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內在聯系。
1.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內部審計是為加強內部經濟監督和經營管理的需要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是企業內部一種獨立的評價工作,通過檢查會計、財務及其他業務,為管理有提供咨詢、建議等服務。內部審計作為監督的一個重要角色置于整個內控的較高層。
2.內部審計又是對內部控制的控制
內部審計是全面審查、監督內控制度的專門組織,它獨立于會計控制之外,具有其他任何部門和控制所無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目前,內部審計范圍已從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擴展到經營管理的各方面,根據國際慣例,內部審計通常代表管理層對整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其遵循情況等進行評價,所以它又是對內部控制的控制。
在我國,內部審計是指被審計單位內部機構或人員,對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等開展的一種評價活動。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系統,又是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指出“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
二、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1.內部審計的主要作用是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內部審計人員應對企業管理風格、企業文化、會計核算、控制程序等各方面非常熟悉,清楚各項業務活動的關鍵控制點;加之其相對獨立并在企業內部有較高的地位,使其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成為可能。
2.內部審計的日常工作是監督內部控制的運行
為了確保企業相應管理制度措施與程序得到全面準確地執行,必須要有監督。內部審計在企業中并不直接參與相關的經濟活動,處于相對獨立的地位,但又時時處在各項管理活動中,對企業內部的各項業務比較熟悉、對發生的事件比較了解,是實行內部監督的最好選擇。財政部發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規定:“單位應當重視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檢查工作,由專門機構或者專門人員具體負責內部會計控制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內部會計控制的貫徹實施?!北M管沒有明確提出由誰宋實施監督檢查,但從理論或實踐來看,由內部審計部門和內部審計人員擔任此責是較合適的。
3.內部審計工作者可以提供管理咨詢服務
由于內部審計人員在內部控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為企業相關部門或員工提供管理咨詢便成為內部審計人員的一項自然“服務”。尤其對于那些擁有眾多二級、三級子公司的大型房地產企業(母公司或總公司)難于有效實現對下級公司的管理與控制時,更需要這種“服務”。內部審計的一個重要職能是為以下兩者提供有關內部控制的咨詢服務:一是母公司或總公司的職能部門(比如房屋銷售部門希望對貸款的回收進行有效管理,可從內部審計人員處得到中肯的意見);二是下級公司的管理當局(比如分公司的經理就如何在分公司內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咨詢上一級內審機構)。
三、如何發揮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更大作用
1.進一步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
人力資源的配備等都需要進一步的發展,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是確保單位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資產的安全性、經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因此,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是健全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內部審計對改進內部控制相當重要。企業應該結合本單位的規模、生產經營特點等因素,建立相應的內審機構,設立并完善內部審計監督體系,指定專門機構或人員從事審計工作,賦予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充分的權利,對內部控制體系實行監督,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檢查,對各級管理層的財務活動和管理活動進行評價,從而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嚴密,充分發揮其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及有效運行方面的積極作用。
2.掌握恰當的審計測試方法
內部審計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常用的測試方法包括:健全性測試、符合性測試、真實性測試。健全性測試主要是指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調查與描述。目的是比較與評價內部控制程序是否恰當、措施是否有效、方法是否科學、過程是否規范。符合性測試是指內部審計人員在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進行健全性測試后,根據企業所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對經營管理的流程、財務會計活動進行檢查,以確定這些控制環節是否確實存在,控制措施是否貫徹執行,是否始終一致,有無失控之處;目的在于檢查現行內控制制度執行效果,并確定該制度的可信賴程度。真實性測試又稱實質性測試,包括檢查、取證、判斷、評價環節,目的是取得足夠的審計證據,對照審計標準進行分析,找出重大缺陷與低效率問題的原因及其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程度。
3.做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分析評價工作
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分析與評價應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從內部會計控制的具體構成要素與存在的薄弱環節著手,可以分為:(1)對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控等構成要素的評價;(2)對可能發生差錯、舞弊等違規行為的薄弱控制環節的評價。二是從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情況著手,主要包括:合理性評價、健全性評價和有效性評價。
4.培養使用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員
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要博采眾長,廣泛吸取中外內部審計先進的技術和方法,不僅要有扎實的財務基礎知識和技能、管理及法律方面的相關知識,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述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企業管理層要改變那種認為內審崗位只要懂些財務知識就行的觀念,為內審機構配置高素質的所需人員。
5.盡快實行內審的計算機輔助審計
必須盡快實現審計軟件的選購及應用培訓工作,并在審計實施中運用。利用審計軟件將各子公司財務數據導入審計系統進行分析,不僅可較完整、全面地了解子公司的情況,同時也可減少翻查各類憑證時影響到各子公司的正常工作,滿足企業決策層實時監控的需要。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審計機構和人員通過檢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創建健全情況和內部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是否完整、有效提出評價意見,并就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提出審計建議,以預警和預防企業經營管理風險的相關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符合性測試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觀察法。即審查人員到工作現場觀察工作人員處理業務的情況,了解業務處理過程是否遵守了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例如審查人員可以觀察黑倉庫的材料收發情況,確定其是否與規定的收、發料程序相一致,到財務部門觀察其報銷手...
一、在企業管理中常見的風險因素及引發的問題 (一)企業存在的風險因素及表現形式。發生于未來并可能為企業帶來損失的不確定因素,常被稱之為企業的風險。現代企業風險因素有外部、內部風險之分,其中每種風險又各有相應的表現形式。外部風險指的是外部環...
(1)明確劃分收入資金和支出資金的流動,嚴禁現金坐支; (2)確保收入的資金能夠及時、安全、足額地回籠,并能實行有效的集中管理,減少現金持有成本,加速資金周轉; (3)圍繞企業利潤目標的實現。根據預算合理安排支出,并保持企業持續經營所必需...
經營者持股是實現長期激勵的有益探索。對經營者的短期激勵是指將經營者的利益與企業的當期效益相聯系,對經營者的當期貢獻給予回報的激勵方式,比如我們前面講過的年薪制。一般來說,長期激勵有利于經營者的長期行為和企業的長遠發展;短期激勵有利于激勵經營...
內部審計外包與外部審計的區別是什么一、是審計的內容和目的不同。內部審計的內容主要是依據企業經營戰略目標、單位內部的定額、計劃指標及內部管理制度等,檢查企業各項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經濟活動取得的經濟效益等,提出各項改善措施,評價企業內部受托經...
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一個合理有效的內控體系。內控做好了,才能保證企業內部不產生問題,從而保證企業的順利長久的發展。那么,作為財務經理人,應該如何構建一個合理的內控體系呢?內部控制體系是為合理保證單位經營活動的效益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法...
【摘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企、事業單位有效的管理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不少企業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相對薄弱,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本文分析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就如何構建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作以探討。 【關鍵詞】內部控制制...
目前,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及部分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都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但內部審計現狀不容樂觀,尚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1、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設置不合理,獨立性較差。 2、企業領導對內部審計工作不夠重視。 3、內部審計人...
銀行資金證明【1】 ____年第___號 銀行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招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__...