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錯責任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區別: 主要區別就是根據侵權行為人的有無過錯不同,是否承擔責任不同。 1.過錯責任是指侵權行為人只有主觀的故意過錯,才能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2.無過錯責任則是指不管侵權行為人是否有主觀過錯,都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在侵權責任法中,基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例外,則無過錯責任原則。 PS:遵循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民事侵權案件有: 產品缺陷責任、 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2.環境污染責任、 3.高度危險責任、 4.違規飼養動物的責任、 5.飼養違禁動物的責任......
過錯推定責任是指在行為人不能證明他們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推定行為人有過錯,應承擔賠償損害責任。 過錯推定責任8種情形具體如下: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教育機構遭受人身損害的,推定教育機構具有過錯(《侵權責任法》第38條); 2、患者因下列情形之一遭受損害的,推定醫療機構具有過錯:(a)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b)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c)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侵權責任法》第58條); 3、動物園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推定動物園具有過錯(《侵權......
一、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 過錯責任原則也叫過失責任原則,它是以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基本條件的認定責任的準則。按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 無過錯責任原則亦稱客觀責任原則、危險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它是民法歸責原則中的一個特殊原則。主要含義是指行為人造成他人損害的事實客觀存在,以及行為人的活動和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損害后果是因果關系,而特別加重其責任,讓行為人對損害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公平責任是......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如下: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2條) 2、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的,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4條) 3、提供個人勞務...
如何理解工傷職工的無過錯責任原則在我國民事立法和損害賠償理論中,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可以分為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原則。1.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不僅是指以過錯作為歸責的構成要件,而且是指以過錯做為歸責的最終要件,同時以...
一、環境侵權無過錯責任的內涵 無過錯責任又稱嚴格責任,是指不問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受害人只要證明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行為人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在侵權法中,適用無過錯責任的侵權行為,并不是行為人主觀上不...
一、性質不同 1、嚴格責任原則包括刑法中的嚴格責任和民法中的嚴格責任。 (1)在刑法上,嚴格責任又稱絕對責任、無過錯責任,實質法律允許對某些缺乏犯意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 (2)在民法上,嚴格責任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
無過錯責任具有以下特征: 1、因果關系是決定責任的基本要件,即以損害事實與責任人的行為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為前提,若沒有因果關系則不能承擔無過錯責任; 2、無過錯責任是與過錯責任相并列的責任形式,無過錯責任并不以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歸責的要件...
過錯侵權和無過錯侵權的劃分是什么 過錯責任原則是違約責任的主要歸責原則。所謂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一方違反合同的義務,不履行和不適當履行合同時,應以過錯作為確定責任的要件和確定責任范圍的依據。這里有兩層含義:首先,過錯責任原則要求以過錯作為確定...
▌編者說: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是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的重要成果,依照《婚姻法》第46條的規定,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及遺棄家庭成員的行為屬于法定的過錯行為,夫妻一方有以上行為的,則無過錯一方可以提出離婚損害賠償。那么...
離婚過錯責任賠償制度作為一種權利救助制度,在新的婚姻立法中予以確認,主要是貫徹了保障離婚自由保護弱者利益,實現法律公正的理念。離婚案件中過錯責任的損害賠償是新婚姻法實施后所面臨的新問題,在實踐中如何認定?如何具體操作?筆者談一下個人看法:離...
事情是這樣的:杭州一70歲老人在路上一轉身,碰上一輛自行車的后輪,倒地摔成骨折。老人后來將車主告上法庭。 法院近日作出判決,認為雙方均無過錯,但應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判決車主賠償老人2萬元。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車主沒有過錯...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法律條文: 《民法典》第1186條規定: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侵權責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