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該法共四章54條。與1995年1月1日實施的《勞動法》相比,明確了勞動調解、仲裁的法律規定,從程序和實體上更好地保護了勞動者權益,主要有以下十個方面的新規定。 一、勞動仲裁適用范圍擴大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的程序。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
關于勞動糾紛訴訟時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講解: 1、勞動仲裁申請時效 2008年5月1日前,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2008年5月1日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 訴訟期間中斷的法定事由:1、權利人提起訴訟。2、權利人主張權利。3、債務人同...
為了更好說明問題,我們先看個案例。01案例李某于2017年1月入職A公司,但至2017年10月A公司因經營策略調整而與李某溝通 ,雙方無法就工作崗位、工資等達成一致意見,故李某在工作微信群中發表類似要求公正對待等言論,最終A公司以員工發表不...
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調解員履行的職責包括 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調解員履行的職責包括結案調解、中間調解、終結調解、受理調解和拒絕調解及協助調解各項調解的工作任務。調解員在企業勞動爭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主要是為雙方當事人爭取...
一般是無法提起的,因為你超過了一年的訴訟時效。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
個人怎么提起民事訴訟 個人怎么提起民事訴訟,很簡單,提起訴訟的時候就直接要求對方進行財產保全。我也是醉了,等著被起訴吧,有個特殊情況是先強制執行,再審判,走簡單的民事訴訟的,訴訟費大概200元以內就到賬了。當然得是法院職工,民告官...
依照現行法律規定,勞動者主要的法定維權渠道是: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勞動保障監察程序。目前兩個程序都存在各自的不足: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程序解決的,勞動者需出庭舉證、辦理比較繁瑣的仲裁訴訟手續,勞動者常常由于應訴能力不強導致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按...
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申請仲裁時確實超過了仲裁時效,且原告未提交證據證實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人民法院應當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及《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駁回原告的...
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申請仲裁時確實超過了仲裁時效,且原告未提交證據證實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人民法院應當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及《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駁回原告的...
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申請仲裁時確實超過了仲裁時效,且原告未提交證據證實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人民法院應當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及《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駁回原告的...
關于勞動糾紛訴訟時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講解: 1、勞動仲裁申請時效 2008年5月1日前,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