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賠償應依據現在市場評估價為基準
施工方等民事主體無強拆的權力
【社論】以國家賠償終結違法強拆
這本是一起普通的違法強拆案件,但經過最高人民法院的提審之后,成了保護產權的標桿性事件。
2014年9月,公布征收決定之前,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政府就對市民許水云的房子進行了強拆。政府給出的理由是所謂“誤拆”,許水云堅決不要政府事后的“補償”,而是像《秋菊打官司》里的主角那樣討一個說法,要求當地政府按《國家賠償法》規定對“行政違法”進行國家賠償。之前,在浙江當地的一審、二審中,法院僅僅判決政府應補償,并沒有認定行政違法。
1月25日,最高法第三巡回法庭再審了這起案件,并當庭宣判:確認行政機關強拆行為違法,責令政府進行行政賠償。
主審法官耿寶建把話說得很明白:如果違法強拆與依法強制搬遷最終結果一個樣,“這樣所有‘理性’的行政機關,都可能選擇違法強拆”;如果法院不加以糾正,老百姓會覺得“政府能違法,為什么我不能違法”。所以,此案同時還明確違法強拆應當堅持全面賠償原則,倒逼政府依法行政,體現國家保護產權原則。
這次態度明確的判決,亮出了中國最高審判機關以司法保護公民產權、堅決糾正行政違法的決心。
在之前形形色色的強拆中,“誤拆”、“出門買菜時家被強拆”等等手段,個別地方政府屢試不爽,關鍵問題是沒有強力的司法糾正措施。特別是像許水云這樣的沒有取得產權證書的合法建筑,哪怕遭遇行政違法強拆,當事人的訴請也很難得到司法機關的支持。這導致個別地方政府有恃無恐、公權屢屢出籠傷人,也使公民的產權處于不安全的狀態中。
這次最高法第三巡回法庭的判決無疑樹立了一個司法標桿,給公眾吃了一顆定心丸,也是對暴力強拆踩了剎車。
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對政府行政行為進行獨立的司法審查,才能彰顯司法公信,也才能解決“信訪不信法”的老問題。在是非面前,法院必須求真相、說公道話,對于“誤拆”之類借口不能和稀泥,政府行政違法就是違法,不能玩曖昧。
這次的標桿性審判,也可看作近幾年中國大刀闊斧的司法改革取得的成就。人民法院省以下人財物直管、巡回法庭制度、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記錄、通報制度這些司法改革的“硬措施”在起作用,保障了審判權不被地方利益掣肘。
希望這次最高法的再審判決,能夠起到立木起信的作用,從司法層面明確違法強拆的法律責任,倒逼政府依法行政,除去暴力強拆的社會毒瘤。
來源 | 央視新聞
【裁判文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行 政 裁 定 書(2018)最高法行申3525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曾永兵,男,1972年12月3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博羅縣。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廣東省博羅縣人民政...
摘要國有土地上被征收房屋強拆案件紛繁復雜,事關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民生保障,逐漸成為人民法院行政審判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審理好此類案件,是體現司法為民、服務民生的應有之義,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內容。本文從依法保護被拆遷人合法...
裁判要旨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行政賠償判決書 (2018)魯行終652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路以峰。 委托代理人殷清利。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聊城市東昌府區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劉培國,區長。 委托代理人劉偉。 委托代理人孫...
?裁判要點只有可能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政行為,才是可訴的行政行為。一般來說,當事人在明知原違法建設被依法強制拆除后,再次未經有權機關許可自行在原地實施搭建行為,其權益主張不具有正當性,其提起確認涉案強拆行為違法之訴,缺乏訴...
?裁判要點行政機關對違章建筑實施違法拆除,未對建筑物內物品進行清點造冊、妥善保管,確實依法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責任。但是,行政賠償涉及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不能超出合法性和合理性。在違章建筑被拆除前,行政機關告知相對人限期自行拆除,相對人轉...
您好,可以。違章建筑限期拆除的限期在現行的建設行政法律法規中未作明確的規定,從具體的操作看應視違章建筑的結構,面積,拆除作業的難易程度確定一個合理的期限,一般情況下為責令違法當事人在15日內自行拆除,而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未自行拆除,那么行政...
有些被拆遷人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房屋被不明身份人員強拆,去找政府討要說法,卻被告知強拆不是政府行為,求告無門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2018)最高法再審審判決書告訴我們:即便強拆實施主體不承認自己是政府人員,政府也要承擔責任!案情介...
2013年4月3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違法的建筑物、構筑物、設施等強制拆除問題的批復》宣告了法院不再介入非訴拆違。理由是:根據行政 強制法和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精神,對涉及違反城鄉規劃法的違法建筑物、構筑物、設施等的強制拆除,法律已經授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已于2021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5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3月20日法釋〔2022〕10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行 政 判 決 書(2017)最高法行再97號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段傳江。委托代理人段家書,段傳江之子。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段家書。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衡陽市人民政府。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