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法規則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法規、自治法規和經濟特區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效力僅次于法律。
“法規”是法律效力相對低于憲法和法律的規范性文件。“法規”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 ①由國務院及其所屬政府部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而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也稱行政規章; 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和頒布的地方性法規; ③較大的市(省會、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施行)。
“法規”一般用“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稱謂,如《征兵工作條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等。政策是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和其他社會政治集團為了實現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與意志,以權威形式標準化地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
這三個概念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是法律上的概念,標準文件是管理上的概念.
其中法律法規是法律,規章制度是政策文件,法律法規制定有明確的法律程序,是很嚴格的,具有時效性穩定性程序性,不能隨便修改變更,規章制度呢,主要是行政機關為了加強管理而制定的政策性文件,嚴肅性弱于法律法規,當然分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
標準文件主要是為了為規范某行業內或某種工作而制定的統一標準,以便促進該行業的工作.
法律法規高于規章制度,規章制度高于標準文件.
(一)觀點一
盡管政策和法律在階級本質、經濟基礎、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社會目標等根本方面是高度一致的,但二者也有明顯的區別。表現在:
(l)黨的政策是全黨意志的體現,表現為黨的文件,這些文件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內部”的;而法律則是國家意志的體現,表現為由立法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的規則,它們必須是公開的,面向社會公布的。
(2)政策可以主要由或完全由原則性的規定組成,可以只規定行動的方向而不規定行為的具體規則;法律則是以規則為主,不能僅限于原則性規定,否則,權利和義務界限不明,難以對各種利益關系和社會關系加以有效調整。
(3)政策主要靠宣傳教育和黨紀保證實施,但黨紀只能適用于黨內;而法律則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可以對任何違反者實施制裁,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4)政策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雖然黨的根本政策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但大量的具體政策往往隨著形勢的變化而隨時調整,否則便不能發揮及時的指導作用;而法律則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法律一般是在較長時期內保持不變,如果變動周期過短,則受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便處于捉摸不定的狀態,這樣就不能建立起良好的法律秩序。
(二)觀點二
也有學者把二者的區別表述為:
1.兩者制定的組織和程序不同。
狹義的法律僅能由有權制定的國家機關(即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也只能由國務院和地方權力機關制定。黨的全國性政策只能由黨中央決定。法具有國家意志,黨的政策代表黨的意志。
2.兩者實施方式不同。
法具有國家強制力,黨的政策靠宣傳教育,對黨員還可以紀律制裁作保證。
3.兩者的諷整范圍
兩者的諷整范圍有的是共同的,交錯的,但有的卻是區別,例如具體犯罪問題僅由法律規定。
4.法律比較規范化、定型化;政策一般比較原則,有較大伸縮性。
在當代,黨的政策與法治的關系不僅體現在政策對法治有指導作用,也體現在法治對黨的政策也有制約作用。
社會主義法律和黨的政策雖然聯系緊密、相輔相成,但是它們畢竟是兩種社會規范,各自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二者不能相互代替。這是因為有下列五點區別:
第一,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政策是黨組織制定的,不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
第二,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并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政策是通過思想工作、說服教育、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以及黨的紀律保證來實現,黨的某些政策并非對每個公民都具有約束力。
第三,法律是由憲法、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形式表現。政策未被制定或認可為法律規范之前,是由決定、決議、綱領、宣言、通知、紀要等形式表現的。
第四,法律規定的內容比較具體、明確和詳盡,它不僅告訴人們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而且還規定了違法所應承擔的責任。政策一般比較原則和概括。
第五,法律比較穩定。政策比較靈活,變化較快。
1.行政規章\法律法規\政策文件 三者的區別聯系 這三個概念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是法律上的概念,標準文件是管理上的概念.其中法律法規是法律,規章制度是政策文件,法律法規制定有明確的法律程序,是很嚴格的,具有時效性穩定性程序性...
1.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區別有 教育法律,即一、制定主體不同1、教育法律:是由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按法定程序制定的。2、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的制定既可以是政黨組織,也可以是國家立法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二、執行方式不同1、教育法律:以國家...
1.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什么關系 1.黨內法規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引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黨始終發揮著根本性、全局性領導作用,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1.什么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是指黨和國家頒布實施學前教育政策及法規。 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與區別: (一)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我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教育法和教育政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都是上層建...
1.法律,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之間的區別 法律是人大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章是政府制定的。一、法律。根據制定機關的不同,法律可以分為兩類,即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其他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但是兩者的效力...
1.法務合規具體做什么 合規,簡而言之就是要符合法律、法規、政策及相關規則的約定。合規咨詢是以合規為宗旨,致力于企業內部管理風險和外部運營風險的控制,使企業的管理和運營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合規管理涵蓋法務、政務、財務、稅務等專業,并貫穿...
1.請問 法律 法規 條例 細則 辦法 的概念和區別 1、法律、法規、條例、細則、辦法的概念:①法律位于第一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最大,通過的文件可信度最高,下面的文件的都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為執行標準,如違反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
1.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什么關系 1.黨內法規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引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黨始終發揮著根本性、全局性領導作用,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1.教師資格考試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任何社會實踐活動都有預期的目的,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同樣如此。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么樣的變...
法律和法規的區別, 1)主要在于制定機關的不同,一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一個是國務院或地方人大等機構。 2)效力層次也是不同的,法律的效力大過法規的效力。 1、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