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監督分為內審和外審。無論是內審還是外審,都是指審計機構或人員按照規定的程序,通過對被審計企業的控制環境、風險評估、內控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等要素的審查測評,以監督檢查和評價被審計企業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針對薄弱環節提出完善內部控制的審計意見,幫助被審計企業實現以下目標的活動: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有關監管要求和組織內部規章制度;信息的真實、可靠;資產的安全、完整;經濟有效地使用資源;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
審計監督一般針對財政資金 在新實施條例中,違反國家規定取得的資產包括五大內容,其中新增了違反國家規定向他人收取的有價證券。 規定中的被審計單位是否包括了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個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毛壽龍認為,審計監督一般針對財政資金,并不會包括個人資產,不過如果在對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涉及的財政資金中有有價證券內容,則也應該包括在內。 財政資金可跟蹤至其他項目 新實施條例還擴大了對財政資金運用實行跟蹤審計的范圍,條例規定,審計機關對其他取得財政資金的單位和項目接受、運用財政......
1.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屬于法律嗎 審計是指由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項目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后的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審計員的工作內容:1、審查企業各項財務制度的落實情況,協助審計主管擬訂審計計劃或方案 2、負責完成資產、負債、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等單項業務的審計工作3、按照審計程序和審計方案,獲得充分的審計證據,支持審計發現和審計建議,為企業運營提供增長服務 4、審查財務收支項目、費用開支與報銷等工作 5、審查發票、憑證、賬冊、報表的真實性......

1.審計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1.法律對工程造價審計是如何規定的 進行工程造價審計,首先應仔細研究合同、協議、招投標文件,確定工程價款的結算方式。合同依據計價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總價合同、單價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其中,總價合同又分為固定總價合同和調價總價合同;單價合同又...
摘 要: 內部審計是在一個組織內部建立的一種獨立的評價活動,并作為對該組織的活動進行審查和評價的一種服務。內部審計的目的是協助組織的管理成員有效地履行他們的職責,促進有效的控制成本費用,達到服務于企業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經濟效益。內部審...
審計監督范圍進一步明確 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條例增加規定了對財政資金運用實行跟蹤審計的范圍。這位負責人說,2009年,溫家寶總理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財政資金運...
一、《審計法》的立法缺陷 1.國家審計權力和法律責任不對稱?!秾徲嫹ā焚x予了審計機關很大的權力,由其代表國家行使審計監督權,行政性較強,但卻沒有賦予其足夠的法律責任。《審計法》第六章的法律責任從第41條到48條規定了被審計單位的法律責任,只...
問:審計公司是做什么的 答:審計公司顧名思義,審計就是主要的工作內容。 審計最終的目的是發現問題,涉及錢款、權利的工作崗位都有可能滋生腐敗,審計說白了就是監督財務方面的真實性以及合規性。一般性的審計公司是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機構,企業做的審計...
1.二,我國現行的審計法律法規依據主要有哪些 為了適應依法行政的要求,規范審計執法,防范審計風險,修訂后的《審計法》在第三條中增加了一款作為第二款:即審計機關依據有關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審計評價,在法定職權范...
1.審計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1.審計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1.國家關于內部審計的法規和準則主要有哪些 中國內部審計準則是中國內部審計工作規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內部審計實務指南三個層次組成。 (一)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基本準則是內部審計準則的總綱,是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