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爭議焦點
結果
解析
勞動者付出勞動,應當享受相應的勞動報酬。而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呢?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仲裁委員會認為,勞動報酬不同于普通債權,勞動者獲得合法的勞動報酬是不可侵犯的權利,用人單位不得將其損失和勞動者的勞動報酬自行抵銷。對于用人單位的損失追償權,勞動法律法規亦有相關規定予以保護。《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對于用人單位扣除勞動者工資進行了嚴格限制。
本案中,李某因個人原因放棄去美國參展,給公司造成實際損失,而且雙方勞動合同約定“因工作失職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損失,并從其工資中扣除”,因此用人單位有權依法從李某的工資中扣除。但用人單位直接扣完當月工資9800元,違反了《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中“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的條款,存在克扣情形,應予以返還。
因此,在雙方調解不成的情況下,仲裁委支持勞動者主張的部分勞動報酬,并建議用人單位對其損失逐月從李某工資中依法扣減。
來源/人社部
一、員工離職前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需要賠償。 (一)、法律依據 1、原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 2、...
這個說法不對,但是公司可以要求員工對造成的損失進行相應的補償。 首先,侵權法律關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新修訂的《侵權責任法》未規定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后可...
員工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損失主要以《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法律依據判斷賠償的。 按照《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 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
一般情況下,公司是不能隨便扣員工工資的,在特殊情況下,公司是可以扣工資的,比如公司有證據能證明因為員工的原因,給公司造成了明顯的經濟損失。 以下法條供你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
對員工進行違紀經濟處罰合法嗎勞動者過錯造成用人單位直接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從其工資中扣除賠償費,但應當提前書面告知扣除原因及數額;未書面告知的不得扣除。扣除賠償費后的月工資余額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相關法律知識...
造成損失通常是在員工離職后發生的,雙方已不存在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追究勞動者的損失賠償責任,可以按照雙方約定并結合實際損失大小要求勞動者進行賠償,此時用人單位追究勞動者的賠償責任主要以民法通則等作為法律依據,以實際損失為主要參照標準。 一...
車主與司機,屬于雇傭關系;在車主承擔對外的全部賠償責任后,如果司機對交通事故的發生,是故意或有重大過失的,司機應當與車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車主可以向司機追償。 一、最高法《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 ...
一般情況下,公司是不能隨便扣員工工資的,在特殊情況下,公司是可以扣工資的,比如公司有證據能證明因為員工的原因,給公司造成了明顯的經濟損失。 以下法條供你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
并不是凡是勞動者在合同未到期之前提出離職,用人單位就權利扣勞動者工資,事實上是只有在勞動者違反勞動法或者公司已經法律制度的規章制度解除勞動合同,給公司造成損失才能要求勞動者承擔賠償金;而且扣除的費用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且剩余...
公司扣壓員工半年獎金是否合法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無故克扣勞動者的工資,所以公司無故扣壓員工半年獎金金是不合法的,員工可以要求公司發被扣壓的獎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