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懷疑有醫療過錯行為發生時,應當怎么做】
1、封存病歷,固定證據;
2、積極向律師、司法醫學鑒定中心咨詢相關問題。
【 選擇合法合理的救濟方式,保障自身合法權益,避免維權過程中違法的情況】
1、與院方醫務科溝通商議賠償事宜;
2、向甘肅省第三方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醫調委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成立的。一旦醫患糾紛發生,醫調委第一時間將糾紛從院內轉到院外調解組織內,無償為其依法調處,保護患者合法權益;
3、糾紛雙方向蘭州市醫學會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向專業司法醫學鑒定機構申請過錯、因果關系鑒定,以確定雙方責任,便于賠償;
4、向醫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賠償項目及標準】
(一)醫療費
【計算公式】醫療費=醫藥費+住院費+治療費+檢查費+掛號費+其他費用
(二)誤工費
【計算公式】
1.受害人有固定收人的:
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收入(元/天)×誤工時間(天)
2.受害人無固定收人,但受害人能夠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人狀況的:
誤工費賠償金額=受害人最近三年平均收入(元/天)×誤工時間(天)
3.受害人無固定收人,且受害人不能夠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人狀況的:
誤工費賠償金額=相同或相近行業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天/元)×誤工時間(天)
(三)護理費
【計算公式】
1.護理人員有收人的: 護理費賠償額=誤工費
2.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
護理費賠償額=當地同級別護理勞動報酬(元/天)×護理期限(天)
(四)交通費
【計算公式】交通費賠償金額=往返費用×往返次數×往返人數
(五)住宿費
【計算公式】
住宿費賠償金額=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住宿標準×住宿時間(天)
(六)住院伙食補助費
住院伙食補助費=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準(元/天)×住院天數
(七)營養費
【計算公式】營養費=實際發生的必要營養費
(八)殘疾賠償金
【計算公式】
1.受害人不滿60周歲
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傷殘系數×2O年
2.受害人60周歲以上不滿75周歲
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傷殘系數×[20一(受害人實際年齡-60)〕年
3.受害人75周歲以上
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傷殘系數×5年
(九)殘疾輔助器具費
【計算公式】
殘疾輔助器具費=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器具數量
(十)喪葬費
【計算公式】
喪葬費賠償額=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元/月)×6個月
(十一)被扶養人生活費
【計算公式】
1.被扶養人不滿18周歲
被扶養人生活費=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18-被扶養人實際年齡)年×傷殘賠償指數(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要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2.被扶養人在已滿18周歲未滿60周歲
被扶養人生活費=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20年×傷殘賠償指數(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要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3.被扶養人60周歲以上不滿75周歲
被扶養人生活費二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20-(被扶養人實際年齡-60)]年×傷殘賠償指數(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要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4被扶養人75周歲以上
被扶養人生活費二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5年×傷殘賠償指數(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要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十二)死亡賠償金
【計算公式】
死亡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賠償年限
根據死亡人死亡時年齡的不同,死亡賠償金的計算可具體為如下三個公式:
1.死亡人不滿60歲
死亡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
2.死亡人為60周歲以上不滿75周歲
死亡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死亡人死亡時實際年齡)]年
3.死亡人75周歲以上
死亡賠償金二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
(十三)精神損害撫慰金
【計算公式】
確定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所要考慮的因素=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受害人是否有過錯及過錯程度。
來源:網絡
特殊侵權維權過程中當事人的舉證責任是怎么樣的 特殊侵權行為,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在侵權責任的主體、主觀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侵權行為,應適用民法上特別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在我國民法通則中,屬于特殊侵權行為的情況都有具...
一、農村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主要類型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受到侵害,屬于人身損害賠償范圍。農村經常發生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主要有以下四個類型:(一)因斗毆引發的身體權糾紛;(二)因醫療糾紛引發的醫療過錯責任;(三)因機動車引發的機動車交通事...
沒證據的情況下在醫療事故中應該怎么樣維權技巧一:復印封存病歷資料要及時專家點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10條規定: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其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
一、肇事方與存在醫療過錯的醫院構成共同侵權,受害人可以要求雙方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二、受害人僅起訴肇事方時,肇事方可以申請追加存在過錯的醫療機構作為共同被告 司法實踐中,受害人考慮醫療損害賠償訴訟周期長、鑒定程序復雜,或因為沒有想到醫院存...
律聊網專家答:根據《社會保險法全文》第四十二條規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新《社會保險法》釋義:本條是關于工傷事故中存在第...
民法領域又一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侵權責任法》,將于今年7月1日起實施。上周六,中國著名民法學者、中國政法大學民法學教授李*偉指出,《侵權責任法》對沿襲已久的醫療事故得經過鑒定程序的做法將做出改變,患方可以不要鑒定報告,只要拿出醫...
一、醫療糾紛患方的維權途徑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6條的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時,有三條解決途徑可供選擇: 一是醫患雙方協商解決; 二是當事人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 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從目前情況...
律師辦理醫療糾紛案件操作指引修訂版(2018) (本指引于2014年11月9日上海市律協業務研究指導委員會通訊表決通過) 第一章 前 言 第一條 為指導律師依法履行職責,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
01品牌,名稱。那就從企業起名說起吧。依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企業名稱只有經過核準注冊登記才能使用。一個企業只能使用一個名稱。不切實際的,故意裝高貴的,高大上的名稱就算了,中國、中華等詞語,不可以隨意...
01目前醫療侵權訴訟中舉證責任分配的現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醫療制度的改革,醫療糾紛、醫療事故逐漸成為百姓生活中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進入新世紀,特別是從2002年4月1日起,人民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案件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后,醫療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