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先來看看刑法修正案(十一)都有哪些變化?
一、關于未成年人犯罪及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規定
(一)降低部分犯罪的刑事責任年齡
1.十二至十四周歲: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并經最高檢核準追訴的。
2.十四至十六周歲: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
3.十六周歲以上:只要犯罪就應當負刑事責任。
同時,修正案(十一)明確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監管責任,必要時依法專門矯治教育。
(二)保護未成年人
1.強奸罪中增加了奸淫不滿十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等嚴重情形的適用更重的刑罰。
2.負有特殊職責人員,包括負有監護、教育、醫療和看護職責人員,對未成年女性發生性侵的,作為新增犯罪予以定罪處罰。
3.新增猥褻兒童犯罪的情形,包括猥褻多人或多次等情形。
二、關于妨害疫情防護犯罪的規定
在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中,新增了關于引起“依法確定采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傳染病傳播”的內容,將新冠肺炎等納入調整范圍。同時,增加了“拒絕執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內容。
三、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犯罪
(一)擴大了危害藥品安全犯罪的行為范圍。在制、售假藥和劣藥兩個罪名中,均將藥品使用單位的人員在明知是假藥、劣藥而提供給他人使用的情形下予以定罪處罰。
(二)將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妨害藥品管理行為單獨入罪。
四、嚴懲金融資本亂象
(一)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法定最高刑予以提高。法定最高刑由十年調整為十五年。
(二)對集資詐騙罪的刑罰結構進行調整。原來的刑罰結構是五年以下;五年到十年以下;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現在調整為三年至七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
(三)對非法討債行為予以嚴懲。新增二百九十三條之一,將暴力討債等行為單獨入罪。
五、增加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犯罪規定
(一)新增暴力或者搶奪方向盤犯罪;(二)新增高空拋物犯罪。近幾年發生了幾起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高空拋物以及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發生搶奪方向盤,致使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和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為打擊犯罪,故將前述兩種犯罪行為予以入罪。
日常生活中,如果在高層建筑拋物或者在旅游景區行駛中的纜車上拋物都有可能涉嫌構成本罪。但是,本罪的犯罪構成中,需要達到“情節嚴重”,如何理解?第一需要考慮物品,比如拋擲臟水、剩菜等不足以造成人身安全的,不應入罪。第二如果有多次行為(因類似行為而被多次行政處罰)或者造成財產損失等情形的,則應認定為情節嚴重。
六、增加“冒名頂替”犯罪規定
近幾年發生了系列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不僅給被頂替者而且也給我國公平、公開和公正地選拔人才的教育制度抹黑。
修正案(十一)新增了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應當予以定罪處罰的規定。同時,若組織者以及國家工作人員有前述行為的,則依法從重和擇重罪處罰。
七、修改知識產權犯罪規定
修正案(十一)對侵犯注冊商標、著作權以及商業秘密犯罪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第一調整了刑罰結構、提高了法定最高刑。第二拓寬了打擊知識產權犯罪的范圍,比如在侵犯注冊商標罪中,增加了在“服務”上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內容,為打擊在服務中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提供依據。
八、嚴厲打擊職務侵占、挪用資金以及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一)提高法定最高刑。比如職務侵占罪最高刑提高為無期徒刑。
(二)調整刑罰結構。比如挪用資金罪的刑罰結構由兩檔調整為三檔。
(三)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法定最高刑和刑罰結構都進行了調整,本罪中的法定最高刑調整為無期徒刑。
九、關于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
修正案(十一)調整了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的入罪標準,修正案(十一)調整之前,本罪的入罪情形中有“其他嚴重情節”,由此導致在司法實踐中,在已經償還完畢銀行貸款的情況下,依舊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大量存在,企業經營毫無安全可言。
在修正案(十一)中,在第一種情形中刪除了“其他嚴重情節”,僅保留了“造成重大損失”,行為人不再為償還完畢而被追責,有利于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和經營,也體現刑法謙抑性原則。
十、其他
修正案(十一)同時洗錢罪、證券、期貨犯罪以及妨害公務罪和侮辱、誹謗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犯罪等進行了調整,具體可以見法條。
十一、修正案(十一)的溯及力
刑法修正案溯及力是指在刑法修正案生效后,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我國刑法采用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則依新法處理,刑法修正案的溯及力也是如此。
對于修正案(十一)生效后,正在進行的判決應當適用前述溯及原則。比如針對正在審理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案件,不會因為修正案(十一)提高了法定最高刑而按照修正案(十一)的規定而判決被告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罰。
欠錢不還屬于民事糾紛,一般不會坐牢的,只有刑事犯罪才會坐牢。但是以下情況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視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法律予以處罰,嚴重者或將坐牢:1、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
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保障性地位,對于打擊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
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在原刑法第134條后增加了危險作業罪這意味著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否則即使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案情: 2021年...
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2021年4月底,最高人民檢察院孫謙副檢察長就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理解和適用給全國檢察機關作了專題輔導講座。專題輔導后,各地學員又提出了一些具體適用問題。根據張軍檢察長和孫謙副檢察長的批示,高...
27日,兩高發布文件,對刑法罪名進行補充修改,共新增了25個罪名,自3月1日起施行。法釋〔2021〕2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七)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
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保障性地位,對于打擊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于...
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保障性地位,對于打擊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于...
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 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
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保障性地位,對于打擊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
2020年12月26日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將于2021年3月1日起實施,其中有些調整修改的內容和最新的生活現象息息相關。 今天給大家重點解讀下,和大家日常生活相關的有幾項調整? 1、個別罪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