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面積有錯誤,補償決定被撤銷
基本案情
2014年1月10日,通遼市某旗人民政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鎮建設作出《房屋征收的決定》并予以公告,孫某某的房屋在征收范圍內。因被征收人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旗政府采取抽簽的方式,確定通遼市某房地產價格評估事務所為評估機構,并由公證處對抽簽過程進行了公證。
該評估事務所作出《房地產估價報告》后向孫某某送達,釋明其可以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核評估結果,孫某某并未提出申請。2014年6月18日,旗政府依據估價報告對孫某某所有的房屋作出《關于孫某某房屋征收補償的決定》(以下簡稱《補償決定》),確定孫某某房屋建筑面積177.6平方米。
孫某某不服該補償決定,向通遼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復議,通遼市人民政府于2014年11月12日作出通政復決字〔2014〕第93號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該《補償決定》。孫某某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補償決定》。
法院判決
法院認為,某旗政府為推進城鎮一體化發展決定對孫某房屋實施征收,符合《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規定的征收情形。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與被征收人孫某某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有權作出房屋征收補償決定。但是《關于孫某某房屋征收補償的決定》以房屋建筑面積177.6㎡為補償依據,與該旗某鎮城鄉建設管理所對孫某某作出的房屋變更登記面積184.88㎡相矛盾,故應予撤銷。
律師說法
在拆遷過程中,房屋面積的確定奠定了補償是否合理的基礎。如果補償決定中房屋面積不準確,會使補償決定本身喪失合法性基礎。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第九條規定,對于已經登記的房屋,其性質、用途和建筑面積,一般以房屋權屬證書和房屋登記簿的記載為準;房屋權屬證書與房屋登記簿的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房屋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房屋登記簿為準。對于未經登記的建筑,應當按照市、縣級人民政府的認定、處理結果進行評估。本案中,房屋評估機構未嚴格履行職責,僅以房屋權屬證書為依據作出補償決定,導致孫某某的合法權益被侵害,理應被法院撤銷。
【裁判要旨】【裁判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書 (2018)最高法行申1255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郭寅時。 再審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人民政府。 法定...
孫德興訴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補償案(一)基本案情2015年2月10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普陀區政府)作出普政房征決(2015)1號房屋征收決定,對包括孫德興在內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及附屬物進行征收。在完成公告房屋...
【裁判要旨】 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過程中,房屋征收補償方案是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補償決定的重要依據。但房屋征收補償方案并非針對單個權利主體,而是針對所有被征收人作出的征收補償標準和方式。對單個權利主體的權益產生實質影響的是其后作...
1.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法律依據 (1)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撤銷建制的,以及建制雖然不撤銷,但不具備易地建房條件的,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與貨幣補償等價值的產權房進行調換。它的具體計算是:(被拆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
裁判要旨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行政賠償判決書 (2018)魯行終652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路以峰。 委托代理人殷清利。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聊城市東昌府區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劉培國,區長。 委托代理人劉偉。 委托代理人孫...
農村拆遷陽臺怎么賠償 一、征地補償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
來源微信公號:行政訴訟案例裁判要旨在房屋征收過程中,對因歷史原因造成的沒有建設審批手續和產權證照的房屋,行政機關應當依法予以甄別,綜合考慮房屋來源、房屋建設的時間和動機、使用情況、居住利益、當時的立法狀況等因素作出調查、認定和處理,不能簡單...
【裁判要點】房屋征收決定是征收補償決定的前置程序。市、縣人民政府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必須先擬制征收補償方案,作出征收決定,之后才能根據征收決定及征收補償方案依法對被征收人作出征收補償決定。被征收人對征收補償決定提起訴訟,征收決定及其附屬...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對農村房屋進行拆遷時,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參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或者產權置換兩種方式。《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 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
征地拆遷中,行政復議決定遲遲未履行該怎么辦依據我國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被復議的行政機關超過規定的期限履行復議決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或者有關上級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一條?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