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作者:李楠 [內容提要]我國加入WTO后,市場經濟環境的改善以及利用外資渠道的擴寬為外商的跨國并購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跨國并購在促進國內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壟斷。因此,盡快構建我國的并購反壟斷規制法律制度,將跨國并購納入該制度框架成為當務之急。本文借鑒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實踐,結合我國的司法實踐情況,提出了構建和完善我國并購的反壟斷規制法律制度的一些思路和建議。[關鍵詞]跨國并購壟斷市場份額 一、跨國并購的基本性質分析(一)、跨國并購的含義并購(Mergers&Acqu......
[摘要]我國加入WTO后,反壟斷特別是反行政壟斷的緊迫性日益增強。行政壟斷實際上是個復合性概念,包括行政主體的行政壟斷行為與市場主體的經濟壟斷兩個部分。其中行政壟斷行為實質上是行政主體濫用經濟行政權排斥、妨礙、限制市場競爭的行政違法行為,屬于典型的行政法問題。從行政法學視野探討行政壟斷的內涵、特征、表現形式及其規制路徑,有利于彌補經濟法學界傳統反壟斷體制在規制行政壟斷方面存在的不足。 [關鍵詞]行為;行政壟斷;行政法;思考 壟斷是競爭的天敵,反行政壟斷更是我國反壟斷的重點與難點。由于行政壟斷與......
一、行政壟斷行為的類型 (1)行政機關的行政壟斷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組織的行政壟斷。 (2)行業行政壟斷和地區行政壟斷。行業壟斷如第三十二條限定或變相限定單位或者個人經營,購買、使用其指定的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地區壟斷如第三十三條規定的五種情形和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之規定。 (3)抽象性行政壟斷和具體行政壟斷。抽象行政壟斷表現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競爭內容的規定,對具體行政壟斷行為,壟斷法采取列舉方式,從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六條作了明確規定。 二、具行政性壟斷行......

(一)聯合 根據《謝爾曼法案》第一條的規定,聯合是壟斷犯罪行為方面的核心要件,意指兩個以上經營者以過度限制貿易為行為目的或潛在危害結果的合意。兩個以上在法律上獨立的經濟實體構成反壟斷法禁止的聯合,必須證明客觀存在某種形式的商議行為,但控方無...
本文論述了行政壟斷的內容、形態和產生的背景,比較了行政壟斷與經濟壟斷的異同,指出了規制行政壟斷對反壟斷立法的特殊需求,并闡釋了反壟斷法規制行政壟斷的價值理念。作者認為,發展中國家和經濟體制轉軌國家也亟需制定反壟斷法;反壟斷法與規模經營沒有矛...
壟斷協議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壟斷協議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經營者(包括行業協會等經營者團體),通過協議或者其他協同一致的行為,實施固定價格、劃分市場、限制產量、排擠其他競爭對手等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主要有以下的構成要件:(一)主體要件:協議或...
壟斷行為應該如何處理一、什么是壟斷行為壟斷協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營者以協議、決議或其他聯合方式實施的限制競爭行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壟斷協議廣泛地存在于經濟生活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與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經營者集中等壟斷行為相比較,其表現...
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反壟斷法的區別是什么一、什么是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由1993年9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
《反壟斷法修正案》于2022年6月24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8月1日開始實施。 《反壟斷法修正案》在總則中明確提出了國家“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進一...
壟斷競爭市場是什么壟斷競爭是一種介于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市場組織形式,在這種市場中,既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又具有壟斷的因素。壟斷競爭市場(monopolisticcompetitionmarket)是指一種既有壟斷又有競爭,既不是完全競爭...
為了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下簡稱反壟斷法),并...
國家對壟斷行為的處罰是如何規定的所謂壟斷行為,實際上是一種違反競爭法規定的行為,其目的在于擴張自己的經濟規模或形成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地位。壟斷行為一般指三種經濟壟斷,具體包括:(一)壟斷協議;(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
知識產權和反壟斷法作為鼓勵創新和推動市場競爭的兩種法律制度,功能上有互補性,但也有重要區別:知識產權法是基于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其主要功能是授予權利人專有權,保護專有權,平衡權利人與被許可人之間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