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經濟性裁員中的規制
政府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經濟性裁員進行規制:
1.裁員的原因。經濟性裁員是因為企業經營困難、技術革新、組織結構調整或類似原因,裁減富余勞動者。
2.適用的范圍。經濟性裁員適用于企業在法定的時間內,因經濟原因解雇多個勞動者的情形。
3.企業裁員之前需要事先通知工會或勞動者代表。
4.企業裁員之前需要與工會或勞動者代表就裁員相關事宜進行協商。
5.企業裁員之前需要通知勞動行政機關,接受政府監管。
6.制定裁員替代方案。企業裁員之前需要制定避免或減少裁員的方案,堅持裁員的最后手段原則。
7.優先留用部分勞動者。企業裁員需遵循社會福利原則,綜合考量勞動者的工齡、年齡、家庭負擔、傷殘等情形,優先留用部分弱勢勞動者。
8.優先再雇傭。企業裁員后在一定的期限內招聘員工,在同等條件下需優先招聘被裁減的員工。 二、經濟性裁員中的自治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未履行提前30日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意見的程序,可能會因違反裁員程序而導致解雇違法。用人單位雖然履行了告知義務,但是聽而不取工會或者職工的合理意見,沒有與工會或職工協商,并不必然導致解雇違法或裁員無效的法律后果。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在經濟性裁員中的法定義務是聽取意見,而不是與工會或勞動者協商,因此勞資協商出現僵局的景象也就不會發生?!秳趧雍贤ā返谒氖粭l規定,企業進行經濟性裁員之前需要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員方案。
勞動合同是合同中的一種,理應堅持契約自由,激勵勞資自治。但勞動合同的特殊性在于資強勞弱,勞資雙方實力不均衡,雙方平等協商確定勞動合同內容難以實現,勞動合同法中規制與自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平衡才能更好地維護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
勞動合同法第41條,即關于經濟性裁員。 一、《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
企業裁員多發生于年末歲尾。經濟性裁員,是法律賦予用人單位的一項基本權利。用人單位遇到破產重整、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等情況,確需裁減人員時,可以對本單位的人員裁減。但是,企業裁員是否可以隨心所欲地想裁就裁?違法裁員需要面臨怎樣的風險?勞動...
經濟性裁員,是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為改善生產經營狀況而辭退成批人員。 一、20個人以下不能適用經濟性裁員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1條規定,適當放寬經...
2020年3月24日,李四還差一個多月可以與公司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卻收到公司經濟性裁員的通知。 李四稱其于2012年5月3日與被告某公司簽訂第一次勞動合同,終止日期為2015年4月29日。雙方于...
裁員分為合法裁員和非法裁員,支付的賠償是不一樣的。合法裁員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裁員,并支付經濟性補償。非法裁員為未按照法律規定裁員,是需要支付賠償金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
裁員分為合法裁員和非法裁員,支付的賠償是不一樣的。合法裁員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裁員,并支付經濟性補償。非法裁員為未按照法律規定裁員,是需要支付賠償金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
裁員分為合法裁員和非法裁員,支付的賠償是不一樣的。合法裁員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裁員,并支付經濟性補償。非法裁員為未按照法律規定裁員,是需要支付賠償金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
很多公司會因為自身發展的原因會對公司員工進行裁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提前和員工解除勞動關系,那么,就需要對被裁的員工進行賠償,2020裁員補償標準是怎樣的裁員賠償標準是什么1、公司裁員補償標準的相關規定: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
經濟性裁員與普通裁員的區別是:經濟性裁員是企業處在經營困難時不得已所為。非經濟性裁員多是企事業單位違反勞動者意愿,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
勞務派遣工合同沒到期裁員怎么辦勞務派遣工合同沒到期的就被裁員的,要依據裁員是否合法而定,如果是違反勞動合同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可以要求勞務派遣單位進行賠償?!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