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醫療糾紛患方的維權途徑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6條的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時,有三條解決途徑可供選擇:
一是醫患雙方協商解決;
二是當事人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
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從目前情況看,大部分醫療糾紛的處理都經歷了雙方協商這一程序。應該說,這也是最經濟、最便捷的一條解決途徑,然而,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協商不一定能達成共識,甚至可能久拖不決。對此,患者方須特別引起注意,因為醫療侵權訴訟的時效以及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時效為1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算。因此,當協商遲遲不能達成一致時,應及時采取第2或第3條途徑解決。由于患者方普遍對衛生行政部門立場的質疑,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于今年4月1日起實行,因醫療侵權行為引起的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使一直以來實際存在著的人民法院受理醫療侵權訴訟以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作為前置程序的規定失去了存在的依據,醫療侵權賠償起訴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因此,今年以來,因醫療糾紛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第3條途徑成為解決醫療糾紛的主要途徑。
二、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1、我國的醫改雖已取得重要進展,醫療保險體系已初步建立,但當前醫療保障水平仍較低,病人看病自費比例較高,遇大病、復雜疾病時往往難以承受巨大的醫療開支,有的甚至賣房交醫療費。這種情況下如果病人死亡了,人財兩空,對家屬的打擊是巨大的,極易產生醫療糾紛,家屬對死亡不理解或想從醫院獲得一定賠償,是造成醫患糾紛最重要的原因。
2、醫患之間認知差距;當代臨床醫學取得很大進展,但仍有很大局限性,醫生不是神仙,不能包治百病。而公眾對醫療技術期望值過高,認為死了人就是醫療事故。醫務人員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不夠,未能讓家屬充分了解醫學的局限性及疾病發展的不可預測性。當病人發生了未預料到的死亡時,更是不能理解,從而發生糾紛。
3、“醫鬧”興風作浪,使糾紛愈演愈烈;發生糾紛后醫院為息事寧人,常賠錢了事,鬧得越厲害,賠得越多。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并因此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醫鬧”?!搬t鬧”打著病人家屬、親戚、朋友、同事的幌子專門組織、策劃并慫恿家屬采用各種惡劣手段鬧事,以達到從醫院獲得經濟賠償的目的,“醫鬧”則抽取提成或拿到“報酬”。這些人以聚眾鬧事的手段,使本來緊張的醫患關系雪上加霜。他們組織人披麻戴-孝,在醫院設靈堂、擺花圈、掛挽聯、奏哀樂、大喊大叫,妨礙醫院正常秩序。更有甚者強迫醫務人員戴-孝下跪。醫院領導為了平息事態,常常與“家屬”談判、賠償。若鬧事者仍不能得逞或不滿意,則開始毆打甚至傷害醫務人員。
協商解決是最簡單的醫鬧糾紛的處理方式,并且處理起來速度快,而且一旦達成協議,醫療機構的賠償也會非常迅速痛快,也避免了許多爭吵和麻煩。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到律聊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醫院出現醫療事故誰管醫療事故發生后,可以和醫院協商解決,協商無果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還可以向行政衛生局申請調解。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醫患雙方協商調解、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和向法院提起訴訟三種途徑。而現實中,訴訟...
醫患糾紛患者殺人新聞患者如何維權? 一、病人一旦遇到醫療事故,首先要做的事不是與醫院爭吵,這沒有用。首先要做的是馬上要求封存病歷。請注意,病歷是醫療事故案件的核心證據。即使的確造成醫療事故,患者方也找了許多證人,如果醫院最后拿出來的病歷資料...
近年來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趨勢,醫患矛盾日趨激烈,嚴重影響了醫院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不斷加劇的醫患糾紛既困擾著醫院的發展,又影響著社會的和諧和穩定。醫療糾紛、醫患矛盾的解決方法恰當合理顯得尤為重要。 醫療糾紛的發生除了技術原因外,大部分都是...
患者在遭遇醫療事故時,在理智對待的同時還應了解相關的法規,從中獲取得到相應補償的技巧。 技巧一:復印封存病歷資料要及時 相關案例:朱某的兒子小朱被狂犬咬傷,到某鄉衛生院注射了抗狂犬病毒血清并接種了5針人用狂犬疫苗后,仍因狂犬病發作死亡。朱...
身為醫學生,以及多年醫院的生活,我覺得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媒體的夸大,新聞不吸引人眼球就沒人看了,下面是官方原因可以看看。 影響醫患關系的因素主要來自醫方和患方兩個方面。 (一)醫方因素 1﹒醫務人員對醫患溝通的...
近年來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趨勢,醫患矛盾日趨激烈,嚴重影響了醫院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粩嗉觿〉尼t患糾紛既困擾著醫院的發展,又影響著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t療糾紛、醫患矛盾的解決方法恰當合理顯得尤為重要?! ? 醫療糾紛的發生除了技術原因外...
常州醫患糾紛處理的途徑有哪些?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患方認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要求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的,可以選擇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醫療機構自行協商; (二)申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發生醫療糾紛后,而患者對鑒定意見有異議要求鑒定專家到庭當面質詢,而專家卻擔心遭到打擊報復,不愿到庭,如何建立鑒定人保護機制?整形手術后,患者認為效果未達預期,手術失敗,而醫院卻稱手術成功,雙方各執一詞,整形效果到底由誰來認定?7月4日,上海...
沒證據的情況下在醫療事故中應該怎么樣維權技巧一:復印封存病歷資料要及時專家點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10條規定: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其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
我們遇到很多當事人,尤其是患方當事人,在約定的時間來律所,呼啦啦來了一大群人,但是沒有攜帶任何資料,結果白跑一趟?;挤降倪@一行為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患方普遍沒有接觸過司法程序,有些患方朋友,甚至是人生中第一次見律師,普遍存在一個誤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