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四大因素的具體表現及影響
第一,被審計單位的數據信息資料無法做到真實、完整。不僅是輔助數據信息資料不真實、不完整,一些重要的關鍵信息也存在缺失或者不準確。例如,一些商業銀行的管理信息系統中中錄入的貸款人的聯系方式與紙質借貸合同中的信息不一致;明明是期房按揭的貸款、信息錄入時卻錄入為現房信息;房地產按揭貸款中不按照實際情況輸入按揭樓盤的信息、沒有錄入樓盤信息或者隨意錄入樓盤信息等等。不真實的信息會引導審計人員經常走彎路,更有甚者得出錯誤的分析結果,極大浪費了審計的人力和時間;一些不完整或者不存在的數據信息有時候使一些審計分析工作無法有效地開展,甚至使一些審計分析工作只得被放棄。
第二,被審計單位各業務系統之間的關聯性差。這個問題在目前各行業的信息管理系統中普遍存在。例如,在銀行信息管理系統中,存款業務系統和貸款業務系統沒有完全實現統一管理。查詢貸款情況提供的信息與查詢存款情況提供的信息不一致。或者同一用戶在存款業務系統中和貸款業務系統中的代碼或者名稱不一致。由于同一被審計單位各業務系統之間的關聯性差,審計人員在審計分析工作中就需要分別對各業務系統進行分析,審計人員無法利用信息系統做到從整體上把握審計事項的完整情況或者加大審計人員的工作負擔。例如。審計人員對某一貸款客戶的貸款情況進行審計時。掌握了該客戶的貸款情況,但是若要了解該客戶貸款資金的流向及具體使用情況,就需要對該客戶的存款進行跟蹤了解,由于存款業務系統和貸款業務系統的非關聯性,審計人員就需要重新獲得該客戶的存款信息,從而在存款業務系統中了解到該客戶的存款情況以及資金流向,有時候存款查詢和貸款查詢就在同一營業網點,但由于這兩個業務系統之間信息不對稱,需要審計人員多次登門同一網點,極大增加了審計人員的負擔。
第三,審計人員對數據分析的認識不夠。雖然利用計算機開展審計工作已經獲得審計人員的廣泛認可,但我們注意到,由于我國審計工作起步時間不長,大部分審計人員來自于從事會計領域工作的同志,習慣于手工審計的查賬方式。總認為審計不用計算機或者僅憑簡單的計算機技術操作,同樣可以查出問題線索。雖然這樣做也可以發現一些問題,但是,如此僅憑經驗和一些紙質數據信息或者對電子數據的簡單瀏覽就進行審計,勢必會增加審計風險。尤其在數據量非常大的今天,如果離開計算機審計的數據分析工作,將無法把審計工作的風險降到最低。
第四,審計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不高。成功的數據分析工作需要充足有效的數據信息以及分析人員超強的數據分析能力。在審計實踐中經常存在兩種困境,即獲取的大量數據信息卻沒有用武之地、當要求分析某一事項時又找不到所需要的數據或不知道用什么數據。這兩種情況都是由審計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不高造成的。審計分析工作需要審計人員成為駕馭電子數據的伯樂,否則很難發現電子數據中隱含的能反映被審計單位業務的關鍵特征。
二、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第一,針對被審計單位數據信息資料不真實、不完整,有效地解決方案是被審計單位完善信息管理系統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信息對于信息時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資源,而真實、完整的信息才能為使用單位乃至社會發揮其必要的作用。因此,有關部門要制定和完善有關制度措施,加大對信息管理系統的監督和管理力度,使信息管理系統使用單位認識到真實、完整信息的重要性。從而將信息管理工作做好,為各使用單位提供真實完整地信息資源,真正使信息管理系統發揮其應該發揮的作用。
第二,針對被審計單位各業務系統之間的關聯性差,解決方案是單位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建立統一的信息系統管理平臺,使單位的各項業務統一納入到信息管理平臺中,不僅節省單位的開發和管理成本。而且方便了各單位對信息的綜合利用,從而解決同一單位內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第三,針對審計人員對數據分析的認識不夠這一問題,應使審計機關領導尤其是審計業務處室的領導充分認識到數據分析在審計工作中的作用,并能夠帶頭參與或者部分的參與具體的審計數據分析工作。信息不僅僅指紙質的信息,更應該包括電子數據信息資料,只有將紙質和電子數據信息統一綜合起來才能夠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得到好的了解:尤其在信息化環境下,大部分信息都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只有加強對電子數據的分析才會促進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四,針對審計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不高,解決方案是,加強時電子數據分析能力的培訓以及培養審計人員發現和研究電子數據特征的敏感性。數據分析是體現分析人員綜合能力的技術,更是分析人員思想在行動中集中體現的工作。審計人員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分析思路,審時度勢的任務管理的知識和能力,才能將數據分析工作發揮到極致。
審計工作的實質是在分析了解被審計單位各項信息的基礎上,發表對其經營管理等企業行為的看法。而分析研究審計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并加以重點改進,將是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實踐中分析研究審計數據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制約因素,將會促進審計的健康有序發展。
以上便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大家登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1.審計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一、在企業管理中常見的風險因素及引發的問題 (一)企業存在的風險因素及表現形式。發生于未來并可能為企業帶來損失的不確定因素,常被稱之為企業的風險。現代企業風險因素有外部、內部風險之分,其中每種風險又各有相應的表現形式。外部風險指的是外部環...
一、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 1.法律環境不斷變化。 法律在賦予審計職業專門的鑒證權力的同時,其也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審計人員在審計活動中因發生違約、失察等行為而提供了虛假的審計信息,并因此損害了國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
在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時,充分考慮被審計單位網絡應用情況以及被審計單位及其所在行業的的網絡風險等。考慮電子商務對被審計單位組織結構的影響,特別是其組織結構能否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要求等。考慮電子商務對被審計單位管理層人員的影響,如管理人員。特別...
企業內部審計外包應當把握好哪些環節一、評估風險企業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應當負責了解與內部審計外包相關的風險,并確保有效的風險管理程序能充分到位。作為董事會職責的一部分,董事會應當就內部審計外包對企業戰略目標和計劃的支持情況、與外包商的關系管理...
(一)審計監督工作滯后 當前醫院基建項目審計工作主要是對項目完工后進行的決算審計,無法對基建工程進行全過程的監督,特別是基建維修項目,審計部門根本就無法掌握情況。管基建維修的科室不及時整理送審資料,有的維修項目已維修了好幾年還沒有結賬。甚至...
(一)審計質量不高的原因 具體表現為: 1、審前準備工作不充分。一是對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了解太少,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尤其是對其經營狀況、內控制度等未作審前調查。二是忽略制定審計方案的前期工作,未對所取得的資料進行初步分析性復核,對重要性...
一、審閱法。審閱法是審計前調查審計證據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是指審計人員通過審查和翻閱被審計單位及相關單位的相關文件,獲得相關證據資料的一種方法。審計人員可以根據需要,查閱與被審計單位相關的經濟政策、法律法規、行業地區、背景材料;查閱被審...
一、審計證據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證據不夠充分 《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第6號令)中規定審計證據必須具備客觀性、相關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審計證據的充分性是針對審計證據的數量而言的,要求審計人員形成的...
一、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內在聯系。 1.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內部審計是為加強內部經濟監督和經營管理的需要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是企業內部一種獨立的評價工作,通過檢查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