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不良率與不良余額迎來了五年來的首次雙降,各大銀行也表示不良資產處置的差不多了,有些地區的資產保全部門面臨撤并。按照周期性行業的特點來說,這一輪不良資產已經過了波峰,進入了收縮下降通道。
二級市場處置難
但是,無論是持牌機構,四大資產與地方AMC,還是眾多的二級市場投資機構,從2018年下半年起,深刻感受到了不良資產處置的寒冬;2019年資產處置難,是不良資產行業從業者的共識。過去的五個月中,可以從市場上看到行業機構的焦慮與煎熬。
1、持牌機構的“花式”資產推介會。
過去的五個月中,已經有不少于50場各種類型的不良資產推介會,無論是交易活躍的沿海地區還是資產量不大的西北地區。市場活躍度大幅下降,過去動輒數百人參加的資產推介會面臨“招商不足”,門可羅雀的尷尬局面,于是乎今年的推介會創新不斷,各種“花式”,包括線上線下結合、多平臺推介、論壇+、培訓+、同一家AMC跨地區聯合、同一地區跨機構(4+2)、跨地區跨機構等等;過去不屑于出場的大領導也紛紛站臺推介等等。
2、四大資產項目經理表示資產包處置的虧損時代到來。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從來沒有四大資產的朋友主動說不良資產處置要虧損。在近期的訪談中,多次聽到“處置一戶虧損一戶”,“行業性虧損時代的到來”這樣的表達了。目前AMC持有的不良資產大部分屬于2017年以來收購的以及之前收購的但啃不動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翻資產公司財報中歷年不良資產收入中來自“資產增值”的數據,未來AMC現在持有資產的成本除了收購成本之外還有會計處理的“資產增值”部分。就算排除項目經理為實現當期利潤進行的人為成本安排,可以預見未來2年要處置資產的成本之高。
2017年以來,四大資產成立保全部處置“非金”業務的自營不良,大規模的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不能排除未來2年,傳統不良資產也要計提減值準備與減值損失。
3、民營機構流動性被鎖定,部分機構“爆雷”。
這一輪不良資產的投資機構,無論從機構數量還是投資規模都要遠超上一輪,這一波進入不良的資金與機構很多過去并沒有不良資產的從業經驗。把不良資產當成交易性產品、喜歡有“房”抵押的“優質”不良資產、采用高杠桿與短融長投,是這些機構的投資特點。
自2018年3季度以來,司法拍賣中住宅、工業土地廠房、商業地產的成交量、成交價、成交率的大幅下降,不良資產處置最后一環的流動性大幅下降。有“房”抵押的優質不良資產往往也是高價不良資產,虧點錢還能生存,流動性的鎖定恐怕只能是“爆雷”和“跑路”了。
4、資金方面,市場也面臨資金增量的難題。
2018年,某機構的“跑路事件”之后,業內盛傳投資方向為不良資產的私募基金無法備案,雖然基金業協會沒有出臺任何的明確說法,但行業內眾多機構至今沒有成功備案的案例,市場面臨資產處置無接續資金的局面。
再就是期待很久的央企投資公司、大型外資投資基金,但“只聞下樓聲,不見人下樓”。在銀行等賣方機構反射弧偏長的市場中,以“低價拿大包”的大資金還在觀望,等待資產價格繼續下行。
5、商業銀行其實也沒能置身事外。
開篇提到,商業銀行不良率與不良余額在2018年底雙降,但依然處于高位;四大國有銀行和部分股份制銀行過去幾年大規模的處置資產,不良的壓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但大部分銀行機構面臨:不良率與不良余額依然在上升,沒有足夠核銷資源的銀行依然要背負不良自己消化,再就是各大銀行過去幾年出表到平臺的剩余資產可能錯過了17年的處置高峰,剩余部分的處置難度成倍增加。
惡性價格競爭是處置難的源頭
從13年信達上市以來,不良資產收購的一級市場一直都面臨四大資產的“講不良資產故事”的資本市場運作需求,會出現階段性、區域性的激烈價格競爭,但遠未到惡性階段,銀行、資產公司、市場機構有著“三毛錢”的均價共識。打破共識大概出現在2016年底,市場機構的掙錢效應帶動了大量資金的進入,而華融資產前領導的最后掙扎徹底將市場帶了癲狂的惡性競爭。
我們是否應該反思,由專業機構主導的極其專業的不良資產市場,竟如散戶組成的A股市場一樣有著如此劇烈的市場波動,從2017年的熾熱到2018年的冰凍僅僅用了1年時間。不良資產今日的困境,又何嘗不是昨日瘋狂的結果。
2017年,可以說是不良資產最好的一年,也是最壞的一年。
信達等儲備的大量低價資產體現出極高的掙錢效應,資產快速從一級市場轉移到社會各類投資機構,新進入的資金與新入行的從業者讓不良資產行業得到了從未有過的關注和宣傳。
