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對壟斷行為的處罰是如何規定的
所謂壟斷行為,實際上是一種違反競爭法規定的行為,其目的在于擴張自己的經濟規模或形成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地位。壟斷行為一般指三種經濟壟斷,具體包括:(一)壟斷協議;(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國家對壟斷行為的處罰規定
經營者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反壟斷執法機構確定具體罰款數額時,應當考慮違法行為的性質、程度和持續的時間等因素。
為提高反壟斷工作的有效性,促使被調查人配合反壟斷調查工作,如果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并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
此外,根據各行業都成立了行業協會的實際情況,行業協會有可能組織行業經營者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行為,這種情形的危害性比經營者自行實施該等行為危害更大、影響更惡劣,所以反壟斷法對于行業協會組織實施壟斷協議也作出規定。如果行業協會組織本行業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撤銷登記。
壟斷行為對市場的影響很大,國家制定了關于反壟斷相關法律法規,在這個商品信息化時代,需要建立一定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市場管理。國家對壟斷行為的嚴厲處理也表明了態度。如果您對這方面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律聊網為您提供專業的咨詢平臺,歡迎您來咨詢。
經營者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如何處罰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經營者達成并且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10%罰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
如何解決壟斷為防止經營者壟斷市場,我國《反壟斷法》對經營者壟斷行為進行了相應處罰。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反壟斷侵權經營者應該承擔什么責任反壟斷執法機構對違法經營者的處罰類型主要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以及罰款。依照法律的規定,反壟斷執法機構在確定罰款的具體數額時,應當考慮違法行為的性質、程度和持續的時間等因素,以確保處罰的公正性。經...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正當競爭,制止價格欺詐、價格壟斷和牟取暴利行為,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管理條例...
反壟斷法的壟斷行為的法律責任是如何的一、反壟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是一部為了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而制定的法律。二、反壟斷法的壟斷行為的法律...
反壟斷侵權時受害者如何維權壟斷本來就是強者和弱者之間的博弈,能改變博弈力量對比的一是國家的法律和制度約束,二是消費者以及小企業本身的維權意識。《反壟斷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涉嫌壟斷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反壟斷機構舉報,舉報采取書面形式并...
反壟斷執法機構如何調查涉嫌壟斷行為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反壟斷執法機構調查涉嫌壟斷行為,可以采取進入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經營場所進行檢查、詢問被調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及其他有關單位、個人等措施。《反壟斷法》第三十九條?監督檢查部門調查涉...
《反壟斷法修正案》于2022年6月24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8月1日開始實施。 《反壟斷法修正案》在總則中明確提出了國家“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進一...
一、超市違法賣酒如何處罰超市違法賣酒的,如果是無證經營的,可以給予相應行政處罰,如責令停止銷售行為、沒收經營的酒、罰款等。《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無照經營進行查處,可以行使下列職權:(一)責令停...
反壟斷法的價值目標界定及制度架構立法價值是指各國在制定法律時希望通過立法所欲達到的目的或追求的社會效果。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應當有明確的目的性,都應當有自己的價值目標。立法價值目標是立法者為了實現某種目的或達到某種社會效果而進行的價值選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