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黨內法規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引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黨始終發揮著根本性、全局性領導作用,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引領依法治國正確政治方向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內法規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引領。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都是國家治理制度規則中的一部分。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要針對制度“籠子”的薄弱環節,進行廢、改、立、釋,提高制度約束力和執行力,真正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使制度成為規范秩序的利器。
2.黨內法規是國家法律建設的重要保障。從黨組織的構成主體來看,沒有黨內法規,國家法律很難保障。我們黨是一個擁有8600多萬名黨員、43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大黨,組成了中國社會架構,囊括了社會各界的眾多精英,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層面,掌握著國家政權的核心權力,黨自身的法治意識和進程,直接決定著國家的法治意識和進程。從黨組織自身的要求來看,黨內法規,是國家法律的重要保障。作為既是執政黨中普通一員,又是普通公民雙重身份的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一言一行都有示范效應。面對反腐新常態,如何更好地發揮黨內法規的引領和保障作用,把黨的法治理念和價值烙入全體黨員干部腦中,以8600多萬個體的法治意識推動全社會的法治覺醒,值得深思。
3.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之間存在并存關系。從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現實來看,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都是“法治中國”的防線之一。“法治中國”的四道防線分別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規;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各種國家法律和行為規則;政府機關所確立的各種公共政策;以法律為中心和以法院為中心的司法機構。而且,現實中黨依法執政與政府依法行政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是實現社會正義的主渠道。從“法治中國”的實踐來看,應該更加重視黨內法規。30多年來,過分強調立法和司法兩個系統,忽視黨的方針政策和黨內法規,結果很容易將黨的領導及其法規置于法治對立面。“八項規定”出來后,司法并未獨立,法律并未增加,但是整個社會的法律秩序和公序良俗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從現代法的范疇來看,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都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規則。現代法的范疇不僅包括國家法,而且包括社會法和國際法,不僅包括硬法,而且包括軟法。“黨內法規”顯然屬于社會法和軟法。隨著公民社會日益成長,國家法和硬法的比重開始逐步降低,社會法和軟法比重開始增加。從“法律多元主義”的角度看,國家律法之外,應包括黨規黨紀、宗教戒律、公共道德、倫理準則、社會風俗等更為廣闊的多樣化規則。
4.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之間存在互補關系。從“黨內法規”特點來看,黨內法規具有國家法律的因素。黨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行使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等國家公權力。對國家的領導和對公權力的行使必須依法進行。這里的“法”不僅包括國家法律,而且包括黨內法規。黨內法規理應是調整規范黨內事務的,但對黨務的調整必然影響和涉及到國務。如此看來,黨內法規同時具備了國家法和硬法的一些因素。從國家法律精神的轉化來看,黨內法規具有國家法律試驗田的作用。黨可以將黨章明文確認的思想、指南等通過入憲的形式,將自身的執政理念內化為國家法律的精神,并通過黨自身制度化、規范化的建設健全黨領導國家法治建設的體制機制,始終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正確方向。從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上來看,黨內法規具有國家法律不可比擬的優勢。對于國家法律難以介入的倫理道德行為領域,黨內法規可以發揮行為規范的特別作用。
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既是一個相互一致的關系,又是一個相互補充的關系。
1.兩者在本質上是互為一致的。眾所周知,黨的政策是國家法律的先導和指引,是立法工作的主要依據和司法活動的重要指導。
2.在功能上是互為補充的。法律是政策的轉化與固化,政策是法律的淵源與來源。
3.兩者相互關系的正確處理是新時期政法工作的指針與方向。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進程中,要學會充分運用法律來貫徹和實現黨的政策,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領導政法工作。
在政法工作中,要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與執政方式,提升黨的領導能力與水平。
社會主義法律和黨的政策雖然聯系緊密、相輔相成,但是它們畢竟是兩種社會規范,各自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二者不能相互代替。這是因為有下列五點區別:
第一,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政策是黨組織制定的,不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
第二,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并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政策是通過思想工作、說服教育、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以及黨的紀律保證來實現,黨的某些政策并非對每個公民都具有約束力。
第三,法律是由憲法、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形式表現。政策未被制定或認可為法律規范之前,是由決定、決議、綱領、宣言、通知、紀要等形式表現的。
第四,法律規定的內容比較具體、明確和詳盡,它不僅告訴人們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而且還規定了違法所應承擔的責任。政策一般比較原則和概括。
第五,法律比較穩定。政策比較靈活,變化較快。
1.失職瀆職罪量刑標準都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 瀆職罪 1、第三百九十七條 【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
1.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什么 我個人認為是執黨興國。國家發展戰略的整體構想,既從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標出發,也從哲學觀念更新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理性化目標出發,幾乎是全方位地涵蓋了自然、經濟、社會復雜系統的運行規則和人口、資源、...
第一百一十三條 黨組織負責人在工作中不負責任或者疏于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給黨、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財產造成較大損失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造成重大損失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一...
1.黨內法規制度有哪些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規范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組織以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
《中共中央關于涉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黨內法規和相關文件專項清理的決定》日前發布。黨中央決定,廢止3件、修改35件中央黨內法規和相關文件。 針對涉及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黨內法規和相關文件進行專項清理,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深化黨和國家機...
1.請列舉黨內法規有哪些 黨內法規分類: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和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準則:對全黨政治、組織生活和全體黨員行為作出基本規定。條例:對黨的某一領域重要關系...
1.關于法律法規的心得體會 關于法律法規的心得體會 前一段時間,市委聘請法學專家教授,對全市科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了法律法規培訓,通過培訓,使我自己的法律意識有了明顯提高,以前,對法律條文只是從表面理解,現在能夠領悟到法律的深層次內涵,有了...
1.請列舉黨內法規有哪些 黨內法規分類: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和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準則:對全黨政治、組織生活和全體黨員行為作出基本規定。條例:對黨的某一領域重要關系...
1.黨內法規制度有哪些 第一條為了規范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組織以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
1.黨紀處分條例34條規定 第三十四條 黨員依法受到刑事責任追究的,黨組織應當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決定及其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黨員依法受到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應當追究黨紀責任的,黨組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