但,市場炒風盛行,不再立足于資產的處置變現,“賣得出去”成為了不良資產的投資核心邏輯。擊鼓傳花的交易終究將傳不下去,哪一天賣不動了,大家赫然發現,手上持有資產的成本已經較一年前大幅增加;而倒手掙來的利潤連同本金都變成了無法流動的高價資產(但資金成本照付),并沒有賣出離場鎖定利潤。
2017年6月,某大行通過互聯網競價方式轉讓一個規模較大的平臺包。幾輪報價之后,剩下四大的兩家還在繼續報價,原以為還將有多輪次慘烈的競爭,不想其中一家掉線,另一家以低于預算較多的價格競得。據了解,該資產包是該AMC分公司某部門現在唯一的盈利情況較好的資產包。因為競爭對手的掉線,事實上導致了有限次數的競價,為處置留下了利潤空間,不免有些滑稽。
不良資產的大部分盈利,來源于銀行機構的損失。不良資產收購的惡性價格競爭,終將抬高產業鏈條上所有機構的資產成本,最終將無利可圖,行業生態無以為繼。銀行等上游機構或許一時得利,但行業生態的坍塌最終將傳導到未來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成交率與成交價。
收購市場高價搶市場的競爭結果,同樣適用于行業服務市場低價搶市場。低價意味著低質,意味著從業人員的低收益與優秀人才的流失。低質的收購盡調可能導致盡調的不充分,低價的處置服務意味著服務商與債務人共謀的更多動力。
寄望于不同訴求的機構珍惜生態不太現實,只愿在未來,市場在吃肉時,能夠想起這兩年也曾有人“挨打”。從行業整體角度來看,在主要利潤來源于上游機構損失的市場,惡性價格競爭無疑是最差的策略。
來源:網絡
導讀:從一季度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向好來看,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難以大幅攀升,仍將保持穩定增長,風險可控。目前是不良資產收持的良好時期,對于處置來講,則面臨更大的壓力。市場的激烈競爭也提升了不良資產處置難度。來源 | 金融時報今年一季度,我國...
在2019年隱性債務風險化解的過程中,監管部門已允許融資平臺公司債權人將到期債務轉讓給AMC,AMC將成為政府隱性債務化解的又一個重要渠道,在當前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環境下,AMC的重要性進一步顯現,將深...
資產管理公司的專業優勢在于,擁有科學的盡職調查和價值發現方法、專業的人才隊伍、豐富的資產重整經驗和多元化的處置手段,這些都源于多年的積累。不良資產領域正涌現這樣的新風向:工業企業資金鏈斷裂出現不良后,投資人拍下整個工業資產包,獲得工業用地、...
距離銀保監會召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研討如何處置P2P不良資產已經過去了半年多,除了2018年9月東方資產等價接手信融財富2000萬不良資產的交易,似乎再無成功案例公開傳出。 對于上述首單由AMC化解網貸風險的清償案例,多位業內...
【法潤靜寧】公司股東請求公司回購股權,法院這樣判 基本案情: 1995年,某市政府同意成立百貨大樓,企業經營性質為全民所有制商業企業。2001年,某市深化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發出批復意見將百貨大樓改制為:甘...
不良資產是一個泛概念,指的是會計科目里的壞賬目科目,一般指的是銀行的不良債權、政府的不良資產、企業尚未處理的資產凈損失和潛虧掛賬等。所以不良資產絕對不是沒有價值的資產。專業的團隊+專業的處置手法+不良資產構成的優質資產包=利高香餑餑那么,我...
有人說:如果你愛他,就送他去做不良資產處置;如果你恨他,也送他去做不良資產處置。 用此來形容不良資產處置,并不為過。 因為這是一個融合了法律、評估、拍賣、金融、心理學等復合型學科的行業,需要你腦力和體力都好。你既會見證一筆資產短時間內回現...
導讀:不良資產供應增加 他所言非虛。銀行的苦惱不良資產價格料將回落 盡管市場參與者都在排兵布陣,但不良資產的買方,眼下卻不急于出手。同此前三年爭搶資產包時相比,買方的心態如今已經完全不同。 很多時候一個資產包出來,一般會有六個投標的,價...
根據專業機構統計,在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投資周期內,全球不良資產基金的內部收益率在各類策略基金中最為穩定,年化收益在11%-16%之間波動,標準差僅為2.8%,是所有類型基金中最低的。這種高回報源于資產本身的低識別性和價值的高波動性。上...
投資風口來臨,不良資產領域正涌現出一個新的風向。在工業企業資金鏈斷裂出現不良后,投資人拍下整個工業資產包,獲得工業用地、廠房、機器設備,并通過追加投入使企業重獲新生。盤活意義到底何在?選擇工業不良資產進行盤活,目的是短期內恢復生產。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