規章制度,規章制度高于標準文件.
投標人 按照《招標投標法》規定: 投標人——是指響應招標、參加投標競爭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依法招標的科研項目允許個人參加投標的,投標的個人適用《招標投標法》有關投標人的規定。 1 投標人的分類及具備的條件 投標人分為三類:一是法人;二是其他組織;三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亦稱自然人。
法人、其他組織和個人必須具備響應招標和參與投標競爭兩個條件后,才能成為投標人。 (1)響應招標 響應招標——是指潛在投標人獲得了招標信息,或者投標邀請書后購買招標文件,接受資格審查,并編制投標文件,按照投標人的要求參加投標的活動。
(2)參與投標競爭 潛在投標人按照招標文件的約定,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遞交投標文件,對訂立合同正式提出要約。 潛在投標人一旦正式遞交了投標文件,就成為投標人。
2 投標人的資格條件 要想成為合格投標人,還必須滿足兩項資格條件: 一是滿足國家有關規定對不同行業及不同主體投標人的資格條件; 二是滿足招標人根據項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標文件或資格預審文件中規定的投標人的資格條件。 (1)國家對不同行業及不同主體的投標人資格條件的規定 《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第20條規定了投標人參加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投標應當具備5個條件(參考教材)。
《政府采購法》第22條規定了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當具備6個條件(參考教材) 。 (2)招標人在招標文件或資格預審文件中規定的投標人資格條件 招標人可以根據招標項目本身要求,在招標文件或資格預審文件中,對投標人的資格條件從資質、業績、能力、財務狀況等方面作出一些規定,并依此對潛在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
投標人必須滿足這些要求,才有資格成為合格投標人,否則,招標人有權拒絕其參與投標。 同時,《招標投標法》也禁止招標人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排斥潛在投標人,以及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
中國招標師考試網(中大網校下轄招標師考試輔導權威機構),以頂尖的師資力量、領先的課件技術、嚴謹的教學態度、靈活的教學模式,為廣大招標師考試學員服務,通過名師輔導、視頻授課、專家答疑等多種手段,提供分階段、全方位優質服務,旨在幫助廣大學員輕松過關 。
區別:
1、制定主體不同
2、制定程序不同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頒布,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
政策是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和其他社會政治集團為了實現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與意志,以權威形式標準化地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
標準是規范性文件之一。其定義是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擴展資料:
基本內涵
簡述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并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法學家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
法律的研究來自于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并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國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于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面包。”
在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
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并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法律
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和地方政府制定的。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于法律范疇,效力低于法律。
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1.行政規章\法律法規\政策文件 三者的區別聯系 這三個概念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是法律上的概念,標準文件是管理上的概念.其中法律法規是法律,規章制度是政策文件,法律法規制定有明確的法律程序,是很嚴格的,具有時效性穩定性程序性...
1.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區別有 教育法律,即一、制定主體不同1、教育法律:是由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按法定程序制定的。2、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的制定既可以是政黨組織,也可以是國家立法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二、執行方式不同1、教育法律:以國家...
1.什么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是指黨和國家頒布實施學前教育政策及法規。 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與區別: (一)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我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教育法和教育政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都是上層建...
1.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什么關系 1.黨內法規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引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黨始終發揮著根本性、全局性領導作用,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1.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什么關系 1.黨內法規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引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黨始終發揮著根本性、全局性領導作用,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1.法務合規具體做什么 合規,簡而言之就是要符合法律、法規、政策及相關規則的約定。合規咨詢是以合規為宗旨,致力于企業內部管理風險和外部運營風險的控制,使企業的管理和運營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合規管理涵蓋法務、政務、財務、稅務等專業,并貫穿...
1.教師資格考試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任何社會實踐活動都有預期的目的,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同樣如此。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么樣的變...
1.法律,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之間的區別 法律是人大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章是政府制定的。一、法律。根據制定機關的不同,法律可以分為兩類,即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其他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但是兩者的效力...
1.保監會官方網站網址是什么 保監會官方網站網址:/web/site0/拓展: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CIRC),簡稱中國保監會,成立于1998年11...
1.請問 法律 法規 條例 細則 辦法 的概念和區別 1、法律、法規、條例、細則、辦法的概念:①法律位于第一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最大,通過的文件可信度最高,下面的文件的都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為執行標準,如違反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